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实现对"985工程"的宏观调控.文章从"985工程"建设的院校选择、经费支持、过程控制等政策影响因素入手,分析"985工程"建设中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利与弊,针对所存在问题,提出"985工程"建设中,政府决策的基础是深入了解各高校具体情况;政府决策的关键是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完善政府决策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健全政府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2.
综合采用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基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政策过程,旨在呈现一个基于中国本土化经验的、政治精英主导的、上下联动、多阶层广泛参与的公共决策过程。研究结论认为,基于西方经验的传统精英决策模式在我国文化政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基于政治体系的不同,该模型在解释我国文化政策演化过程中,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此,在与传统精英决策模型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着提出了更符合本土化经验的"政治理想推动的精英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政策制定的三个重要节点:政策议题的提出、决策方案的备选以及政策对社会意见的征求过程中,意见表达与公共决策关联互动,形成"政策协商"。政策协商主体多元,形成代言性表达与象征性表达的合力。共享价值立场、舆论推动效应以及政府回应能力是政策协商得以发生的关键因素。所以,大众传媒可以作为一种社会协商渠道,为我国决策民主化探索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20年中,监管改革聚焦于改善监管质量。作为智慧监管的重要工具之一,"监管影响评价"已成为国际监管决策领域的热门实践和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监管影响评价"的理念,给"监管影响评价"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积极推行"监管影响评价"。"监管影响评价"通过严格地检查一系列可选政策方案的影响和结果,给决策者提供是否和如何监管而达致公共政策目标的关键信息,试图在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同时设计出最正确的政策方案。"监管影响评价"实践背后有四种理论逻辑:授权、民主治理、理性决策和象征性政治。"监管影响评价"是循证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于推进我国监管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在决策方案选择上坚持理性导向,将"监管影响评价"内化为政策决策流程,增强决策部门间协同决策的能力及决策人员科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蹲在机关大院下文件作指示的少了,深入基层群众调查研究的多了。但仍有不少"调研失真"的情况,亟需引起各级重视、思考。有些习惯事前发通知、打招呼,结果人还没下去,基层已忙作一团。有些车马未行,调子先定,主观色彩浓厚。有些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些热衷看亮点听特色,哪里有先进典型就往哪里奔,抢摘"桃子",往脸上贴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调研失真变味,不仅采不到真民意,决策不接地气,还增加基层负担,引发群众反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形象。要  相似文献   

6.
科学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元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科学的理据支撑。但时至今日,科学在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使用却未如理想。作为政策制度的基石,如何确保公共政策科学化是世界各地政府改革所面对的一个核心议题。中国的公共决策体系与西方国家决策制度有明显不同,整个决策过程体现了高度的"内输入"性。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科学化面临着易被个人和官僚组织影响、民众政策参与度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加强中国公共政策科学化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环保非政府组织在怒江建坝案中通过"针灸法"--游说关键部门使怒江建坝计划暂缓.目前,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一些工程项目上可以对政府的环境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但它们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事实上,在怒江建坝案后环保非政府组织影响力的增强为政府调整和创新其环境政策决策与监督机制创造了一个良好契机.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环境政策的决策过程可以仿照联合国赋予非政府组织咨商地位的做法,对那些具有相当资质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准许它们制度化地参加到国家环保部门、政府决策机构的决策过程中,享有从旁听、提问到发言不等的资格.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7,(4):131-140
在公共决策过程中,政府能否与媒体、公众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将直接影响政策的质量、政策方案的可接受性和执行效率。基于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决策个案分析发现,在"决定—宣布—辩护"式的公共决策模式下,政府垄断公共决策权力使得决策信息严重不对称,政府、媒体、公众等三方之间的互动缺失,其关系极不平衡,爆发影响面较广的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在事件中,三者之间虽然互动较多但关系仍不平衡,政府略显被动,媒体普遍偏向民意,公众抗争不断。在垃圾处理议题重启后的参与式治理决策模式下,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三方互动关系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政治决策模式初探:构成、优势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决策模式,即执政党创议模式."创"意味着政党在利益聚集的基础上,承担着确定政策问题和一揽子政策备选方案的功能."议"是指政党通过其代表参与议事,即参与政策方案的提议、讨论和选择,从而完成政策方案的合法化过程.具体到政策议程、党政关系和党内决策上,这一模式包含了许多更为具体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在政策代表性、稳定性、持续性和低决策成本上具有优势,但是在公众的参与程度、规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上还是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五反"运动。总起来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开展"五反"运动的决策是正确的。"五反"政策执行是贯彻"五反"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五反"政策在上海执行的结果,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机械执行、野蛮执行和扩大范围执行等偏差。之所以出现上述误区,是因为存在着主观阻碍因素和体制弊端的影响。从公共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总结"五反"政策在上海执行的经验教训,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对于促进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全社会共识。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有些地方干部还存在观念和认识误区,出现了"左顾右盼"、"盲目大干"甚至"投机取巧"的现象,比如:"行动太快怕吃亏"。在关停污染企业、推进产业转型过程中,不少地方瞻前顾后、首鼠两端。不是政府拿不出钱,也不是认识不够深刻,甚至不是问题阻力大,而是像一些干部所说,目前政策不明朗,"行动太快了怕吃亏"。  相似文献   

12.
史策 《行政论坛》2007,(5):49-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着决策民主的规定还不够健全,有些决策制度尚不合理,监督和责任制尚未完全到位,利益协调有时乏力等机制性障碍。突破这些障碍,主要在于明确规定政府决策的任务权限,综合论证、反向论证与逆向否决并重,重大决策实行三次公示,加强内外部对公共决策的制衡监督,遵循现代决策的基本程序等。  相似文献   

13.
正以法治化途径让决策权"入笼"《人民日报》2014年7月23日刊登马怀德的文章指出,实践中,随意决策、错误决策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因违法决策而导致国家利益、群众利益受损等情况时有耳闻,有些重大决策还常潜藏贪腐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决策权限和程序,把决策权有效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当前,我国尚无规范重大决策行为的统一法律法规。即使个别地方制定了部分重大决策程序规定,也存在地域不平衡、制度缺乏操作性、制度不落实等问题。不久前,  相似文献   

14.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针对当下有些医学类高职院校轻视"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现象,论述了"形势与政策"课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从新时期党更加重视"形势与政策"课;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职业道德素养和医学技能共同提高;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几个方面讲述"形势与政策"课在医学类高职院校课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政策反馈是政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但在我国的各级决策部门中,由于理论上对政策反馈的研究不够和实践上反馈信息的失真或掺假造成的决策失误,常常困扰着各级领导干部。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政策反馈独立出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8,(2):80-87
政府决策过程是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主要议题,借鉴心理学的认知动力理论,以及组织行为学的注意力基础观,整理分析2008—2015年中央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注意力的变化情况,结合环保领域中央政府财政投入预算与决算情况,探讨政府环保政策动机与实际政策行为,重点测量中央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注意力的变化情况,建构"注意力-动机-行为"的理论框架,从政策理念、政策动机与政策行为的关系出发,阐释政府决策是一个始于政策理念、政策理念形成政策动机、政策动机指导政策行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决策是破解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容易出问题并难以追究责任的活动。当下频频发生的政府决策失误已成为"不落腰包的腐败",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与沉重代价。因此,如何开展决策问责和纠错,已成为当前中国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当前的行政决策责任追究,面临追责依据不充分、责任认定不明确、追责主题较单一、追责对象难确定等方面的现实困境。治理行政决策失误,需要重构决策问责"防火墙":明晰决策权力关系是前提、加快程序立法是保障、完善政策评估是关键、强化"人大"问责是重点等一系列的策略回应。  相似文献   

18.
吸纳何种主体参与公共决策是政府决策者面对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难题。那些因政策而"受益"或"牺牲"的利害相关者应当成为重要的政策参与者。由于利害关系的不同,现实政策领域中存在无明显利害相关者、单一利害相关者、力量不均等多元利害相关者以及力量均等多元利害相关者等多种类型。利害相关者在政策议程设置、方案选择、实施与评估阶段应当扮演不同的参与角色。鉴于吸纳利害相关者参与决策的重要性,政府部门需要从理念转变、制度建设与社会培育三个方面促进利害相关者参与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9.
政策环评作为一项决策辅助制度,与决策模式关系密切.具体而言,决策目标属性决定了政策环评的难度,决策主体属性决定了政策环评的深度,决策过程属性则决定了政策环评应采用的方法.文章从决策目标、决策者、决策原则等几个方面分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模型,认为完全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渐进模型和精英理论较为符合我国的决策实践.基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推导出我国政策环评的一般程序,包含了事前评价、中期评价和事后评价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政策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集中讨论了政策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问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1)政策决策的系统及机构存有缺陷;(2)政策决策的程序环节仍不严谨;(3)政策决策的方法手段需要创新;(4)政策决策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1)尽快树立现代决策观念,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决策环境;(2)全面加强政策研究机构建设,逐步完善政策决策体制;(3)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不断创新现代化的决策方式;(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努力将政策决策纳入法制轨道;(5)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决策者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