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钟鸣 《新民周刊》2012,(16):91-91
"超越与反观:邱启敬(2006-2011)艺术展"由上海美术馆推出,虽然是一次回顾,但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他近年来跨门类跨题材的创作现状,雕塑与雕刻是主要手段,但作品的呈现却极具现代精神。其中青花和田玉系列是新尝试的,却直溯中国古典人文传统,在  相似文献   

2.
姚谦 《新民周刊》2012,(6):84-84
这座居所没有现代化设备,没有电视机,没有计算机,甚至方圆数里没有娱乐场所。周围住的都是乡民,他和他们在这里安静地居住。他在这里创作,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得到大自然的滋养与安慰。  相似文献   

3.
琦华 《新民周刊》2012,(2):86-86
对姜宝林这位画家,读者可能知之不多,这与他个人很少来上海活动有关。所以这次他来上海美术馆办展,而且是从北京、宁波、杭州等城市一路转辗而来,但民众的关注度还不那么高。其实,此次展览是很值得一看,它全面展示了姜宝林50年来艺术生涯的成果与个人风骨。展出的作品有112件,以姜宝林近年创作的"走进千年香榧林"为主线,同时展出...  相似文献   

4.
凌寒独自开     
管继平 《新民周刊》2012,(17):89-89
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一鱼,无不记录着他对生活的悉心观照与体味,无不体现出一种浓郁的人文情怀。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吴颐人的艺术世界——2012吴颐人作品展",在五一期间,假座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展馆拿出三个展厅来展示吴颐人的书画、  相似文献   

5.
三件装置:"金砖"、黑玻璃和画家在艺术圈里,应天齐被认为是个很会"来事的人"。这个词决无贬义,而是指他不断地借助各种艺术语言来阐述灵感与想法,顶多就是变换频率较高而已。从表面上看,他从来就不安分守己,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他拿起画笔那天起,就立  相似文献   

6.
洛勇 《新民周刊》2012,(41):83-83
《方化书法——王岳川书法展》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一楼展览大厅举行,王岳川是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西方文艺理论、当代文化批评和文化战略的研究和教学。同时长期从事书法创作和书法教学工作,以思集识,以识带笔,最终形成了他学者型的书风,他的书法也是"文化书法"的有力诠释。  相似文献   

7.
谷子 《新民周刊》2012,(49):91-91
《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于12月15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七楼开幕了,这个来中国大陆的首次展览将延续至明年的3月15日。法国蓬皮杜中心藏有6000余位艺术家创作的近8万件作品,居世界现当代艺术品收藏首列,围绕超现实主义先锋派的藏品是蓬皮杜馆藏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永林 《新民周刊》2012,(40):89-89
目前,著名文博专家、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创作四十余载的一批油画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展览将"视觉意象"为主题,按表现内容分为:古风气象、雪域意象、自然诗象、风荷华象、城市心象、青春肖像、视觉艺象  相似文献   

9.
汪涤 《新民周刊》2012,(9):89-89
刚刚在文汇报"上海文化新人"榜单上看到邵仄炯的名字,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提到美术新人,人们往往会想到使用各种新媒体至少是各种西方艺术媒介进行的创作,以符合"新人"的表情与文化界定。所以"新人"邵仄炯则在这些新人中显得有些另类,因为他从事的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10.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5,(21):69-72
他将油画作品归入"东韵"卷;而把国画作品编至"西语"册,由此,东韵,西语,毋宁说是形式上的对比,不如说是心灵上的碰撞。因此也就跨越了画材、媒介,跨越了画种、题目,表现出黄阿忠作为东方艺术家一生孜孜以求的丹青美梦。提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黄阿忠,绘画圈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如姜建忠所说的那样:"阿忠南人北相,好交友,铁嘴,善斗笑,喜热闹,爱围棋,通书画,烟瘾大,五音稍逊,然擅喝酒。且尚有酒胆,常常为了朋友先把自己放倒,然后露出可爱的一面。"当然,黄阿忠的可爱,不仅是在生活中有着艺术家强烈的个性与天真,同时,他那中西交融、诗意盎然的油画、国画作品,也无不透着可爱、纯真与美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的传统与象征主义重暗示的要求很近似。这为象征主义在中国产生影响提供了良好契机。在中国新文学产生之前,象征主义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但中国第一位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却是在象征主义的发源地巴黎,由阅读波德莱尔、魏尔伦而开始其创作的。在新诗创作的道路上,戴望舒的特点是"成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敏感细腻的创作个性和温婉抒情的诗歌风格上,更体现在他对于中西艺术相结合的积极态度上。他在比较准确地理解西方象征主义的同时,又能够充分考虑到中国本土诗歌的传统,采两家之长,以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为中国新诗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洛永 《新民周刊》2012,(26):89-89
"海上因缘——饶宗颐教授上海书画展"上周在上海美术馆开幕,这次书画展跟在北京个展之后,共展出饶宗颐创作的山水风情、花鸟走兽及金石书法楹联等120幅作品。开幕式当天场面宏大,冠盖如云,贺电、剪彩、清赏,极海上艺苑一时之盛。此书画展是饶宗颐先生一生书画艺术的大检阅,对香港回归十五周年也是应个景,接下来他又去了杭州西湖边上...  相似文献   

13.
王晓涓 《新民周刊》2012,(47):78-81
法国画家高更在1897年创作了他的巅峰之作,名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全世界的哲学家都一直热衷的发问。这些发问也时常困扰着我。家是港湾,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个人的情感可以折射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岁月更迭,我们家庭中旧的物件已经不多见,而当今的家庭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对传统家...  相似文献   

14.
谷崎润一郎在其首次中国之行后,创作了大量描述中国形象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因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来的形象,谷崎以"我"的身份来注视和描述中国的同时,中国也传递了谷崎这个言说者以及书写者的某种意识形态和浓郁的东方主义情绪。文章通过采用形象学和东方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谷崎笔下美食、美景和美女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邓毓珂 《法国研究》2002,(2):192-198
在十九世纪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列 ,有三个堪称“不世之才” ,他们“根据各自的造诣 ,从不同的方向 ,射出同样温熙的光辐 ,普照近代小说的旅程。第一个走出十八世纪 ,充满了十八世纪气息的 ,是故作不同而真正不同的斯汤达……第二个是他同代而稍后的巴尔扎克 ,他摄取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大展览。……有一个年轻人 ,却把斯汤达看了个分文不值。……最大原因是斯汤达文章写得‘坏’。在这一点上 ,巴尔扎克也没有逃过他的贬责。……他叫居斯达夫·福楼拜。”① 福楼拜的出现 ,好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照亮了巴尔扎克去世六…  相似文献   

16.
胡建君 《新民周刊》2012,(25):89-89
青春,是五月的阳光,是"同学少年都不贱"的回忆,承载着生命与希望,寄托着梦想与荣光。曹炜的创作题材正是以青春作为线索,通常用一系列写实的、跳跃的都市青年来反映一种积极乐观的蓬勃精神。画面中的形象都是青春的象征,更是时代的缩影,有一种看得见的气质和风格在里面。这几天,曹炜的个展《青年造像》  相似文献   

17.
杰出的俄语诗人布罗茨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英语散文家。他生前最后一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是他散文创作的集大成者。通过对这部文集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对布罗茨基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风格和特色有更深的认识。诗歌和散文之间早有"散文诗"和"韵律散文"等交叉体裁,而《悲伤与理智》一书的文体更可定义为"诗散文"。布罗茨基曾言茨维塔耶娃的散文"是她的诗歌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有论者也认为布罗茨基的散文同样是他的诗歌之"继续"。事实上,在布罗茨基的创作中,诗和散文这两大体裁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二者间并无分明的主次地位或清晰的从属关系。以《悲伤与理智》一书为代表的布罗茨基散文创作所体现出的鲜明个性,所赢得的巨大成功,表明布罗茨基的散文不仅是其诗歌的"继续",更是一种"发展",甚至已构成一种有其独特风格和自在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小说如何面对荒诞的世界──谈加缪的《局外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小说家而言,他之所以愿意选择一个故事来创作一篇小说,经常是为了通过叙述这个故事来传达一种待定的人生体验;体验作为一种。动理现象,是主体在感觉基础上对切身经历的一种反应,它具有客观性。文学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文学同现实的根本关系,这条规律是不变的,只是各时期作家所采用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并不一样。加缪同样也是通过作品来反映他所看到的世界,更确切地说是他所感受到的世界。我们在这里仅着眼于分析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分析加缨如何通过小说来反映世界,即分析小说反映世界的方式。我们首先看看加缪创作《局外人》…  相似文献   

19.
狄德罗在哲学上是个唯物主义者。他的动的发展观点把自然界当作一个川流不息的演变过程,而且明白地说:“人不是机器”。这说明他总是以组织论来顶替当时盛行的机械论,其哲学思想本身就含有很多辩证因素。而这些辩证因素体现在文学方面就成为他的辩证的创作风格。狄德罗辩证的创作风  相似文献   

20.
尚辉 《新民周刊》2012,(8):89-89
作为正在举行的"上海艺术新人大展"的策展人和参展画家,庞飞山水画在展厅里一目了然地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与品格,他从山石的曲折与水墨的漫漶中呈现出了阔大深远的境界。当下山水画创作以两种形态为主,一是过度强调写生的作用,二是过度强调笔墨的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