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女大学生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不仅物质生活困窘,其心理压力也十分值得关注。因此,了解这一特定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为贫困女大学生提供积极的经济帮助的同时,重视她们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加强对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材资源之一,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她们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几个因素,旨在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邹勇 《前沿》2012,(17):139-140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市场经济环境下,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她们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发展间接地反映着社会形势变化.结合女大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生理、心理变化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才能指导女大学生不断自我教育,重塑与完善其职业价值观,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的职业价值观,以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恋爱、婚姻问题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相对特殊的群体,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调查问卷和分析综合方法,研究了她们的恋爱观和恋爱心理,主张维护女大学生的相应权益,并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正确地引导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和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丽 《前沿》2007,(9):104-106
性别意识中一些特定观念对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具有消极影响,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从两性的特征入手。在教育的内容上,首先应进行"女性主体意识"和"四自"的教育及现代女性健康生活与生存的科学常识的教育等。在教育方式上,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女性学课程、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女性专题讲作、组织社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6.
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卫华 《理论月刊》2006,(9):141-143
传统性别角色妨碍女大学生就业。学者们关于性别角色的认识为考察性别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性别角色教育能帮助女大学生改变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改善她们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女大学生犯罪也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她们犯罪的类型中,财产犯罪的比例又居首位。通过对女大学生财产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女大学生财产犯罪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1,(2):40-42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半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为了解掌握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以及她们的需求和期望,2009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丰持并委托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开展了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曾东 《前沿》2012,(12):18-20
全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多达680万,若按人口性别保守的1∶1自然比例估算,我国将有340多万的女大学生面临就业。较之男生,女大学生感情更加丰富、敏感,加之社会上不正确的性别歧视现象,女大学生会在发展与成才的道路上,尤其是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如何对女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正确的引导,无论是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的未来,都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女大学生特点和女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寻找一些女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新思路,这包括了女大学生的学习观、人际观、出国观和就业观四个方面的教育尝试。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中国知识妇女的现状代表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今天的方向,那么,当代女大学生做为知识妇女的后备军,她们今天的况态则预示了这一运动明天的走向。鉴于此,结合妇女学的研究工作,我们自去年起在天津师大开设了“妇女研究”的选修课及“当代家庭”的专题课。同时,还分別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大的女大学生中进行了有关女性问题的调查和学生座谈会。对当前女大学生中有关女性解放、妇女与事业、妇女与家庭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作了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11.
邹俊彬  孙杰 《前沿》2013,(2):93-94
本文从1742名“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两个方面人手,多维度的调查其婚恋动机、婚恋态度与形式、择偶标准等,通过对“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分析,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其影响进行比较,揭示了“90”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具体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引导她们树立正确婚恋观,理智的对待婚姻与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6,(5):26-27
一、背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广泛了解社会各界妇女对妇联的意见和建议发现,许多女干部、高校女教职员工、女学生、企业中层以上女管理人员以及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较高的女性自由职业者等非常愿意接近妇联,非常希望妇联组织能给她们以启迪和指导对于她们的盼望和要求,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她们有知识,有地位素质高,能力强,有的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的在孜孜追求更高的目标,妇联组织对她们的服务应立足高起点,以满足她们更高更好发展的目标。二、主题论坛围绕高层女性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女性与成功”进行。以科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东某高校1250名四个年级的在校本科生进行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程度、参与程度、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发展程度以及与大学学业、专业、职业、就业及生活的结合程度,在此基础上,从生涯发展与教育的角度,构建以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载体、以实现途径为前提、以队伍建设为突破、以工作体制为保障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本土化研究与实践的有效机制进行了探索,对大学生个体的毕生发展和全面发展指导有积极意义,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于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萍 《青年论坛》2002,(2):41-42
一、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现状分析在大学校园里 ,女大学生有幸接受人类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熏陶 ,这对于她们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无疑具有导向、调适和控制的功能。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使她们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审视人生 ,从而冲破了传统女性“相夫教子” ,做贤妻良母的生活理想。在我们调查的 2 0 0名女大学生中 ,其中一年级 88名 ,四年级 112名。结果显示 ,有 10 0 %的女大学生不同意“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点 ;有 93%的女大学生认为“女性应有自己事业追求 ,而不应该满足于仅做一个贤妻良母” ,表现出较强的平等意…  相似文献   

15.
青年问题视角下的高校“急嫁族”现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中一些女大学生信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她们将婚姻视为就业的一条捷径,企图通过嫁人来过上舒适的生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急嫁族”。“急嫁族”的出现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及恋爱婚姻方面的问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深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女大学生的特定视角出发研究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状况 研究表明,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表现出复杂多样性特点,存在着恐惧、依赖、困惑等潜在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容许度低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所受性教育严重缺乏 本文提出要加强女大学生科学的性教育,培养她们理智的性观念和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的个人职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她们对自己的社会价值定位。金融风暴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在进行职涯规划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指导,女大学生存在不少认识偏颇之处,在就业环境和自身心态的双重挤压下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8.
女研究生的爱情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当代女大学生是象牙塔里的一群骄女,那么女研究生则位于塔尖了。研究生三个字已经让人侧目,何况还是女的!比起那些刚入校的女大学生,她们多了几份成熟稳重,同时也多了几份矜持和高贵。她们的爱情生活,更象五彩的梦幻,令人感到神秘、好奇。  相似文献   

19.
祝志高 《人民论坛》2010,(9):230-231
在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婚姻选择的因素中,家庭条件、收入情况等经济因素占据了主导位置,健康状况、工作潜力等其他因素则退居其次。这种婚姻观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背景、舆论导向有关。大多数女大学生拥有的并不是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婚姻观,因此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她们的婚姻观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成长中的女大学生,其现状成为影响女大学生21世纪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上海市团委与复旦大学等11所高校组织1000余名大学生进行的“我看改革开放20年”问卷调查和笔者在学生工作中接触到的女大学生的状况,对此进行分析。  一、女大学生的现状分析 文化素质倾向:(1)对于自身发展,女大学生最关心的是“学好专业,打好基础”,持这一观点者占68.4%,其次是“尽快学习掌握实用知识和技能”(22.9%),第三位是“找一个收入丰厚又有发展前途的工作”(5.4%),最关心“勤工助学、先富口袋”和“多交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