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特权是封建社会政治传统和资本主义政治思想在当代的反映,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格格不入。特权可以分为权力型特权和权利型特权。从权力型特权的角度看,可以把权力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合道德性作为其判断标准,其中以正当性为核心。三个标准的不同组合,构成权力型特权的不同类型。在反特权的时候,应当追求民主判断、司法判断和道德判断的统一,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特权争议,避免社会阶层之间的剧烈冲突。  相似文献   

2.
物质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创造物质文明的根本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政治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是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线人作为给侦查机关提供侦查线索或者情报信息的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是否享有拒证特权,享有何种拒证特权,各国立法有不同规定,司法实践中有不同做法。在全面厘清线人和拒证特权概念的基础上,文章全面阐述了拒证特权的保护对象,线人是否享有拒证特权,线人享有何种拒证特权等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立法对拒证特权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并对我国线人的拒证特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乡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带来农村社会整体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全面变迁,这一社会背景和发展体制的根本性转换影响了乡村民主政治的体制结构和农民的日常政治生活。农村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使农民的民主思维、政治理念、法治观念、权利意识等开始萌芽并逐步稳固化,对乡村社会具体事务管理和政治运行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农民的政治思维逐步变化,呈现出政治态度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政治人格由较强的人身依附性走向独立性,政治精神由保守落后走向积极进取,政治信念由视政治为特权转为民众享有的民权等趋势。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在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和要求,并强调:“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与民主的政治内涵不同,人权似乎含有更多的价值观念成分。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法律为保证特权阶级的特权,使他们享受不同等级的司法特权,遂在司法审判制度上建立了充分的保障机制.中国古代的司法特权原则与制度源远流长,辗转相承,自西周创立以来,一直影响后世,而且不断加以充实完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深受特权文化的影响与制约,特权文化支配着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总体倾向与运势,这种特权文化观念阻碍了中国现代审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科学民主观具有多维价值。科学民主观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促进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它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特权"现象的存在对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构成了侵犯和破坏,其道德杀伤力极大,社会危害性极强,是一颗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毒瘤"。建党95年来,党在"反对特权"上,可以划分为执政前和执政后两个阶段。执政前"反对特权"是为了彰显政治本色、实现凝心聚力和夺取国家政权,为劳苦大众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求翻身解放,赢得人格尊严,享受天赋人权,构建各阶层权利平等的社会关系;执政后"反对特权"则是为了巩固政权,实现政治清明,增进人民福祉,推动文明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当下,"反对特权"现象,要打造防治"特权"的制度之笼,优化防治"特权"的文化生态,厉行防治"特权"的民主法治,深化防治"特权"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政策科学之父拉斯韦尔所设想的政策科学是一种民主的政策科学 ,具有多学科、情景性和规范性的特点。但是民主的政策科学的设想并没有在政策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实现 ,政策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政策分析 ,用实证主义的方法代替了规范的内涵 ,政策分析与政策科学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是一种科学与民主之间的矛盾。对政策科学历史的回顾 ,将有助于理解民主与科学之间的矛盾并给政策科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立在执政党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对协商民主的发展空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从科学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基本内容以及方法论三方面,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发展的积极意义——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发展空间,丰富了协商民主的理论蕴涵。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 对我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研究, 特别是对人民内部矛盾的特征、主要矛盾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及方式的研究,理论学术界的讨论甚是热烈。关于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六种观点: 广泛性、利益性、多元性、群体性、非对抗性、交错性。关于新时期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主要有五种观点: “利益矛盾说”、“先富后富矛盾说”、“领导群众矛盾说”、“社会主要矛盾说”、“需要落后矛盾说”。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途径和方式主要有六种观点: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大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争取反腐败斗争的伟大胜利、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严复早期的“全盘西化”与晚期的“民主制不适于中国”之间的思想悖论启示着这样的真理:中国走向民主政治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独特路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事业中,具有如下的规律性特征:首先,由于中国的政治改革是在“全球性”民主化大趋势中进行的,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构必须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走向。其次,鉴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在于“精英引领”,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有个“过渡性权威主导”的过程。最后,鉴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还具有“渐进性改革”的特色,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应取“由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与“由基层民主逐步扩大到社会民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河南洛阳玉米种子案中,中国现阶段的民主、法治与宪政之间的张力暴露无疑,其实三者之间关系并非只有冲突与抵牾。首先,民主与法治是互为内容与形式的,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法治与宪政之间属于上下位的关系,宪政是对法治缺陷的修正,最后,民主与宪政关系表现在:宪政不仅是对法治的制约,而且也是对民主缺陷的修正,二者是形式上(主观上)的冲突、而实质上(客观上)的相互制约但同时具有彼此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政治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取得稳定发展的同时,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权利问题开始成为主要矛盾。西方主要的三派政治理论分别从不同的立场提出解决少数群体文化权利问题,其中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政治理论提出少数民族自治来实现公民权利平等的社会正义理论。但是这些主张与国家普遍公民权发生冲突,进而影响到自由民主价值和政治制度稳定。因此,自由主义的民族政治理论只有进一步地探讨如何有效地处理民族国家的一元文化要求与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权利和公民文化权利和睦相处才能真正解决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民主理论在强调“多数人统治”的正当性时没有摆脱统治理论的影响,造成了人民主权说与多数人统治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人民主权说的制度化。现代民主观应当是“社会自治观”,即所有的个体都在社会共同体中以某种方式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中,对社会共同体的政治决策产生一定意义上的意志影响作用。这种社会自治观实际上是现代宪政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各类矛盾多发期,其中尤以劳资矛盾、官民矛盾最为突出,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行民主政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落实、完善选举制度,真正实现权为民所授,首先在县乡两级推行直接选举,并逐步扩大直选范围。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减少代表人数,延长会期,优化代表结构,实行代表职业化,并落实人大的财政预算权,实现人大对政府的有力制约监督。三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咸安区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精简机构、降低管理成本的相关精神,开展了以乡镇撤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绩效。但其间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加剧了乡镇工作人员精减与公共事务增长之间的矛盾、基层民主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乡镇规模扩大给老百姓办事带来不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昭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路径:即坚持基层民主与国家层面的完政民主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宪政民主与基层民主是两种不同的民主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二者又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并行不悖的两种基本的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已为民主管理创新提供了如下条件:一是新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民主管理创新;二是生产力发展需要民主管理创新;三是发展着的管理科学必将促进民主管理创新。在对民主管理创新的认识中,需要在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形式与内容及方法与效果的关系、内部矛盾激化与化解、企业和职工间利益矛盾与冲突等方面,作些必要的思想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