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行政诉讼审查的适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审查的适当性是指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应达到什么程度。目前,我国法院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审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而不包括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只限于合法性审查,一般不包括合理性审查。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审查体系,架构合理的审查模式,有必要区分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分别确立适当的标准和范围。  相似文献   

2.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我国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从源头上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顶层设计。为确保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推进,应当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写入《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3.
抽象行政行为是世界各国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一项最重要的手段。我国目前的抽象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看似完备实际上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自我监督的局限性。司法审查与举行听证相结合是构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监督机制的理想模式。把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不仅能充分实现国家权力制约机制的平衡状态,而且符合现实的要求和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听证程序利于事前防范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发生,克服行政行为在制定过程中民主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创新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目前仅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一定范围内存在。应通过修改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对行政机关提供的、除宪法和基本法律以外的、任何用来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律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以确定其能否作为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5.
徐楠  杨辉 《学理论》2010,(2):101-103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具有行政垄断性等一系列特征,现阶段的反垄断法对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在立法规定过于简单和原则、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体系不完善以及查处机制不健全。为有效预防和查处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必须抓紧制定统一的《行业协会法》、明确法律责任主体、完善法律责任体系、明确查处机制。  相似文献   

6.
刘琼 《学理论》2013,(14):164-166
所谓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同具体行政行为相比,它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更严重。通过对德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考察和借鉴,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这是实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也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汪平 《行政论坛》2004,(3):55-57
加入WTO,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对WTO规定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因此,应构建一套既适合WTO规则需要,又符合中国宪政结构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程序法诚信与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与信赖保护原则是从民事私法领域演变到行政公法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诚信与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将带来行政程序立法上的制度创新和观念变革 ,它将具有以下功能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 ,树立责任政府形象 ;有利于完善司法审查制度 ;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诚信与信赖保护原则是抽象的 ,确立这一原则对于行政主体行为的要求、违反这一原则应承担何种责任、以及这一原则在行政程序法中处于何种地位均系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问题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首先通过对行政行为构成要件的分析,把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行政立法行为排除在抽象行政行为之外,从而界定了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其次,分析了我国现行监督机制由于排除了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和复议监督而形成的监督不力以及由于这种监督不力造成的种种违法现象,指出了强化监督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强化监督的具体措施——司法审查和复议监督,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不能对其进行司法监督,这严重限制了司法机关监督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公共产品价格机制中,产品价格与市场机制基本脱钩,生产者垄断产品成本信息,个别成本成为制定价格的依据,价格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消费者与生产者在价格机制中权利与义务不对等。西方国家的公共产品生产模式对我国公共产品价格机制的良性运行最重要的启示是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我们的对策是政府应将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作为最高理念,引入市场机制以打破垄断,建立价格协调机制,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完善价格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要明确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及其职责;要培育独立董事市场,完善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制度;建立独立董事的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建立管理、规范的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独立董事的风险规避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独立董事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检察监督源于抽象行政行为自身存在的缺陷和现行抽象行政行为监督体制存在的不足。我国应立足于成本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考量,构建"二段多阶"抽象行政行为审查方式。建立抽象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制度,可以弥补现行监督制度的不足。抽象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启动主体包括公权力主体和私权力主体,不同主体决定了命令、建议、申请和职权四种启动方式。排除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家主权行为和行政机关内部行为后,监督内容包括抽象行政行为的实体和程序,监督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宽容标准和严格标准。抽象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应按照监督程序分别采用检察建议、检察意见和审查请求等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黄静苛 《学理论》2012,(14):93-94
非立法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这类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问题频发,亟须规制。在现行法律和政治制度中,对非立法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是可能和必要的。借鉴国外的制度设计和国内的理论研究,对我国构建相关的司法审查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行为抽象与具体的分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应然性充分体现了该分类存在的价值,在分类基础上对抽象行政行为作全面研究,其进入行政诉讼的过程对法治的推进、人权的保障、实现宪法可诉和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都大有裨益。在这一过程中,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界分会越发模糊,随着其上述使命的完成,该分类存在的必要性也会逐渐减小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质是以公司经营状况为标准决定对经营者奖惩的制度, 是搞活企业、保证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机制。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原来的激励约 束方式已不适应,新的机制又未建立起来,在缺乏激励约束的情况下,经营者 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严重偏离。本文设计的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与经 营业绩高度相关的报酬结构,取消行政级别以后经理人员的地位和声誉激励, 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相结合的约束机制,宗旨在于促使经营者的行为尽可能符 合所有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发挥政府雇员制的“鲶鱼效应”,目前在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鲶鱼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带来的竞争效应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明确法律定位,政府雇员与公务员身处不同体系、缺乏相应行政职权和职业保障,相关制度制定过程中缺乏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因此,发挥政府雇员制的“鲶鱼效应”,应从相关法律法规层面明确政府雇员的定位,完善政府雇员录用体系与考核机制,维护政府雇员的权益,打通公务员岗位和政府雇员岗位的通道,提高相关制度制定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  相似文献   

18.
政府行为偏好是指政府在政治经济实践中为争取地方利益最大化而呈现出的策略性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和财政改革激励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但也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充斥着诸多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上趋利空间的形成,既来源于政府科层制关系博弈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来源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激励效应,更来源于政府科层行政过程中的软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行政拙行力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的行政执行力,须建立宪政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国家权力分配及约束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强化绩效评估,实行行政问责制度;努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发挥行政执行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切实加强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相似文献   

20.
周兴芳 《学理论》2012,(35):98-100
长期以来,是否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特别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边界问题,学界和司法界均存在不同的认识。从加入WTO后我国法治改革的需要;法治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以及保护公民宪法性权益的必然三个方面来探讨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问题并进一步阐述其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