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鹏 《新青年》2007,(1):23
大诗人艾青写过《透明的夜》,诗里呈现的是一群叛逆的酒徒.诗行很短,像匕首一样把夜色映得透明.在所有写夜的诗作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透明的夜》.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摘录同一个人的两首诗,若不说出作者的名字,即使打死你,你也不会猜出他是谁!我把这样的诗公布给你,你很可能会惊讶得目瞪口呆,并怀疑地说:“天!这样的诗会是他写的?怎么可能?”然而那样的诗,又恰恰是此人写的?他的诗不止这些,此处只抄录两首。  相似文献   

3.
桃源行     
写这首诗时王维19岁,或许是刚读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或许是为了冥冥中的某种契合,诗人在历史的另一时段,神游了桃源.  相似文献   

4.
清明上河图     
正每逢清明,就会想到杜牧在安徽池州写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说,此诗一出,全国范围内至少有七八个名叫杏花村的地方,声称杜牧所写的,即是他们的村子。其实,这首诗是否为杜牧所写,尚存疑问,不过,大家都来认领这首诗,除了商业和旅游的考虑外,也是因为这首平白如话的诗,实在是好,好在内涵隽永,好在韵味悠长,好在末句的"牧童遥指",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正因为是好  相似文献   

5.
比翼的时光     
这首诗写在邵笠办公桌上,没有题目,也没有显示作者的名字。今天早上他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一个女人,对方的声音有些似曾相识,随后终于想起,眼睛中开始闪烁异样的光芒。现在他又朝那首诗瞅了一眼,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脸转向挂钟,烟头的火星若隐若暗地燃烧着,时间变得奇异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喜欢诗歌的人,用诗歌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热爱诗歌创作的人,内心世界大多是强大的。那么曲折漫长的诗路,没有千难不憷万苦不辞的精神,怎么能一首又一首地写下去呢?扛着梦想,与诗歌狭路相逢的诗人马克,已经在诗路上走上30多年了。多年的军旅生涯,不可涂改的底色马克早年主要的作品,大都是写军旅生活的,  相似文献   

7.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有一天在江边赏景,见江面有一艘渔船乘风飞掉而来,兴之所至,即命随行大臣纪晓岚用十个一字,写一首七言绝诗。纪晓岚素有捷才,只见他沉思了一会儿,即口占一诗道: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细品此诗,十个一字用得多么得体,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江鼓掉图。还有一首无名氏的诗亦十分得体,从前成为小学生字课常用例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首五言绝句,才二十个字,数字从一写到十,占了一半,却丝毫不觉得枯燥。中国是…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  相似文献   

9.
打油诗话     
相传唐代有一位叫张打油的人,爱以俚语俗话人诗,作品自由活泼、诙谐有趣_他的名作《咏雪》是这么写的: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而通篇无一雪字,却甚为生动。以后,人们把这类诗称为"打油诗"。《一XS天,一位大官人祭祖,刚入大殿,就见壁上写有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睛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人见此发怒,传话一定要捉拿写诗者。有位师爷说:"写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写的。"便派人抓张打油来.张打油见了官,不紧不慢地辩解道:"大人,…  相似文献   

10.
桃花潭水     
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诗,因为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要问一下,诗中的这位主人公,他的来龙去脉,他的履历行状,就没人说得上来了。只有一个解释,汪伦是一个普通人。据《李白集校注》,李白在安徽泾县作客期间,还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据称也作《题泾川汪伦别业二章》。即使这首诗,也找不到有关汪伦的细节介绍。看来他不是官,若为官一方,县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起到这大作用而感到骄傲。说实在的,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一条黑棉裤     
刘军 《新青年》2007,(2):11-1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这一千古绝唱写尽了母亲对儿女的眷眷深情。在我吟诵着它而渐渐成长的岁月中,母亲也用她慈爱的手写了一首这样的诗。  相似文献   

13.
正海的梦境,一直在蔡其矫的脑海里盘旋、翔舞。一有机会,他就让梦境再现于诗中。1986年,他写了近百行的《海神》,并被放在《蔡其矫诗歌回廊之二·海洋系列醉海》的首篇。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内容包罗万象,把海的雄奇深邃,人与海的关系、中国的历史与对外关系,以及海神诞生和意义,糅合其中,传递了"用女性的柔情把世间温暖/深邃一如大海的梦"。在诗中,诗人不止是写林默娘营救一次又一次的海难,  相似文献   

14.
不是思想就是行动用丰饶的笔旖旎写下看到不一定存在意义不记下则意义不存…… 好友蒂娜的文章奢靡、浮华,但她的这一首诗我极端地喜欢:"我是好天气的女儿/我也是哭泣的女儿/我是大花的小花/是春天的秋天/我是眼睛的女儿/也是笑的女儿/我是酒窝的宝贝/也是头发的女儿/我是我的女儿".我一直以为自己如蒂娜诗中写的那样,我是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总理一生留给我们的诗作并不多。我所看到的也就几首,有旧体诗也有白话诗。就他的旧体诗来说,虽然都是他青年学生时期写的,但诗写得很娴熟,意蕴深刻,境界开阔,诗味浓郁,有书卷气。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据周总理南开学校的同班同学后来又都在日本留学的张鸿诰先生说,1919年  相似文献   

16.
足球诗话     
晚唐诗人皮日休,字袭美,襄阳人。《全唐诗话》卷之五记载了一件关于他的轶闻:他曾写过一首《龟诗》,龟谐归音,以此嘲讽归氏子弟,开了一个很不合适的玩笑。《龟诗》如下: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是不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归氏子弟看到这首语多讥讽的诗,自然亦作诗反唇相讥:八片尖科砌作球,火中了水中揉。一团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亦未休。此诗也抓住姓皮做文章,讥笑用皮作成足球,只堪供人不断地足踢拳打。当然,诗的作者未想介绍当时的足球,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可贵的足球资料。从前足球是实心的,到了唐代才发…  相似文献   

17.
奔跑的蚂蚁     
《新青年》2006,(11):28
西方有一位诗人写过这样一句诗:"我想描述一束光,它来自我的内心".我很喜欢这句诗. 与我而言,这束诞生自内心的光有可能是我们体内一只奔跑的蚂蚁、一只飞翔的蝴蝶,甚至是一面为我们呐喊助威的锣鼓.  相似文献   

18.
“一”字趣     
“一”是个数字概念。其实把“一”字恰当地用到诗文中 ,会产生美的艺术效果。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 ,看见江上有一渔船 ,令陪同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博学多才的纪晓岚 ,脱口吟咏 :“一帆一浆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一连串十个“一”字 ,画出了一幅渔舟唱晚图。清代女诗人何佩玉写过一首“一”字诗 ,诗道 :“一花一柳一鱼矶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 ,一林黄叶一僧归。”一连串十个“一”字 ,描出了一幅山林晚景画。清代张伯行 ,是康熙皇帝称其“操守为天下第一”的清官 ,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19.
1839年暮春,在中国社会即将发生重大动荡和变革的前夕,历尽宦海风波,“一生困厄下僚”的龚自珍满怀悲愤和感慨,辞官南归。途中,他写了这样一首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  相似文献   

20.
如今无论谁家领小孩子学古诗,《唐诗三百首》都是必备之书.但各地的人,翻看“唐三百”,感受均不一样.西安、洛阳、成都的人,江苏扬州的人,北京大兴的人,常去黄鹤楼下、西塞山前、浔阳渡口怀古的人,常觉如临诗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