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政     
《创造》2010,(6):10-10
国家赔偿法修改明确精神损害赔偿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专家称,此次修改呈现五大亮点:承认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多元化,拓宽了国家赔偿的范围,完善了国家赔偿程序,提高赔偿标准,明确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2.
对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思考--兼论国家赔偿法的修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飞宇 《新东方》2004,(9):35-39
一、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制度构造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赔偿请求人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997年4月29日)第四条第二款规定: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坛》2008,(11):4-4
据长江商报10月16日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会议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10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国家赔偿法》由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于次年的10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相似文献   

4.
杨忠醐 《人民论坛》2013,(8):252-253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相较于修改前的旧法,最显著的区别是对归责原则的设置,它对于确定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举证责任的负担以及承担责任的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不再强调是否"违法",这一修正产生了巨大效用,也体现了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进步,折射出国家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周秋琴  黄建文 《前沿》2010,(17):71-73
《国家赔偿法》实施15年来已经不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司法实践操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未来对国家赔偿法进行全面修改,应该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思想,通盘考虑,使国家赔偿法制度体系协调统一,为受侵害人权利最终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9号《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9号《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8.
“国家赔偿是以国家为赔偿主体的侵权损害赔偿。或者说,凡是以国库收入或国家财产所进行的赔偿均称为国家赔偿。”国家赔偿制度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又是《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理应有所作为。目前,我国国家赔偿立法还不够完善,检察机关在赔偿理念、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1,(9):95-96
杨磊在《法学》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首次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这次修订有力地回应了司法实践的现实要求,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是此次修订并未尽善尽美,具体到精神损害赔偿领域,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赔偿范围过窄,二是立法笼统、操作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国制定了《社会保险法》和《人民调解法》,修改了《保密法》、《国家赔偿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同时出台了不少规章和规定。总的来说,这些法律规定的主要亮点在于技术细节方面的完善,其程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第二十九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赔偿法》至今已经颁布整整10年。但从不同的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公检法司部门的侵权索赔(司法赔偿)依然离老百姓“有点远”。  相似文献   

14.
王勇 《人大研究》2006,(6):F0002-F0002
198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改变了传统行政法重视行政权而轻视公民权的清形,在中国行政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之后,我国于1994年出台了《国家赔偿法》,1996年出台了《行政处罚法》,1999年出台了《行政复议法》,2003年出台了《行政许可法》,基本上实现了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救济与司法审查的有法可依。2004年4月20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成为指导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入世后,我国承诺全面履行和遵守WTO规则。WTO法律制度实际上是一部“国际行政法典”,它对中国法治政府的建…  相似文献   

15.
陈明 《民主与法制》2008,(10):43-43
1994年出台的《国家赔偿法》,曾被坊间称为“人权法”,并被视为民主法治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然而该法实施十多年来,社会质疑始终不断。近期,有关课题组的调查就指出:“该法实施十多年来,法院受理和处理的国家赔偿案件少得可怜,当事人提出赔偿少得可怜,实际获得赔偿金额少得可怜。”其调查结论是:“《国家赔偿法》是实施效果较差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08,(22):63-63
据《东方早报》报道,《国家赔偿法》在我国已经实施十多年。由于“门槛高、标准低、范围窄”,老百姓往往很难进入国家赔偿的司法程序,被法学界专家称为是实施效果最差的法律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赔偿法》的实施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特征,将所有国家机关都纳入了法律责任体系,同时是落实《宪法》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生活日趋法律化、国际化,上个世纪90年代初颁布的《国家赔偿法》存在的缺陷在实践中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国家赔偿范围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赵玫 《公安教育》2002,(4):3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两条规定是《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依据和立法目的。经过7年多的司法实践,证明当时立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当前的司法实践相去甚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赔偿立法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仅就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刑事…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这是这部被视为中国民主法治史上的"里程碑"的法律实施15年来的首次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