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波 《前沿》2012,(15):173-176
民族音乐学的范式对蒙古族“呼图克沁”这一民间仪式表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在我们已有的研究中,缺少应用民族音乐学的范式来解释“呼图克沁”仪式表演的音乐现象,因而当前面临研究范式的挑战.文章试图以民族音乐学的范式,即以音乐和文化背景的关系理论作为切入点,采用音乐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探讨“呼图克沁”仪式表演中信仰、行为和音声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探讨音乐在仪式中的运用问题的研究范式,以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仪式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而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与民族社会文化过程是分不开的。通过对鸡足山白族平安头祭祀仪式的研究,可以对我们深入探讨仪式过程与其象征意义的建构,民族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更为生动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正祭祀仪式是以信仰超自然力量存在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展演,是内心信仰世界的外在表达,隐含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导致原始宗教因素得以较多保留,祭祀行为较为常见。祭祀仪式是一种地域性文化的"灵魂",内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祭祀仪式的各种器物如同人们生活中的密码,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少数民族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仪式中,巫师以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是巫和巫舞的重要特征。至近世,大部分与传统的民族年节仪式和舞蹈相融合,其表演形式和功能多已发生演变。近现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基本属于原始舞蹈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5.
直村彝族祭祀仪式以多元信仰为基础,以人神交换为祭祀逻辑,以神鬼各司其职为祭祀目的。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通过信仰建立人与自然的平衡、确立人的生存策略和建构社会组织。祭祀仪式的文化阐释主要是仪式背后隐藏的符号、象征和隐喻。社会基础是祭祀仪式产生的根源,是文化表达的载体。文化阐释则深化了社会基础存在的合法性。考量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与文化阐释,能够呈现祭祀仪式的全貌,折射人们生存的社会规则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古代蒙古草原文化中的诚信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明 《前沿》2005,(9):22-24
蒙古族是蒙古草原文化的主要创立者,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自然环境,使这个古老的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同时,蒙古族还以粗犷豪放、诚实守信而远近闻名。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和性格特征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蒙古族创立的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诚信伦理思想,这种诚信伦理观念体现在物质生产过程、生活习俗和政治文化之中。研究和探讨蒙古族的诚信伦理观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呼唤诚信的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仪式之樂,不仅在形态表征上具有综合及动态的特征,亦在人文蕴含中富有多重维度。因此,基于独立艺术门类标准的、以曲目音调文本为主体的音乐分析手段则不足以面对之。面对思想层面的认知模式以及行为层面互动关系构成的仪式音乐生态,应以仪式音乐自身来做研究的范畴。如果说仪式之樂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原在方式,它亦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方式。此樂,正是我们以本土话语折返音乐学本位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礼仪音乐是对蒙古族民俗礼仪音乐、乡俗礼仪音乐、宗俗礼仪音乐的整体性称谓,礼仪与音乐的结合研究旨在基于音乐表现与现实生活的高度吻合性,提取由社交、节庆、宗教等社会活态性文化自然催生的音乐样本,观览少数民族礼仪结构之中的音声景观。对此,本文通过探讨蒙古族礼仪音乐的民族经验杂糅、文化迁移职能以及人神同构隐喻,揭示蒙古族礼仪音乐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互涉内蕴。  相似文献   

9.
仪式与信仰构成了民间宗教现象的两个基本范畴,祭祀仪式是信仰展演的过程,对村落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伍元龙信仰的祭祀仪式的描述,揭示祭祀仪式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对研究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椎牛祭:从历史的记忆到现实的操演--以小茅坡营苗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牛祭是苗族最盛大的祭礼活动.回溯小茅坡营苗族椎牛祭祀仪式的变迁,表达此仪式在其生存中的重要意义.21世纪该仪式在小茅坡营村的重新操演,表明了民族文化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孕育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许多农耕民族都曾存在过的农业祭祀。作为古老的原始宗教祭仪,它寄寓着农业民族的许多观念和信仰,在农耕社会中经历着传承和蜕变的历史演进过程,近代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还有遗存。透过“孕育仪式”的文化表象,我们依稀看到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把握自然规律过程中所走过的一段曲折而漫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董国文 《前沿》2010,(20):155-159
文章是对《关雎》诗旨解说的另外一种探讨,这种探讨并不是要否定其他,而是一种尝试。在从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民族民俗学资料相互印证的基础上,通过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与贵州田野资料作比照考察,认为《诗经.关雎》是在祭祀女神的仪式上演唱的,是对女始祖的崇拜,但同时它也是一首民间情歌,以民间情歌的形式传唱。  相似文献   

13.
傣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核心的稻作民族。围绕稻作农业的祭祀是傣族各个村寨常见的文化事项,在傣族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傣民族为了获得稻谷丰收,适应稻作农业的周期性特征及对节令、历法的需要,产生了对应于农事生产各个阶段、环节的神灵祭祀活动,并呈现链式或阶段性分布,进而形成农耕祭祀链。与各个阶段相对应的祭祀活动侧重点各自不同,体现着祭祀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兴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182-185
尧舜祭祀是实现民族认同的一种方式,包含血缘认同、民族文化认同两层含义.古代尧舜祭祀的实质是统治阶级通过民族认同来达到政治认同,以维护其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多重意义的祭祀空间--以西藏桑耶寺仪式表演为例郭净宗教祭祀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场所,这个场所不仅是庭院或广场,也是一个融入了历史、文化和心理等内容的象征空间。各种因素在其中相互交织,赋予总体框架以多重的意义。表演者和朝圣者在此空间里穿行,仪式和表演在此空...  相似文献   

16.
瑶族社会组织研究领域中,寨老制研究是一个应用性很强且具理论指导意义的课题.阿科瑶族村落社会的整体运营及整合所赖以进行的社会单位是大小不同的父系家族,基本单位是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并以此为基础产生村落内部的权威群体--寨老.从寨老群体权力核心的构成,可以看出其与家族规模及经济实力的密切关系.寨老群体权威的确立、展开和延续却很大程度依赖村庙祭祀提供的仪式展演空间.寨老权威的传统建构形态是瑶族人民自主管理社会乃至文化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7.
王雨 《传承》2010,(15):163-165
仪式与信仰构成了民间宗教现象的两个基本范畴,祭祀仪式是信仰展演的过程,对村落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伍元龙信仰的祭祀仪式的描述,揭示祭祀仪式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对研究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突出一个重点,抓好民族宗教工作 鄂前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全旗总人口73285人,有8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22490人,占全旗人口的30.6%,其他回、满、苗族共99人。境内有天主教、佛教两种教派,信教群众13491人,分布于全旗9个苏木乡镇。要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维护正常宗教活动、增进民族团结、实现小康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为主,认真贯彻《民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音乐人类学的学理方法,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拟从"仪式还原"的学理观对苗族仪式形态进行学术论证,从音乐本体出发,对仪式中的"形式"与"内容"进行研究,以阐释苗族社会功能性礼俗活动中所存在的音声,使之与"音乐"的概念加以区分、比较,阐释音乐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与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丽江纳西族社会历史上的殉情死亡仪式为例,分析殉情习俗的发生之因和后续之因,神话与习俗、习俗中的仪式的关系,并尝试运用人类学通过仪式理论及象征理论等探讨仪式过程的深层含义,以解析纳西民族的心理及思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