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化视角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在面临新发展机遇的情况下,话语内容、话语交往、话语语境的困境也愈发明显。因此,通过审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境遇,创新话语路径发展研究,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的建设、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话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产的空间性是以其空间面向为前提条件的,它标示了话语生产的实践范围,是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社会化象征、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破伪呈真的直接传达。空间呈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产在功能阐释、理解框架和竞争产物三个方面的本质规定,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空间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产的结构转向,是基于关系重塑、场景革命、传播生态的三维展开。空间改造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产的全局性改造,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产在知识、价值、制度空间的再生产与再融合。  相似文献   

3.
话语表达是指主体按照一定的话语规则和表达规律,用语言文字、表情符号、音频视频等具体方式表达思想意识、传递情感价值的行为或过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具有主客体关系平等、内容方式灵活、时间内容碎片、传播环境共享四个方面的独特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独特性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也会产生消解话语主体权威、冲击话语表达范式、削弱话语表达效果、挑战话语表达监管等负面效应。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效力,必须努力做到壮大话语表达主体队伍、规范话语表达内容方式、提升话语表达系统性、净化话语表达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面临着"话语脱钩"与"对话乱象"两大困境。其中,"话语脱钩"集中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生产、转译、传播中存在的流程缺陷以及在形式与内容层面存在的实体缺陷,"对话乱象"集中表现为话语冲突、话语霸权、话语鸿沟以及话语权的式微。从范式转型、实体创新以及话语权建构三个方面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既是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困境的现实要求,又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意识形态政治实践中潜隐政治权力运作展现出来的意识形态言语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在意识形态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话语影响力、吸引力和控制力,包括理论话语主导权、学科话语引领权、工作话语管控权。随着社会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遭遇理论话语"主导权弱化"、学术话语"引导权式微"、实践话语"管控权失落"等困境。实现由思想政治教育权力话语向话语权力的转换策略有:第一,工具性功能话语转化为价值性话语引领,实现理论话语主导;第二,文件话语应用向学术话语生长,实现学科话语引领;第三,政治性话语关注向公共性话语转型,实现工作话语管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4)
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渗透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新形式,探索互动交往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0)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更趋激烈。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正消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础和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系统梳理中西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出三点结论和展望:理论性"扬弃"存在许多空白;实践性"完善"尚需努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论的"集成"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运用话语进行理论宣传、心灵沟通、引领成长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有序运作和取得实效,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合理运用密不可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社会现代性和社会结构转型中面临多重现实困境:文化大交融下的多样化内容解构了其主导力,大数据时代下的多维化选择降低了其吸引力;传统思维观下的单向化传输阻滞了其亲和力;生活化语境下的情境化错位减弱了其辐射力。现代性境遇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从一元化到多维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结构整合,从政治工具性到生活体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超越,从单向威权式到交往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转换,从集体规训型到个体发展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共生。  相似文献   

9.
邱程  彭启福 《理论导刊》2023,(9):109-115
数字化生存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场域,并形成新的特征:在主客关系方面,基于数字赋权的个性彰显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在信息获取方面,基于算法推荐的“信息茧房”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送达;在叙事方式方面,基于“流量为王”的形式优先排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在人际对话方面,基于时空离散的虚拟交流误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含义。政治逻辑和网络逻辑矛盾、技术逻辑和伦理逻辑矛盾、资本逻辑和价值逻辑矛盾、作者逻辑和读者逻辑矛盾是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应权衡权威消解和关系再造、技术遮蔽和数字解蔽、工具理性规制和教育供给引导、技术跟进和限度超越等关系,巧用、善用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陈国华  郑磊 《理论导刊》2023,(2):117-123
人工智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塑造了全新发展图景。人工智能时代,立足话语描述、话语解释、话语建构层面的深度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成为可能。但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实张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亦在间性、语境、交往、内容等维度面临技术力量“遮蔽”的多重风险。为纾解技术风险并推进话语转换,应从数据要素管理、智能场景治理、算法运转规制以及技术理性纠导等方面入手,多向度、多领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与人工智能内在运转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给青年群体的回信,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集中演绎,其涵摄丰厚的价值趣旨,具有深厚的思想意蕴。回信话语内蕴情理兼备的话语叙事、运力巧妙的话语修辞、言简意赅的话语呈现的鲜明风韵,成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典型范式。以习近平给青年群体回信的话语表达为"模板",不断探索践行其话语表达精髓的有效途径,对完善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本燕 《理论导刊》2023,(2):106-111
视觉文化的逐渐兴盛不断激活且放大了图像所内具的话语功能,并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图像转向。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图像转向是在种种矛盾所形成的张力中展开的,其中具象化与抽象化、多元化与一元化、显性化与隐性化三对张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图像转向的具体样态、运行方式与实际效果。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在其话语的图像转向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坚持图文互嵌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图本的价值指向、倡导多维建构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图本的时空意涵、呼吁同频共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创图识图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呈现出社会政治性、乡土民俗性、官方权威性、人本情感性等色彩,面临"话语缺失"和"话语失效"的尴尬局面,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话语脱离实际、村级文化建设滞后、内容方法陈旧、话语环境复杂等因素制约了话语权的实现,需要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创新、转换话语方式、丰富话语内容、提高话语实效,从而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叙事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达方式。运用叙事话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凸显出百年来我们党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应然之要,也彰显出我们党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然之举。叙事并非一种简单的现象描述,而是意识形态意义的话语呈现。新时代新征程,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5)
网络话语是伴随网络聊天工具和个人空间发展孕育的新生儿。它风靡网络世界,渗透到现实生活,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从网络话语的历史脉络入手,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实现网络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与融合,促进网络话语的正面影响,进而起到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有效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中介,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自媒体场域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重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注重传播平台的"微型化"建构与媒介素养的"扩展性"提升、遵循内化"受众本位"并警惕规避"迎合受众"、坚持主导思想的"一元化"和实践体系的"多元性"等,应是自媒体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重构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2)
新媒体语境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崭新的功能,也使其呈现全新的特征。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主要有:信息承载与传递功能、主体对话与沟通功能、思想整合与引领功能、行为激励与规范功能、价值辩护与批判功能。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表现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一元性与多层次性的统一、主导性与交互性的统一、个体性与族群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网上舆论工作又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网络已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有着独特的话语体系。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讲好思想教育话语,传播好时代最强音",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交往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现代性困境,哈贝马斯力图建构起交往理性以对抗工具理性从而达到弥合理性、拯救生活世界的目的。他认为,交往理性内在于交往主体之间的语言结构中,是交往主体相互同意、普遍赞同并且自觉遵守的语言规范,即所谓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的三个有效声称。由于工具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扩张与宰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存有控制式和劝导式话语替代对话式话语以及话语内容不符合三个有效声称的诟病。基于交往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应作出及时的更新:在话语方式上要实现从控制式和劝导式话语向对话式话语的转变;在话语内容上要更加贴近生活世界;在话语之中要融注更加积极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谭天 《理论导刊》2023,(3):118-124
信息窄化是信息过载重压下“媒体—算法—用户”循环和“需求—搜寻—满足”闭环的产物。作为信息技术迭代和传播格局嬗变后海量信息差异化供给及选择的结果,信息窄化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隐忧也逐渐显现。其负效应——“信息偏食”“信息投喂”“信息圈层”和“信息裹挟”在限制话语主体思维和行为的同时阻隔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与构建。因此,如何突破信息窄化重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需从话语优化角度予以辩证思考和科学应对,在坚持话语权的一元主导与多样共生中把控话语场域,在注重话语内容的再生产与再完善中保证有效供给,在增强话语方式的交互性与启发性中促进多向互动,在推动话语空间面向时代与回归实践中实现持续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