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足迹识别是现代犯罪现场侦查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基于图像分析的足迹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足迹鉴定识别的效率。由于图像采集过程中无法避免出现各类噪音,在后期对足迹图像进行LBP特征提取时也会降低识别精度。针对这个问题对LBP算法进行研究,引入一种混合滤波LBP和PCA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并应用于犯罪现场足迹识别工作中。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与小波变换的结合算法对采集的鞋底足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通过PCA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最后采用SSIM结构相似度对鞋底图像进行匹配识别。经过与现有的LBP算法比较,引入的混合滤波算法可以明显提高鞋底足迹的识别准确度,在鞋底足迹识别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犯罪现场勘查提供高效、精确的线索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什么是嫌疑人口语识别,嫌疑人口语识别的作用、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简要论述.在否定“案件言语识别是文检学的很重要组成部分”观点的同时,认为嫌疑人口语识别是侦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侦查语言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以利于确立嫌疑人口语识别在侦查语言学中的地位,促进该学科及嫌疑人口语识别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阳  高磊  赵炫  张旭 《警察技术》2015,(3):81-84
车型识别技术在公安侦查、交通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传统的车型识别仅能分辨出车辆的大致类型,如小型、中型和大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基于车脸特征的车型识别技术逐渐走向实用,不但可以识别车辆品牌,甚至可以识别品牌旗下的系列和年款,从而大大扩展了该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对车型识别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着重对基于车脸特征的车型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目前尚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像属性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像属性识别通过监控视频对目标性别、年龄、种族等属性进行估计,能够减少在数据库中的查找范围,增加身份识别的准确率。作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热门研究技术,人像属性识别在公安视频图像侦查业务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探索空间。对人像属性识别的基础概念、关键技术、应用领域进行阐释,并对当前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雷管示踪与识别技术 ,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警方的一大难题。欲对雷管进行有效管理 ,同时严厉打击涉爆犯罪 ,就必须解决这一现实技术问题。雷管的识别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原则 ,一是易于人工识别或是便于使用现有设备对雷管进行安全检查 ;二是便于实现炸后残留物的识别与鉴定 ,并且所使用的特征残留物对载体的要求或依赖性要较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木屑红外数据进行识别。以30种常见树种为样本,首先进行了层次聚类,然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判别分析,两种统计方法相结合识别常见木屑,得出预测木屑红外数据的Fisher判别函数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常见木屑识别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视频监控系统在平安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二维视频监控系统是从二维的角度对目标对象进行扫描和识别,其识别精度、识别率以及图像的还原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而三维视频监控系统从多个角度对目标对象进行扫描和识别,再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还原,大大提高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识别精度、识别率,以及图像的还原能力,具有明显优势,是未来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之后云南的民族识别,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而进行的一项政治性学术工作,从学术史和当代民族史的视角对民族识别的研究不太多,至今还没有从宏观总体的学术总结。从对云南民族识别的研究进行基本的分类和学术回顾,可以看出云南的民族识别是云南当代民族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
涉外民商事案件中的识别是法官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特定法律事实进行定性、分类并对有关规则进行解释,从而确定管辖权规则或冲突规则的认识过程。由于各国法律存在广泛冲突,运用不同法律进行识别,往往导致不同结果,从而形成识别冲突。识别冲突是冲突法领域的特有概念,是各国实体法和冲突法上的冲突在司法阶段的表现。关于识别冲突的解决,国际上至今没有统一的立法和主张,法院地法说、比较法说、准据法说等都各有利弊,需运用最密切联系理论解决识别冲突,即根据识别对象的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的"最适当的法",以最密切联系理论为指导的"自体识别说"有利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实现"冲突法正义"与"实体法正义"的真正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利用MATLAB软件对低质车辆牌照图像进行处理,并运用数学形态学算法对低质量车辆牌照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软件中数学形态学算法可以对低质量车辆牌照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成人外耳形态结构特征,开发用于个体识别的外耳观察指标,建立外耳形态特征进行同一个体识别的方法。方法按照采集筛选标准,收集500例人体单侧头面部照片,对外耳结构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并确定10项指标,同时采用数字编码进行描述和分类外耳,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个体识别能力公式计算单项指标和总体指标的个体识别能力。结果:10项指标中有1项指标存在男女性别差异;10项指标累计个体识别能力达到99.8107%。结论:研究的10项外耳形态观察指标可用于个体识别及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2.
面孔是一个汇聚着诸多个人信息的指示器,其在欺骗识别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由面部特征而产生的对性格特征、情绪状态、面孔吸引力以及可信任程度的评价。本文主要从面孔长相、眼部特征和面部表情等三个方面对欺骗识别中的面部特征进行分析,并从面部长相对欺骗识别者的影响、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的个体差异和面部表情识别的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普通型双能量X射线安检机是当前X射线安检设备的主流产品,它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材料穿透力和图象细节分辨力,并有一定的材料识别功能,如有机物和无机物。这种机型主要是通过安检员用眼睛辨认物体的轮廓、形状、细节并辅助机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识别功能来完成。这种机型对识别手枪、管制刀具等十分有效,而对在有机物范围内的炸药、毒品不能有效的识别。随着安检业务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材料识别精度,实现对炸药、毒品的探测。本文采用有效原子序数作为材料识别精度的指标,对材料识别曲线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在测定普通机的…  相似文献   

14.
吴岷  罗忆 《警察技术》2017,(4):58-64
作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主要技术之一,人像识别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安防视频监控则是其应用的重要一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如今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人像识别技术发展逐渐成熟。蜻蜓眼人像大平台是结合警务视频侦查需求自主研发的人像识别警务应用平台,通过解读核心算法和工程应用的创新,对人像识别在视频侦查工作中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安工作中嫌疑车辆种类型号众多、排查分类困难等问题,尝试提出一种基于AlexNet深度神经网络的车辆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实时对车辆进行分类识别,极大减少了利用人工进行嫌疑车辆排查的时间。该方法可以自适应地避免复杂环境背景对识别效果的干扰,提高嫌疑车辆的识别准确度。经验证,用1000张自然环境下车辆照片进行编程实验和仿真模拟,识别率达到了97.26%。该方法具有优良的鲁棒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13,(1):54-54
指静脉识别技术是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该技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原理,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通过对获取的手指静脉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身份认证手段,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益受到广泛重视,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熟,各种识别设备大量涌现,本文以指纹、人脸、虹膜等三种生物特征为重点,对常见识别设备的技术特点、种类、功能、用途、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身份认证手段,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熟,各种识别设备大量涌现,本文以指纹、人脸、虹膜等三种生物特征为重点,对常见识别设备的技术特点、种类、功能、用途、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安视域内“高危人员”的识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区管理不够严格规范,对高危人员的识别缺乏针对性,高危人员违法信息交流渠道不畅,是当前对这类人员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类人员进行识别的基本环节和步骤包括:深入开展调查,分析可疑情况,前移布控点等.敌视社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两劳"无业人员、吸毒贩毒人员、窜至外地逃犯,是高危人群类别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具有口头语言的一般特征,言语人通过键盘录入文字、传输文字信息、阅读文字内容的方式交流,是一种文字化的语言。对网络语言这样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言进行言语识别,主要是针对网络书面言语材料进行的特征识别。只要网络对话内容比较丰富,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言语特征识别确定说话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生活地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