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如何使批评既帮助教育人而又不伤害人,并能对被批评者产生鞭策向上的效果?我认为,要在“真”字——“真心”、“真情”、“真格”上下功夫。 一、批评要出于真心 毛泽东同志指出,批评“必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这个“团结的愿望”,指的就是我们的一片真心。我们要遵循  相似文献   

2.
说“批判”     
写下这个题目就有些犹豫。因为“批评”这个词还可通行,在报刊上还能见到,如“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三讲”教育中要“认真听取批评”,“要开展文艺批评”等等。而对“批判”一词则讳莫如深,绝少提到,否则就有“文革”、“大批判”之嫌。最近报载,一位文艺家说:“批评和被批评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千万别误把批评当批判。”可见,这里是把“批评”和“批判”看作两回事的。 “批评”和“批判”,在语感上似乎有些差别,但意思也没有什么根本不同。在英、德、俄等外文中,“批评”和“批判”都是一个词,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把“…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会上强调:“我再三提醒大家,要注意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这一点我们要坚持下去。”朱镕基总理在中央国家机关第十三次党的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整风精神,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扎扎实实搞好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提高“三讲”教育的成效。 营造良好氛围,消除思想顾虑。在“三讲?教育申要搞好批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门艺术,批评是教育,批评必须讲究艺术。讲究批评的艺术,一是要选择最佳批评方式;二是要捕捉最佳批评时机;三是要设计科学的批评过程;四是要运用最优的批评语言。本文结合教育实例简单地谈谈批评的语言问题。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批评的语言不同,其教育效果大不一样。如有的老师发现某学生反应迟钝,就对他说“你硬是个木鱼脑壳”;某学生有过一、二次违纪,就对他说“你实在是不可救药”;某学生学业成绩差,就对他说“你不如回去,一天戳个鸟儿窝,还可以烧壶开水”;……如此尖酸刻薄、讽刺挖苦的语言,叫学生怎么受得了,又岂能不产生教育上的负  相似文献   

5.
笔者发现,一些民主生活会虽然强调一定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但是也存在着不少人在进行批评的时候不是轻描淡写就是把批评变成了“希望”和变相的“表扬”的现象。一旦批评走了调,这批评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人说,时下有些批评已成了“奉承式”和“阿谀式”,被批评者不仅不会“冒汗”和“幡然悔过”,相反却面对着批评而怡然自得。有些人之所以屡屡犯错误甚至走向腐败,当然是内因在起决定作用,但是长期听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批评而导致思想和行为失控,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倘若有人满耳听到的都是“您何必亲自……”“您也是…  相似文献   

6.
批评要让战士服气。首先要给战士解释的权力。有些基层干部把自己当成“土皇帝”。搞“一言堂”。认为自己是领导,领导主要是管人的。是有身份的,应当自己说了算。无论自己批评的对与错。战士都没有辩解的权利。只要战士一开口说话。就给其戴上“顶撞领导”的高帽,变本加厉地训斥。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干部与战士之间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无论批评的对与错。都要给战士解释的权力。即使批评错了。让战士纠正自己批评的错误。也是给自己一个改正的机会.更是再次给自己赢得战士尊重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最近,某官员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现在,海瑞和彭德怀式的人物太少,不少人对上级察言观色,不敢直言相谏。不单是对上级,同级之间的批评也是隔靴搔痒,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不敢把话放在桌面上,以诚相见。现在甚至发展到对下级也不敢轻易批评。”针对这一现象,他要求干部:“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上级要敢说真话。”  相似文献   

8.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有着密切的亲和力。作为弱势群体的话语,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共同目标是重新改写传统的“主体/他者”的关系。接受了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女性主义批评最明显的发展是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崛起。处于后殖民主义文化中的女性主义批评将在新的层次上重构自身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要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构建“双声话语”。  相似文献   

9.
最近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就教育领域助学贷款不落实的问题,针对某些地方政府、高校和银行的“不作为”,提出了“连珠炮”似的严厉批评。据说,张保庆在教育系统内有着“敢说敢做”的口碑,被媒体称为“个性部长”,部级高层领导像这样“点名批评”地方官员“,用词之严厉,近十年来少见。”如今,这样的批评为什么越来越罕见呢?主要是领导干部鼓不起批评的勇气了,就连这位“敢说敢做”的教育部副部长,也在提出批评时说明“我们也不愿得罪人,我们是迫不得已”,并多次声明自己“反正要退了”,这表明在当前开展批评是很难的,也流露…  相似文献   

10.
批评是提醒,是警示,是纠正错误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工作的重要方法。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批评难的现象较为普遍,批评逐渐走型了,变味了,不痛不痒。对上级,热衷于“吹喇叭”,“抬轿子”,百般投其所好,即使明知不对,也一味迎合;对同级,“你好我好大家好”,极力保持“一团和气”;对下级,有心“栽花”,无意“栽刺”,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有的甚至护短。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一、批评要“首先对己”,当好示范“首先对己”批评,就是提倡一种良好的批评风气的开始。眼下,一些单位党内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难事”。其实,难就难在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企业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党性观念差,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运用得不够。借鉴企业“三讲”经验,在加强企业党的思想建设中,要继续坚持和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通过开展积极  相似文献   

1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这一武器在加强党的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一定要认真学好邓小平理论,正确掌握和运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要实事求是,坚决防止和克服批评和自我批评过程中出现的“左”、右两种错误倾向;要讲政治,着力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经常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用整风的精神,开展好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认真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防止:走过场”、“雨过地皮湿”的重要措施。一、误区批评的误区现象:一是保持表面上“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二是“墙到众...  相似文献   

14.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市人大代表石定果年初向市代会提交了一份《公交公司的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要继续提升》的批评建议,但公交公司后来发来的办理报告中,却不见一字的反思,反而历数市公交公司的种种功劳、辛苦和成就。面对这份“糊弄报告”,石代表明确表示拒绝答复。人大代表敢于较真,不和稀泥,理直气壮“不出手”,这在法治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很是鼓舞人心。在公交公司眼里,石定果代表无疑是个难缠的“刺儿头”。这位50多岁的女代表,不仅在人代会上提对公交公司的批评建议,还附上了从各种报刊上搜集到的48篇对公交公司的批评报…  相似文献   

15.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延安整风的成功经验之一。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以达到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纪律上的明显实效,重要的是,从上至下,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思想武器,积极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三讲”教育中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三讲”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三讲”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更是“三讲”教育有成效的重要保证。一、“三讲”教育中批评的武器不能丢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解决…  相似文献   

16.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培育起来的优良作风,它在促进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些党组织淡漠了这一光荣传统,“开展批评不较真,自我批评不认真”的现象在一些同志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根本原因还在思想认识上,归纳起来存有“五怕”:   一怕犯“左”的错误。受“文革”影响,一些同志一谈到批评就心有余悸,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看成是“左”的东西,把开展正常的批评看成打棍子。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开展批评与…  相似文献   

17.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批评学生时,不要居高临下,要民主平等;要遵循心理相容原则,还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巧于启发诱导。同时态度要诚恳和蔼,语言也要风趣幽默。既要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不使学生产生反感,使之乐于接受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由此可见,批评的  相似文献   

18.
保永荣 《创造》2001,(7):48
最近下基层,听见有位党支部书记在讲评党员存在的问题时说:“有个别党员模范作用不太好,有个别党员说话不注意影响,乱放炮,还有个别党员损公肥私……”据了解,这种烧“温吞水”式的批评在一些单位党的组织生活会上是屡见不鲜的。烧“温吞水”式的批评,据说很“艺术”:既不得罪张三,也不得罪李四,又让人觉得气氛严肃;受批评者既愿听,当领导的则也用不着调查了解,凭想象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列出几条;确有问题的同志自然要“对号入座”引起警觉,没有的当然不必注意。这种批评确实“保险”,确实灵活,似乎也很“艺术”。出现…  相似文献   

19.
诚征图片     
《今日浙江》2007,(1):61-61
考选领导干部面试试题问题: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在《用人之道》一书中这样说“:决不可只批评不表扬,这是我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你无论批评什么表现或者批评哪个下属,也得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后。这叫‘先批评,再表扬’。”你若作为某一部门的领导,对此有何感想?参考答案:①我认为这种管理下属中的方式不是绝对的,表扬、批评的方式和尺度可以灵活掌握。②对于下属而言,要有批评也要有表扬,这样才能保证下属的积极性,而且下属对上司的批评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了。③对于上司而言,必须深谙“打一巴掌不忘揉三揉”的道理,适时利用一两句…  相似文献   

20.
人们知道,人体上生了毒疮、肿瘤,外科医生要用解剖刀把它割除。同样,人思想上得了“毒脓”、“肿瘤”,也要有一把解剖刀清除它。这把解剖刀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年鲁迅先生就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比作解剖刀的,他说:我的确用这把刀“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健全党内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党是伟大的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也有过失误,犯过错误,正是因为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勇于自我解剖,进行自我纠正,克服失误和错误,从而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