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象”和“像”的用法本来区分得很清楚 ,但在公文处理中常见有错误出现 ,一般是该用“像”的地方误用为“象”了。象大体上有六义。一是指动物大象 ,词有小象、象鼻山、象棋等。二是作形象、样子解 ,词有景象、天象、气象、印象、包罗万象等。三是作仿效、摹拟解 ,词有象形、象声等。四是作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解 ,词有他象他哥、象……一样、相象等。五是作好象解 ,如天好象要下雨了等。六是作比如、如解 ,象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等。  像专指人像。与此有关的词如像片、照像、像册、画像、伟人像等。这里…  相似文献   

2.
魏艳伶 《求索》2011,(11):225-227
在现代汉语的量词中,有些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反复出现的表次数义的动量词,包括“次、遍、回、趟、下、道、度、顿、番、遭”等。这些表次数义的动量词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有着各自的使用场合和使用特点,弄清这些动量词的用法对母语学习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均有重要价值。“度”和“次”这两个动量词表次数义时有些场合两者可以通用,有些场合则不行。本文试对“度”和“次”语法和语用两方面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以求对探究表次数义动量词的用法规律。  相似文献   

3.
根据音近、用法近的特点把“恶”、“安”、“焉”三个疑问代词放到一起考察它们的使用条件,通过对它们各种用法的描写分析,判断出“恶、安、焉”应该标记的是同一个词,是一个词的三种不同书写形式.  相似文献   

4.
“启示”录     
“启示”录。非《启示录》。 它说的是“启示”与“启事”的用法,现在许多人搞不清楚。看到不少传媒将“启事”写成“启示”,真的令人扼腕汗颜。  相似文献   

5.
疑问代词“什么”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否定用法有两种:一是用反问句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具体格式有“V/A+什么”、“V+什么+P”、“X+什么+X”;二是“什么+P(名词)”、“什么+VP”句式表否定意义.研究表明,感叹句中“什么”用来表示否定意义的不是否定句,而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肯定式结构来表示否定的意义.这种用法是“什么”在感叹句中的主要用法之一.感叹句中反问句形式的大量出现也表明“什么”由最初的表疑问向感叹转移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晋语几个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邢向东内蒙古晋语的趋向动词,在词目上比北京话多两个,即“起去”和“起开”。此外,“来”、“去”、“上”、“下”、“起”等词的用法,也跟北京话有一定差异。本文主要描写这几个词的引申用法。-、来去1、来。“来”充当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7.
“些”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作不定量词和语气助词两种用法。从两种用法产生的先后顺序以及语法功能、语法意义和语音上的联系来看,不定量词的用法当源于语气助词的用法。这一现象证明了实词可由虚词演化而成。关键词:虚词实词化;不定量词“些”;词气助词“些”;实证  相似文献   

8.
“园”的意思 ,一是指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词如菜园子、花园儿、果园、园艺等 ;二是指供人游览娱乐的场所 ,词有公园、动物园、游乐园、大观园等。“圆”义大致有八 :一为圆周所包围的平面 ,词如圆柱、圆桌、圆台等 ;二为圆周的简称 ,词如圆周率等 ;三为象球的形状 ,词如滚圆滚圆、滴溜圆等 ;四为圆满、周全 ,词如话说得很圆、事做得很圆等 ;五为使圆满、使周全 ,词如圆场、自圆其说等 ;六为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 ,也作元 ,词如十圆 (元 )等 ;七为圆形的货币 ,也作元 ,词如银圆 (元 )、铜圆(元 )等 ;八为姓的一种。比较“园”和“圆”…  相似文献   

9.
《新疆人大》2013,(7):47-47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不过,姜既然有药理作用,就应该注意它的一些用法和禁忌,以下“五不”是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史学界视“中体西用”为晚清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一般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词出于洋务派著名代表张之洞。他在1898年5月写成的《劝学篇》和1899年的一篇奏议——《两湖、经心两书院改照学堂章程片》中明确  相似文献   

11.
《诗经》在词语运用方面,灵活多变。一词多义、多用法的现象,比比皆是。“维”字更为突出。本文试就“维”的含义、词性、用法作以下分析:一、动词,作“系”、“拴”讲,后面常接代 词。例如: (1)“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絷之维之,以永今夕。” ——《小雅·白驹》 (2)“汎汎杨舟,绋(纟丽)维之。” ——《小雅·采菽》 朱熹《诗集传》:“絷,绊其足,维,系其靷也。”又:绋,綷也。(纟丽)、维,皆系也。” 动词“维”还可作“维持”、“维系”、“护持”讲。例如:  相似文献   

12.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表示数目“一”的数词有两个——it和deu′。本文准备探讨布依语数词?it~7和deu~1的用法特点,同时通过它们与同语族和汉语异同的简略比较,表现布依语数词“一”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娟 《前沿》2013,(16):134-135
有一些原本是中国的词语传到日本国,近代又以崭新的面貌被一些中国留学生、或政府官员等带回中国。有的学者把这类词称之为“回归词”。本文谨以“保守”一词为例,按照其往返的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小康”“、国是”“、革命”三个词在政治课中很常见,但这三个词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考查其来源,现整理如下: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小康”一词,我国古代有三种解释:一、早在西周时“小康”一词既已出现。《诗经》上《大雅·  相似文献   

15.
文言虚词“何”的用法,新版《词源》是这样说的:“一、代词。1、什么。2、谁。3、哪里。二、副词。多么。”除代词和副词两种用法外,我们发现作语助词也是“何”的一种主要用法。查《助字辨略》(清、刘淇),发现有“夫何,发语辞也”的说法。并且,闻一多、余冠英两先生及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学作品选本甚至有“何,语助,今字作啊”(闻一多语)之类的注解。这表明,“何”字的语助词用法早已引起了前辈们的注  相似文献   

16.
“能人”是近几年来使用频率极高的词,似乎非“能人”,经济就不能搞活,企业就不能盈利,但这又是一个很少有人下过准确定义的词。的确,“能人”一词极难定义。它所涵概的事物中,真可谓鱼龙混杂,好坏参半。在社会意识中,它既令某些人羡慕不已,又使一些人大不喜欢。“能人”一词既可指能量大、来头大、赢得起输得起的强人,又可指能干能捞,有才缺德,敢于胡来胡闹甚至作奸犯科之类的小人、坏人。  相似文献   

17.
读者文摘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海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引用小说《三国演义》卷首的“词曰”。这首词的作者并非少说作者罗贯中,而是四川省新都县的明代状元杨升庵(杨慎,字用修,号升庵)。 杨升庵的词怎么会在《三国演义》的开头?原来,这种现象是《三国演义》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罗贯中写成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最初只是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在街头、巷尾、车站、商店,我们总能看见一些无所事事的小青年,他们敝开的衣领里,吊着个明晃晃的十字架,或者穿着夺人眼目的宽襟肥裤,一出口就是令人生厌的粗言蛮语,三三两两地出出入入。这一帮人被人们称为“罗汉”。可是,“罗汉”一词的本义不是这样,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罗汉”一词原来是佛教中对有道行者的一种称呼。佛教的教义认为:人想要成为一个超脱的佛,要经过三个阶段:自觉(即罗汉)——觉他(即菩萨)——觉行圆满(即佛)。  相似文献   

19.
“暂时”和“临时”都具有副词兼区别词的功能,作副词时,“暂时”和“临时”都是表示短时间的时间副词,有时可以互换,例如:(1)临时借用一下,明天就还。(2)暂时借用一下,明天就还。但有时却不能互换,例如:(3)临时抱佛脚。*暂时抱佛脚。(4)人多船少,他没法子临时给我们赶造出一只船来《老舍自传》。*人多船少,他没法子暂时给我们赶造出一只船来。可见,“暂时”和“临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文仅就“暂时”和“临时”作副词的用法,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上考察这两个词的差异。一“暂时”和“临时”的句法分布(一)“暂时”和“临时”在状语位置…  相似文献   

20.
认知模式的差异对“上”“下”二词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下”二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对称使用格局和具体用法的差异可以从认知模式的角度来解释。认知模式的差异在“上”“下”二词中体现为认知角度和认知维度的差异,“接触与离析”,“二维”与“三维”使得二词在认知难度上形成差异,“上”的认知难度低于“下”,故使用情况强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