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外流动,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家庭支持功能弱化、社区支持资源匮乏、基层政府支持能力不足、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缺位的局面。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重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需要结合各地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整合社区、家庭、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各界的力量,共同构建社会福利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2.
于滨  郭庆 《瞭望》2003,(48)
目前,“我国贫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启动。其中,“农村医疗救助”率先出笼,政府将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基本成型,政府酝酿从城市中最困难的人员探索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3.
陈云 《理论探索》2015,(2):94-98
城市新贫困治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体系日臻完善。但也存在治理主体单一且有缺位现象、治理理念狭隘滞后、治理内容简单且形式单一等问题。城市贫困治理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家庭—社区—社会机构—政府协同负担的全面治理体系,促进中西方慈善伦理的有机结合以及构建城市贫困测量的指标体系,全面落实分类救助。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作用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其推进农村系统治理的作用路径有:提升基层政府的农村社会动员能力,促生农民的公共事务参与诉求,重建农村社区的联系和组织,增进农村社会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推进农村依法治理的作用路径有:增强农村法制教育的实效,便利农村基层法治的监督;推进农村源头治理的作用路径有:实现农村的网格化管理,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助力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推进农村综合治理的作用路径有:更新农民的价值道德观念,再造农村的社会舆论场。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群文化组织作为农村社区文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联结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独具特点和优势。在繁荣农村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重要地位与作用。解决目前农村社群文化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内部的组织建设和优化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入手,发挥农村社群文化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商品化""世俗化"日益成为主要支配机制的农村,一股新生力量在乡村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引人注目,即由农民自下而上成立的乡村草根组织。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的实践表明,乡村草根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既依赖于乡村社会的需求强度、资源存量,也依赖于外界环境的友好程度和资源输入程度。依据资源来源的不同,可以将乡村草根组织的发展分为社会选择、市场选择、政府选择三种模式,乡村草根组织必须清晰判断自身的资源禀赋,努力聚合社会资源,积极善用政府资源,充分发掘市场资源,方能实现自身的培育和生成。  相似文献   

7.
李许桂 《学理论》2012,(23):9-10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的经济更是落后,相比其他地区而言社会救助在西藏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完善西藏农村社会救助的措施有:发挥政府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管理体系;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实施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8)
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长远目标。南京市浦口区在城市化建设中积极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努力创新社区自治模式,调动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自治。在下一步建设中建议通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区居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培育引导居民参与意识三方面努力使浦口区社区自治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始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民生存权的最后一层安全网,因而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的特殊意义.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制度有:五保供养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救灾救助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实施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农村社会救助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农村社会救助的不足,能够起到补充资金提高效率和满足多样性的作用.在农村社会救助过程中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的路径在于:构建共同的治理空间,形成组织上的互补和探索科学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5)
农村留守女童性侵害形势严峻,性侵害折射出家庭监护和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善,社区照顾不足,社会风气不良和政府保护不力。留守女童性侵害的预防,需要提升家庭的监护和教育能力,改善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发挥社区的照顾功能,引入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加强政府对女童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鹏 《理论导刊》2020,(3):100-107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发挥兜底作用,是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选择。瞄准机制在社会救助实践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面对治理诉求提升、情境复杂变迁以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多重现实逻辑,理念滞后、识别体系与救助项目单一、缺乏生命历程周期视角以及风险管理应对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社会救助兜底功能的有效发挥。针对2020年后扶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和城市反贫困的新任务、新要求,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应从理念多元包容、加强风险管理、完善救助项目与识别体系以及提升规范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制度转型和治理体系优化。  相似文献   

12.
汪泳 《理论探讨》2020,(4):63-68
在我国家庭既是实现个体"老有所养"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支撑性基层组织。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社会资本衰退,老人及家庭照料者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政府应秉持家庭整体型与老人个体型支持并重、普惠型与特殊救济型支持共生、制度型与服务型支持协同的行动逻辑。通过普惠性、兜底性支持,资源开发型支持,组织型支持及文化引领型支持等策略,为家庭构建具有强支撑的社会网络节点;推动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培育社区尊老风气。使家庭借助社会资本的扩张,提升养老功能,促进家庭照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入手,结合实际调查中的几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脆弱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断裂的基本情况,提出从国家与政府层面、社区层面、组织层面及家庭层面挖掘其支持能力的同时,促进各个层面的社会支持的相互配合及有限的救助资源的合理流动,从而弥合脆弱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实现对脆弱儿童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辉 《学理论》2009,(11):77-78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案访谈,分析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发现:政府、社会、学校正式性的社会支持主要对贫困大学生以经济上的支持,但支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案主的压力。父母家庭这种非正式性支持也主要在经济方面给案主以支持,社会情感性支持较弱。而给于贫困大学生情感性支持的主要是同乡、老同学老朋友、现在的同学尤其是舍友。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着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忽视情感性支持社会支持的负面影响,不同网络缺乏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5.
农民组织化: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区发展对于实现我国整体发展目标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前的农村社区发展,受限于社区内部的物质基础、社区秩序、发展目标和居民参与意愿等,农民组织化则是解决农村社区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根本途径.为使农民组织化能应对来自社区内部的挑战以推动社区发展,需要营造有利于农民组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发展具有非经济功能的农民组织,同时建立组织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是以蒲州镇农民协会为组织载体、跨越永济市蒲州镇和韩阳镇两大镇级行政区的融科技服务、文化娱乐、学习讨论、企业运营、公益事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社区"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新的制度创新,代表未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的发展方向。其特点:一是蒲韩镇农业协会是综合社区性合作组织而不是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二是经济合作与公共服务为组织的两大发展主线;三是自下而上与政府支持相结合。蒲韩乡村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农民的需求、乡村精英的引导和良性的组织发展模式及利益激励机制;其发展的外在动力是:市场推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非营利组织的扶持与推动。但蒲韩乡村社区发展仍然面临着困境和问题:即政策支持乏力和法律地位缺失,组织制度困境,与农村两委及地方政府关系困境,综合性组织的管理模式和风险承担困境。"综合性乡村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取向:国家政策法规支持和组织性质认定,完善制度建设,实现良性发展,明确协会组织与农村两委及地方政府的关系,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社会支持网缺失与城市农民工的生存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这是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能力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的重要原因,也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要促进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进而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功能补位和组织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社区一般是以自然村落作为划分依据的。村是农村最基层的社区单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营体制和产权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经济改革,必然给农村社区组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农村社区的组织创新,发挥组织的应有功能,为建设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就成为新时期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社区组织的功能缺位,合理划分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合作经济这三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环保"社区自治"还面临一些障碍性因素,来自社区外部的因素有社区管理权限的不足、政府管理的"错位"、环境信息的缺失、环保资金的缺乏等,来自社区内部的因素有村民环境意识的低下、社区人际关系状况的不佳等。为此,应从赋予社区必要的管理权限、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公开必要的环境信息、加强资金支持、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推动村庄人际关系发展等六个维度加以应对与解决。  相似文献   

20.
康金红 《学理论》2009,(28):23-24
本文通过研究现行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协商供给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在集体收入较高的农村社区,协商供给模式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而在集体收入较低的农村社区,协商供给模式不容乐观。农村社区居民的合作能力依然是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协商供给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发挥政府或其他组织作为外部干预者的功能,帮助农村社区居民建立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