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摄影术自1839年问世以来,历经百年沧桑,而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喜爱。摄影可分为许多门类,如风光摄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和专题报道摄影等。而专题报道摄影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在艺术实践中强调人的感性能力在艺术中的自由发展,不注重“人工雕凿”,主张通过一组照片,真实地反映一个专题,并在真实的基础上溢美、扬善,以作品的内容去打动读者的心灵。少数民族题材的专题报道摄影是专题报道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摄影创作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摄影现象,能体现少数民族的风貌,时代的特征和摄影家的风格。它…  相似文献   

2.
中国诗词已有了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摄影则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如以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公之于世算起,至今不过150年。而摄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进入艺术殿堂,则又要推迟几十年。但当人们把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来处理时,这门年轻的艺术形式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诗词与艺术摄影的关系,对于拓展创作思路,扩大欣赏诗词的视野,提高摄影的艺术水平,增强摄影作品的审美效果,都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走进印度     
去年12月7日至19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以下简称“大展”)组委会艺术策划委员会赴印度摄影交流团,一行10人,访问了印度。虽然时间不长,走访地区也有限,但收获颇丰。从平遥城到印度门“印度门”是一个景点,是访印的人们必去之地。它位于德里的拉杰巴特街的东端,王子公园的  相似文献   

4.
广告摄影是一门与设计艺术和产品销售相关的边缘学科,本文从信息传递性,较大规定性,媒介制约性,实用功利性,商业优越性加以分析,论述了广告摄影的视觉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5.
毛桂芬 《北京观察》2015,(10):60-63
<正>许多北京的摄影人喜欢走到外地或者外国去,拍摄那些在北京见不到的名山大川、自然风情。不可否认,这些摄影作品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北京的人带来了无数视觉上的享受,也让我们感知到那些未曾涉足的美丽风貌,但当我们仔细去了解照片背后的感悟时,通常只感受到一片苍白。为什么?一个景象、一种文化,你必须在这当中去生活、去理解,而这个过程通常是漫长的,可能是10年,或是20年。不论是人文,还是地理,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中产生美,而摄影  相似文献   

6.
刑事摄影是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摄影术,它属于遵照法律程序和办案要求,运用专门的拍摄方法,显示、固定、检验与犯罪有关客体影像的一门科学技术。在公安院校公安图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刑事摄影是一门主要专业课。不仅如此,它还是其它公安专业学生必须开设的一门技术课程。设置此课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掌握摄影基本技能、刑事现场摄影的基本原理及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刑事技术课,它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摄影基本技能和刑事案件现场摄影方法。所以,刑事摄影课必须有自己独…  相似文献   

7.
正摄影是一个还原现实事物、景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讲究器材、技法外,更要求摄影者瞬间的感觉。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自然、社会、艺术的美,这样的作品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更能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激情。摄影艺术的美是摄影者在摄影艺术实践中将现实事物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并以人们可以感受到的最佳方式展示出来,摄影的过程融入了摄影者的多种审美心理、审美感情、审美认识、审美想象和审美理想等心灵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图片是利用摄影技术制作完成的用于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图片,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它是一门瞬间的视觉艺术,能够精确地把稍纵即逝的形象迅速地定格下来。新闻图片从客观现实的事物中摄取影像,以工作、生活中真实的、动态的典型瞬间摄影技巧来反映生活、记录生活,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形象鲜活。那么,拍摄者怎样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新闻图片既有新闻性,又兼具美感和艺术性呢?笔者从事新闻摄影21年,从巧用前景等四个方  相似文献   

9.
摄影的快乐     
正常有人问,摄影是一种什么感觉?按快门其实很简单,但知道何时、何地按快门,按快门之前如何设定好各种参数,并不简单。摄影之前必须告诉自己,不要太痴迷于技术,技术是有限度的,摄影说到底是对生活体验的一种反应,感觉很重要,快乐更重要。摄影的快乐是什么?摄影的快乐有时也是一种体验,摄影不需要太多的艺术天分,很容易上手,但要精通却很难,它需要不断地思索和实践,然后慢慢寻找那种感觉,那种"就在那里"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图像心理学通常把生活和艺术中对相貌的知觉与肖似性的论题有机的融注,并扩展到摄影、图片、造型、表现等更广的范围.本文以图像心理学为核心,把"相似现象的知觉性比较"视觉化,根据一般审美的心理规律,旨在从深层次上认识视觉艺术自身的艺术价值,探寻视觉艺术创作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摄影术诞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发明了摄影的法国科学家绝没有想到,从他们的故乡走出的这门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独特的语言,正是这种语言,担负起了记录历史的重任,也充当着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拥有2700年悠久历史的平遥古城,从2001年开始,将摄影艺术搭建成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这就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nyaoInternationalPhotographyFestival.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外的残疾人社会,迅速兴起一门新艺术——触摸艺术。美国称之为贴近艺术,日本叫做造型艺术。尽管名称不同,但都通过盲人用手去抚摸不同材料制成的、形状各异的艺术造型,通过触觉体会其中的立体美、形象美,在内心世界产生艺术的共鸣与震撼。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言     
正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外来的学科,具有一套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是,要理解这一学科,不仅要跨空间、跨地域去理解,还需要跨时间、跨时代去理解。这次栏目的两篇文章,可以带领我们去领略和理解艺术人类学的这一特性。第一篇文章《人类学与跨文化艺术比较:访范·丹姆教授》,是笔者对范·丹姆教授的访谈,这一访谈文章很长,有2万多字,虽然是访谈,但内容涉及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发  相似文献   

14.
居家过日子,会抠是一门艺术。当然了,我们所说的“抠”并不是号召男人们去做吝啬鬼,而是转变观念,学会精打细算,做一个时尚的抠门男人。 现代的都市生活里,男人学会抠门、精打细算是一种生活态度。既能让生活过得舒适体面。又不伤元气。还生活朴素、纯真的面孔,是都市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说白了,所谓的抠门,就是学会节约,保持一种不牺牲和放弃舒适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冯欢 《中国残疾人》2011,(11):12-12
“美丽草原我的家”中国内蒙古残疾人和韩国釜山障碍人摄影作品交流展10月26日下午3时在韩国釜山市媒体艺术中心举行。中韩两国残疾人最新创作的75幅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社会和自然的美丽,也展现了他们克服生活困难和精神压力、追求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积极状态。  相似文献   

16.
《福建乡土》2011,(2):2-F0002
艺术简介:黄坚,2003年至2004年应邀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曾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著有《黄坚黑白诗画》、《黄坚剪纸艺术》、《黄坚艺术评论集》、《生活在路上——黄坚数字摄影作品》、《重返经典——黄坚山水作品集》等书。  相似文献   

17.
走在繁华的北京街头,各种各样的婚纱艺术影楼令人目不暇接,婚纱摄影已成为现代人追求时尚的标志。其中有一家可谓独树一帜,这就是在燕莎附近一个闹中取静的院落里,一家名为“粉墨浓妆”的摄影室,这里始终见不到婚纱、礼服的踪影,而是被浓郁的传统艺术氛围所笼罩,原来这家影楼专门拍摄京剧妆照片,身处其中,你将会零距离接触京剧这门中国国粹艺术,彻头彻尾体验一次神秘的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民摄影、全社会摄影的时代大潮,发掘和弘扬民族艺术创作中多感互通的艺术通感,将有助于解决人们摄影"进门容易提高难"的困境,使之在认识能力、表达能力上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飞跃,为摄影创作开拓一方展翅翱翔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天真,这个词用在孩子身上总是蕴含着赞美之意,自然流露的是一种未被社会教化和精神污染的人性本源,这种本源体现出的人性善良、洁净和天然稚趣,也是艺术创造者不懈追寻着的一种审美情趣和境界。天是自然,真是本源,摄影作品《童趣》的天真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作者的拍摄意识和手段上。以纪录和表现社会生活及新闻事件的摄影,人  相似文献   

20.
在卢杰英布置简洁却随处可见《摄影作品赏析》、《艺术摄影的光与影》的办公室,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如此醉心于摄影,卢厂长有些激动地反问我说,生活如此美好,我为什么不用镜头把她拍下来呢?转而又说,其实,我也希望将我的思想反映在我的摄影作品之中。说着,他拿出他在2000年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的部分作品,并饶有兴味地向我讲述起这些作品的拍摄经过……从一幅幅精美相片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摄影家,卢杰英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