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明分”思想与儒家“和而不同”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分”是荀子哲学的内在逻辑,并从天道观、正名主义方法论、人性论和社会历史观等方面探讨了荀学“明分”的特征,进而指出,“明分”最终还是指向和谐的,即“明分”的精神最终指向“和”。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是“和而不同”,荀子的“明分”和孟子的“求合”代表了“和而不同”的两条路向,中国文化的主流是过度亲和“和谐”,而忽视了对“分”的强调,今后儒学的发展应该注意“明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渝文 《党课》2011,(8):91-95
1946年,国民党反动当局为了攫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大规模内战。为了应付国内外舆论和日益高涨的民主呼声,国民党反动派煞有介事地做出了种种姿态,宣称“还政于民”,炮制“宪法”,竞选“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筹备召开“国大”和“选举”总统,等等。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1,(11):F0002-F0002
为了增强“三化”、“三动”战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洮南市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了“洮南先锋”活动,并根据不同行业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特点,分行业确定了活动主题与载体,实施分类指导。乡镇党委和党员争做“强农惠民先锋”,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争做“服务先锋”,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争做“和谐先锋”,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争做“敬业先锋”,“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争做“创业先锋”。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11):28-29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就是党章里所概括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以简洁的表述,深刻地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丰富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翘示”、“实事”和“实践”,突出的都是一个“实”字,  相似文献   

5.
某些古典小说,会有“足本”和“洁本”之分。有人认为“足本”中有些见不得人的龌龊东西,于是“此处删去若干字”,成了“干净”的“洁本”让大家看,“足本”只能“内部阅读”了。想不到政府的报告也会有公开的“洁本”和内部的“足本”。美国政府在2002年1月8日向国会递交的一个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对外公布的就是一个“洁本”。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2,(7):64-64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刊登社论说,目前在关于贫富差距的讨论中,存在一种简单化的情况,有将“贫富差距”当成“阶层矛盾”的趋势。例如。把“富”和“不法”、“不仁”、“腐败”划等号,和一些丑行划等号;又如,把“贫穷”和“受富人剥夺”划等号,似乎“贫穷”主要是被富人剥夺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全面、历史性地看待中国今天的贫富差距,很容易陷入“发现了问题,找错了解决问题对象”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沈阳 《廉政瞭望》2013,(13):42-43
80年代“市场经济”是个敏感词,到了1992年“脱敏”了;90年代初期“法治”和“人权”是敏感词,到21世纪初期这个词语也“脱敏”了。“脱敏”词语的扩大,体现了国家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高峰 《广东党史》2009,(3):39-41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蒋介石在南京召开“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实现“还政于民”。对于“总统”选举,虽然蒋介石迟迟不肯参选,但谁都清楚非蒋莫属。不过,对于“副总统”选举,尽管李宗仁最早打出了竞选的旗帜,但因蒋介石的极力阻挠和反对,整个选举过程还是一波三折,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幕活灵活现的选举闹剧。  相似文献   

9.
吴永华  杨浩丹 《党课》2013,(3):66-66
山东省临沭县通过组织部门“主动约谈”和基层党员干部人才“申请约谈”,畅通了党员干部人才与组织部门沟通交流的“前门”,堵住了“跑”“找”“要”等不正之风的“后门”,提升了组织工作满意度。坚持“真情关爱”与“有效疏通”相结合。着力解决“不敢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鄞字释     
“鄞”字作为古老而独有的地理文化符号,古今多有解释,但多属望文生义,而鄞籍书法家沙孟海的《鄞字说》,使“鄞”字“赤堇山”说风行多时,且以讹传讹,流布极广,几成定论。本文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辨证,指出“鄞”的本义是“人群聚居的黄土地”,作为县名的“鄞”字的含义应该是“音译古越语地名,本义无考”。同时对“鄞”字用作“同音通假字”和“姓氏”作了一些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大历史观的主张者和践行者,他的大历史观蕴含了“古与今”“中与外”“形与势”等辩证逻辑。“古与今”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通古今之变”,实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形成了自觉的时间意识、自省意识和使命意识,从而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中与外”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自觉以更宽广的视野研究党内、国内和国际历史,具有立体存在的空间意义。“形与势”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善于从历史之“形”中把握历史之“势”,明晰了历史的实质和趋势。由此,毛泽东大历史观实现了对其他大历史观理论观点的价值超越。  相似文献   

12.
郭庆晨 《前线》2008,(7):56-56
纵览历史,“请托”现象由来已久。成语“苞苴竿牍”就告诉我们,至少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请托”先例。所谓“苞苴”,即蒲包,指赠送的礼物;所谓“竿牍”,即竹简,指“请托”信。“苞苴竿牍”,也就是携带着礼物和书信去“走门子”。“走门子”,就是请托官员徇私办事。  相似文献   

13.
吴苑华  王永山 《唯实》2010,(3):27-32
马克思的“实践”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经历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模式,由于这两种理解方式自身的缺陷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于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界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恢复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的“实践理解方式”,批判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解方式的缺陷,并在“实践理解方式”中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任书记,胡总书记和你握手了吗?”“任书记,你亲眼见到温总理了吗?”……最近,“嫘祖故垦”——盐亭县富驿镇努力村党支部书记任安瑞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他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从北京载誉归来后,乡亲们纷纷围着这位英雄的“贴心人”问这问那,不时摸摸他胸前那枚金灿灿的奖章,充满着羡慕和敬意。乡亲们心里都清楚,这枚奖章是“5·12”地震后,任安瑞用心血和汗水凝结成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基层党建的重点和难点。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党委建立了“零距离交流”工作机制,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践证明,“零距离交流”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项有效机制,在密切党群关系上,变“背对”为“面对”,变“上访”为“下访”,变“服从”为“服务”,有效架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切实成为构建和谐南翔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依托“四大成就”,中国社会总体实现了四次“伟大飞跃”。“四大成就”和四次“伟大飞跃”,以雄辩的事实昭示和证明中国共产党之“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四大成就”蕴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硕果,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行”。四次“伟大飞跃”既是对“能”和“好”都归因于“行”的内在逻辑的证明,也是对没有“能”就没有“好”,也就无从彰显“行”的宣誓。四次“伟大飞跃”凸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揭示了“能”“好”“行”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除国际大都市上海外,还分布着杭州、苏州等大城市,以及昆山等一批个头不大但能量十足的中小城市;“珠三角”,在广州和深圳间,同样布局着一大批中小城市。簇拥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身边的城市群,看似质朴无华,实则扮演着“传动轴”和“链接器”的角色,既保障了特大城市机能的顺畅发挥,也放大了城市群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8.
继英国哲学家休谟明确区分“事实”的知识和“价值”的知识问题之后,“事实”和“价值”便作为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引起了哲学界的广泛探讨。能否从“事实”推导出“价值”,成为诸如价值情感主义、规定主义、新自然主义等众多哲学流派关注的根本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认为,实践是沟通“事实”和“价值”之间的桥梁,为解决“休谟问题”提出了新的视角,这对于我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层矛盾的状态。其中一个矛盾就是“公”和“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现实里几乎达到了一个异常尖锐和时有爆发冲突的地步。其核心还是一个如何理解“公”和“私”以及“利”与“益”的概念、范畴和内涵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公”和“私”是一对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依存还相互运动的范畴,二是“力”和“利”是一对内涵、方向和程度不同甚至对立与互换的范畴,三是人类社会发展是“公共领域”与“私个权利”两极连续摆动的结果,四是政府要为治理“公共领域”及其资源做出新制度的设想、设计和设施。其结论是,“公共”和“私个”的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但更是未来的。问题是,只有把它们彻底认识了,才能最终科学地把握它们。  相似文献   

20.
李世贵 《党建》2011,(9):26-26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扎实开展“学赶超、大走访、办实事、亮身份”四大行动,以“先”和“优”的目标激励斗志,在“创”和“争”的过程中凝心聚力,激发了党员积极性,带动了群众,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