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按照从合理预见规则引申出来的风险告知理论,当事人不告知相关损失风险将导致其不能获得可得利益赔偿,该理论有助于建立"风险-价格-预防"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但实践中不能要求当事人告知一切风险,因为这将可能影响其商业秘密等现实权益。而且,风险告知不等于风险分配,唯有当事人收取了承担风险的费用或者是较强风险承担者时,才有充分理由责令其承担该风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断片化造成初始分配过程虚置,原因在于分配过程和交易过程风险、成本与收益不一;分配主体权责不明,非正式法律渊源成为权力配置主要依据;分配接受主体确定方面,未进行同质性、规模与数量的统筹考量;具体分配规则体系单一,拍卖异化且与占有规则难以兼容等。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思路包括将初始分配纳入排污权交易制度一体化规范,建立统分结合、权责分明的排污权初始分配体制,根据数量(规模)、属性(同质异质)及污染贡献程度确定分配接受主体并细化准入退出机制,以及建立一种分配方式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规则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许凌艳 《法学》2004,(9):99-107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巨大的利益和风险并存的设计极为精巧的新型金融工程 ,它的有效运行非常需要有一套系统严密的风险防范法律机制来加以保障。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法律机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一是破产风险防范机制 ;二是虚伪移转风险防范机制 ;三是关联交易风险防范机制 ;四是证券发行、证券交易上的风险防范机制 ;五是法律认定上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4.
财富分配不公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难题。针对该问题,有学者仅从财富分配正义的单一价值目标展开有关探讨,而忽略或较少涉及到风险分配不公的问题。由于社会分配的对象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也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因此,社会分配正义价值目标的实现亦应相应地包含财富分配正义和风险分配正义的双重路径。基于此论点,本文探讨了财富分配正义和风险分配正义各自不同的运行机理和两者之间的互动逻辑关系,并从法律调整的层面上提出和论证了财富分配正义中的"机会正义"和"结果正义"问题以及风险分配正义中的"归责前置机制"和"责任承担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何商业交易活动都会存在风险,虽然土地开发项目资金信托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风险却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个理性的法律人,我们必须要看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这些风险,如果无视风险的存在,那么风险来临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为了保护委托人(兼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对在交易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必要的揭示,然后对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是我们法律人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法律制度构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磊 《法学杂志》2012,33(2):67-70
外汇保证金产品属于金融衍生品,国际上外汇保证金交易是非常普遍的交易形式。因投资者风险较大、法律法规缺失、监管缺位,2008年6月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第二次紧急叫停,但境外交易经纪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仍然从事着外汇保证金"经纪业务",国内投资者的风险有增无减。首要的法律问题是界定外汇保证金产品与证券、期货、外汇的异同,辨析外汇保证金的法律属性。风险隔离机制主要应考虑资金安全和破产风险。在监管体系方面,我国应加快金融统一监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专利作为一种特殊客体,其交易风险性高于普通交易,但因专利交易的风险而限制企业发展难免会因噎废食。本文从技术引进方的角度探讨专利交易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以事前信息调查和签订合同条款结合的形式降低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8.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跃进架空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告知同意规制和最小必要原则,引发了虚假信息生成和个人信息泄漏的广泛风险迭代问题。传统个人信息的权利保护路径面临认知和结构困境,无法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极大挑战。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不强调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绝对控制,旨在通过识别、评估、分配和管理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可以灵活和实用地平衡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信息利用和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风险控制理念下,对告知同意规则和最小必要原则进行风险化解释与调试,并建立从预防到识别再到控制的虚假信息生成风险的全过程应对机制,以及基于风险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管理体系,是当前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及其监管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核心成果,金融衍生交易比其他商业交易活动面临更大的法律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包括品种风险、对手风险、交易风险和处置风险。各国的经济文化背景、立法背景的不同,导致各国金融衍生工具法律风险的表现各异,监管方法也有所区别。与美国主要对品种风险的进行监管的思路不同,英国侧重在对手风险的监管。国际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风险则主要通过国际机构的国际主协议来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郭华  高涵 《法学论坛》2021,36(1):153-160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吸纳了我国试点的成熟经验和借鉴了美国辩诉交易等认罪协商制度的有益做法。而作为程序上先行先试的制度,在实施中既需要通过程序来避免无辜者被迫认罪和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等,更要防控美国辩诉交易等协商性刑事司法折损正当程序衍生出的量刑失衡以及冤案的风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程序完善需要针对制度实施极易产生风险的节点予以程序上特别控制,也需要完善相应风险控制的程序机制和救济制度,避免因程序简化可能带来的实体不公,保障我国这一制度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刘燕 《政法论丛》2010,(3):34-39
金融衍生交易的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通常被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但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具有国资背景的海外上市公司来说,最大的损失源自金融衍生交易的市场风险向法律风险的转化。它显示了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与现代金融衍生交易的市场规则、法律规则之间的碰撞。中航油事件与中信泰富事件所揭示出的这一风险转化过程,为观察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物销售风险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物销售法中的“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销售合同当事人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卖方交付的货物遭受损坏、灭失的风险。关于风险转移的法律制度表明了特定交易条件下风险自卖方转移至买方的准确的时间和地点 ,使我们能通过确定货物损失原因、性质 ,决定由哪一方承担风险损失责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可以通过引用诸如Incoterms中的贸易术语在销售合同中规定风险转移界限 ,公约还提出 5种补充性的风险转移模式。公约还规定了卖方违约时仍应承担风险事故造成的货物损失责任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是最精妙的国际结算融资工具之一,在信用证机制下银行信用代替了传统的商业信用,不仅保障卖方获得便捷确信的付款,而且合理地分配了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信用证交易实质上是单据交易,只要受益人提交了与信用证表面严格相符的单据,银行就应当支付信用证下的款项,但这一切都以买卖双方的诚实守信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功能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内幕交易中,内幕人的交易行为和公司内部信息不公开实际上有不同的受害者。内幕交易行为和投资者损失之间通常没有因果关系,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来自市场信息风险。如果法律在技术上允许因果关系推定以便利民事诉讼,就应当限制内幕交易人的赔偿责任,没有理由将投资者的市场决策风险转嫁给事后被发现的内幕交易者。受调查能力等限制,民事诉讼在协助执法、威慑内幕交易方面的功能是极其有限的。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公共尤其是行政执法是更有效率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袁伟林 《法制与社会》2010,(18):131-132
2009年下半年,增城市人民检察院开始探索建立岗位风险防范机制,将内部预防工作前移,这是一种机制创新。本文指出应通过查找各岗位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制定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并抓好督促落实,有效地预防违法违纪和事故。  相似文献   

16.
交易安全是物权法(乃至整个民法)的基本原则,但这实际上蕴含了大量的谬误。交易安全理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但物权法的目的论论证并未提供保护善意第三人和放弃原权利人的社会福利增损对比,逻辑缺陷明显;二是物权法出于保护交易安全设定了一系列强制性规范(包括物权变动、物权法定以及一物一权),但这忽视了交易安全的个体性特质:交易安全达到何种水准,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交易安全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自主衡量,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足以自发调控大部分交易风险。传统物权法希望对交易安全提供强制性的统一保护,这必然带来低效以及对市场和交易的不当干预。交易安全不是物权法的核心价值,它只是促进交易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尤树英 《法制与经济》2009,(22):109-111,115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显著加强,并购交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重组、收购的谈判一浪高过一浪。本文将就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诱因等问题作初步探讨,具体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类型,提出规避和减少并购财务风险的措施,以保证并购交易的成功及实现并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网上证券交易是通过互联网参与证券交易的一种模式,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风险极大影响证券交易的进行,这些风险的承担需要立法进行妥善分配。不过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合理的规定,而学界中存在公平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但这两种学说均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实质公平地分配网上证券交易技术风险的承担。本文认为法律应当规定委托合同包含网络券商承担更多技术风险,设置实质公平的风险承担规则,以促进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显著加强,并购交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重组、收购的谈判一浪高过一浪。本文将就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诱因等问题作初步探讨,具体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类型,提出规避和减少并购财务风险的措施,以保证并购交易的成功及实现并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专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专利权人在许可他人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专利交易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专利权转让后,尤其是经过多次交易后,可能会对交易双方和专利交易的相关人产生不利影响.专利交易的潜在风险将降低专利交易的热络性.通过落实诚实信用原则和将专利交易所涉及权利约束的内容公示化,可降低专利交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