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秦汉时期,是岭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急剧变革的时期。自秦始皇进军岭南,设置郡县后,大量的中原汉人逐渐涌入岭南,并与岭南土著越人杂居。因此,秦汉时期也是岭南地区的民族相互进行文化交流,乃至民族融合最为频繁、复杂的时期。本文试图对秦汉时期岭南地区越人和汉族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情况作一些探索,以就教学术界。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岭南社会经济发展述略杨盛让岭南是古代越族居住的地区。秦汉以前,这里社会经济还相当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渔猎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秦汉以后,随着封建郡县制的推行,中原大批汉人的南迁,岭南出现了越汉民族大融合的局面,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乔珍明 《传承》2010,(33):162-163
秦汉时期,贺州是广西最先接受中原文化、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但是,到了唐宋由于主要交通干线的向东转移和向西扩展,贺州在广西乃至整个岭南的地位都逐渐下降。从其历史来看,交通是影响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贺州交通基础设施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破,是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通道。贺州崛起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4.
关于岭南瑶族的来源问题,前人认为其先民是荆蛮,汉以后称武陵蛮、五溪蛮、长沙蛮,隋唐之际始从武陵南迁进入岭南,“然而较大量的迁入则在宋以后,到元明两代,瑶族迁入两广境内的人数越来越多。”笔者于一九七九年曾著文认为,瑶族先民在隋唐之前、秦汉之际已居住岭南之粤北,其来源可能是多元的,特别是古代岭南土著(俚僚)与瑶有密切关系;岭南宋代已遍布瑶族,“宋以后较大量迁入岭南”之说,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5.
谢锐  李会蓉 《传承》2012,(6):80-81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盐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盐已经奠定了其国家重要商品的地位,而且实行了国家专卖制度。通过论述秦汉时期的盐业政策及其演变,从中分析其变化过程,进一步深入了解秦汉时期盐业的生产和发展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是大一统政治格局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历史阶段。国家行政权力在基层与宗族构成、社的作用、巫的影响相结合,保障了社会结构的大致稳定,经济生产的大致正常,教育形式的大致合理。国家政治在民间社会得以落实。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形势中,吏的作用是积极的。秦汉基层的吏,其人选、职任、社会关系和文化作用,都值得考察和说明。吏在基层社会的多种表现,有益于稳定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翟伟 《当代广西》2005,(24):17-17
位于广西东部萌渚岭南的贺州市北接湖南,东接广东,历史上是楚文化与越文化融合之地及中原文化进入岭南的主要通道之一。潇贺古道位于湘桂边界的通岭峡谷, 是秦汉时修建的一条170公里的通道。这条通道,穿过岭南五岭中的都庞岭和萌渚岭。现代学者张修桂从著名的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形图》中发现,在北东走向的都庞岭和萌渚岭之间,存在着一条北东向山  相似文献   

8.
从先秦到秦汉时期,夜郎作为一个民族群体,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当中应该有三层含义,即人名、"国名"、族名;对于夜郎的分布区,应该要有核心政治中心分布区和民族分布区的区分;从秦汉时期就有夜郎迁徙到东南亚的历史记载来看,现代中国西南壮侗语族的民族和东南亚以百越系统民族发展而来的民族有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对于今天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就有了厚重的历史支持,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9.
孙毓平 《观察与思考》2003,(12):106-109
横店--盛开在浙中大地的奇葩,以独一无二的山水情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示着东方好莱坞的卓越风姿.七年磨一剑,东方好莱坞--横店影视城,从秦汉至民初,从北国到岭南,表现各历史时期、各地民风民俗民情的影视拍摄场地都基本齐备.慕名而至的海内外摄制组、观光客络绎不绝.明星大腕群星璀璨,五湖四海的演艺爱好者如影随形荟萃于此,一圆明星梦.使得往昔古朴静谧的江南小镇告别了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上古五尺道的开通,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蜀、楚对川滇黔边区的争夺和开发。到了秦国夺取巴蜀以至汉代,五尺道的开通才进入了大规模的拓展延伸阶段。与此同时,先秦两汉间巴蜀人的南向发展,以及秦汉政府在政治、军事、经贸、文化、移民和对外交通采取的举措,最后是导致西南夷地区从此成为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当地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十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大议题之一,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影响着儒家理论思想风貌的变化,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观点的对立更加丰富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秦汉以后,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孔孟思想逐渐成为主流,而荀子的思想日趋边缘。今天人们再来看这个问题,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都秉持着人们后天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性这一观点,这对身处物质时代的人们才是最有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光 《思想战线》2004,30(1):125-130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民族关系仍然紧张,以矛盾冲突为主的汉匈民族关系、汉越民族关系构成了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内容,而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却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为汉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3.
西汉初年,民乏国困,百废待兴;内有异姓王和同姓诸侯王的割据骚乱,外有匈奴的时常侵扰。为此,虽有一统岭南之抱负的汉室帝君,也终因国力所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之下,只得暂时对“划岭而治”的南越割据政权采取以恩抚为主,辅以防范制约的温和手段,以换得南部边境的稳定。于是,恩抚与制约便构成为西汉初60余年间中央王朝在南部边疆沿袭不替的一项基本政策。这也是汉代边疆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汉初中央王朝第一次成功地改变了边政处理的被动局面,和平地实现了其对南部边疆的主动权,为维护和巩固当时汉帝国南部边疆的稳定提供了保障,而且也对后来汉王朝实现岭南的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峨昌(阿昌)与中央王朝及周边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莉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4):162-170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通过土司制度与峨昌(阿昌)民族上层建立起政治隶属关系,峨昌(阿昌)土司倾心归附,发挥了重要的凝聚作用;在统一的政治前提下,中央王朝与峨昌(阿昌)土司之间的关系得到加强,部分峨昌(阿昌)与内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出现一体化趋势。异族土司统治下,受汉族、傣族等强势文化影响,峨昌(阿昌)族体进一步向着同源异流的方向发生分化,部分发展为阿昌族,其他发展为景颇族中的载瓦、喇期等支系和彝族支系莨峨人。在民间,峨昌(阿昌)与其他民族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各民族间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薛瑞泽  张志红 《思想战线》2000,26(2):132-136
魏晋南北朝时期寡居女性有的受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熏陶而不愿再婚,有的受先秦两汉以来寡妇再婚以及北朝少数民族婚姻开放风气的影响而再婚.由于受门阀等级内婚制约,再婚双方都较为重视对方门第.男姓再婚虽然在礼法方面有许多限制,但在实际生活中礼法限制则形同虚设,但也有受传统礼教观念影响较深的男子终身不再娶.  相似文献   

16.
秦汉户籍制度是中国较早期、比较完整并且比较有效的人口管理制度。尽管带有历史局限性,秦汉户籍制度仍蕴涵了理性化的管理机制,其功能如控制人口并使之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并使之利于政权稳固,重农抑商并使之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保障,决策应变并使之成为实施各项国策的坚强后盾等等,其中的理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喻遂生 《思想战线》2003,29(6):130-132
“亡其”是古汉语中的一个选择连词,但并不是所有的“亡其”都用作连词。连词“亡其”和副词“亡” 有明显的渊源关系,这对研究从甲骨文金文到秦汉典籍“亡”、“无”动词、副词用法的消长交替和流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周琼 《思想战线》2002,28(5):101-104
吏治的整顿是中国古代贤明的封建君主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不同的帝王和官吏 ,其思想、措施及效果各不相同。作为多民族边疆地区的云南 ,从汉唐以来 ,就采取不同于内地的羁縻统治 ,元明清王朝实行土流并治的政策 ,从而造成了两套不同的官吏体系 ,不仅中央王朝形成了一套管理流官和土官的不同措施 ,历代治滇的最高官员也在施政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吏治思想。在清代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云贵总督高其倬治滇的吏治思想在其中较有典型性 ,对云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秦汉奸罪考     
秦汉时期,已经有了一套关于奸罪的认定、量刑的标准及原则,并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发展;与后世法律(主要是唐律)相比,秦汉时期对奸罪的处罚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