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但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注主要停留在社会层面,而它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常常被忽略.实现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要循人性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理论基础,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提高人的素质 ,满足人的需要 ,弘扬人的主体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丽艳 《传承》2008,(22):42-43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但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注主要停留在社会层面,而它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常常被忽略。实现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要循人性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理论基础,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社会需要还是个人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进行统治和管理的工具,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人的一种生存和活动尤其是把握精神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则源于个人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应该是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于个人的现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要坚持主导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二者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自觉地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展开,才能出实效,并有力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王金情 《前沿》2013,(20):49-51
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活动,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人的需要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维度,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引导人的需要发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的内在基础.人的需要的发展具有盲目性需要加以引导.要正确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以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如何加强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只有读懂人的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重要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谋求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统一的过程.所以,需求契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生成根源.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讲党性和讲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复归:现实的个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和全面自由发展。具体表现在现实的个人既是启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还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源泉,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路线是回归"现实的个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主义走的是一条实践路线。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既启发和推动于实践,又回归运用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黎海燕 《理论月刊》2008,(6):179-181
通识教育与闲暇教育都秉承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传统,二者在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即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一直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因此,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角度出发,通识教育、闲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通识性与闲暇性应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思想性是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应准确分析教育对象的个人价值认知与国家、军队的核心价值要求之间差距,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融于知识性、科学性之中,贯穿于对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之中.  相似文献   

11.
罗昊宇 《求索》2013,(5):217-219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终极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与思政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十分契合的。本文通过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结合当代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状况.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和人文关怀现状出发.以期对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波 《传承》2009,(10):50-5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二者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自觉地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展开,才能出实效,并有力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作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方式方法陈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社会哲学范式到人学范式的转换催生了包括研究对象论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全面自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二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应以"二个对象"为中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史学、管理学是原理不能承载的.要加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并补充进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法在人学研究范式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沈廷川 《前沿》2007,(7):115-117
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已不能很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因此,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探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认为,促进人的健康素质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基础,促进人的思想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标,依靠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主要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综合与优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经典论断,实现了人们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的观念革命,真正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个经典论断意蕴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观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性上"、"历史的进程中"、"社会生活中"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具体地、发展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17.
来宁  王金伟 《前沿》2013,(11):44-46
人文精神作为信仰重建的价值诉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民族精神的塑造。近年来高校存在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相同都强调对人的关注,并且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向大学生传授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以及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对如何有效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了几种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朱永兵  田维亮 《传承》2012,(8):54-55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辩证统一的,探讨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之为自由个体有效连接的关节点之根本,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主体性对待和圆融理解之实质所在.在人本文化视阈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与反思,找寻迷失的人,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体性建构,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归幸福本真,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内在要求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并由此产生的幸福之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础的。人的生命的存在、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离开了人的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抽象的东西,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因此,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