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构建我国新型的政府和事业单位关系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政府与事业单位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认为只有从政府、社会、企业与市场等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事业单位改革,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草根NGO与政府存在合作与非合作的两种关系。在我国,一般认为政府倾向于对草根NGO采取抑制、打压、取缔等多种方式限制其发展。但现实中依然有一些草根NGO与政府具有一定的合作关系。现有文献认为,相互间的信任、资源依赖以及组织功能是影响草根NGO与政府之间的合作的关键。温州"公益圈"草根NGO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对以上因素进行了验证。由此我们发现,相对于组织信任、资源依赖和组织功能,草根NGO负责人与政府部门主管官员的个人人际信任在草根NGO与政府合作中起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呈现出政府、NGO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局面,但囿于"市场–政府"范式,在彼此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中,尚未处理好逐利动机与公益目标的关系,也影响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路径的正确选择。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公私伙伴关系(PPP)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公私合作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契约治理公私合作关系的重点与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在我国有着其独特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对事业单位改革有积极作用。但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促进相关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如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分类问题、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问题、承接主体少问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关配套措施,运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手段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建议是: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培育提供公共服务的多元力量等。  相似文献   

5.
政府改革的成功和政府治理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元因素的支持 ,“非政府领域”的成长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因素之一。“非政府领域”包括非政府组织 (NGO)、家庭及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及市场中介组织等 ;特别是其中作为战后大规模兴起的组织类型的非政府组织 (NGO) ,它对政府改革和政府治理的重要性不但体现在它本身作为公共组织的一种类型所具有的公共管理属性上 ,而且更体现在政府组织和“非政府领域”之间应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上  相似文献   

6.
事业单位是为了公益目的,主要由国家创办并由财政供养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非生产性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历了初步探索、不断深入、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等四个阶段。虽然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但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在当今因社会转型而促使行政发展的环境下,政府转型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李凤琴 《理论探索》2011,(5):117-120
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来解释,政府与NGO的合作存在着高度资源依赖的关系:政府对NGO提供公共服务的依赖,NGO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依赖。实践说明,政府与NGO合作是建立在各自拥有资源相互依赖基础上的有效合作,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政府与NGO关系的良性发展。但在现实中,政府对NGO的公共服务依赖还是很有限的,是一种非对称性的依赖,理想模式应该是平等的相互依赖关系,即政府与NGO都基于公共服务的目标,相互依赖对方的资源,满足服务接受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期内,党的基层组织出现了组织结构、功能体系弱化现象,这对我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运用西方新近兴起的治理理论,对义乌"市场党建"模式作一深入剖析,可对新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与组织创新作出有益的探索.在义乌,政府放权为政府与经商户间"合作治理"模式的开展释放了制度空间,但目前经商户群体还无法承担起政府合作治理伙伴的角色.义乌市场党组织在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运行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关系与纽带作用,有效助力"合作治理"解困.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中,行政类事业单位面临"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即在"两个不突破"的约束性条件下,实现"行政职能回归"的艰巨挑战。但是,在"两个不突破"的约束性条件下,行政类事业单位不能完全实现"行政职能回归";即使放宽"两个不突破"的约束性条件,某些法律、法规授权或者法律、法规委托的行政类事业单位,也不能以行政机构的方式回归。行政类事业单位既然长期存在,又符合"分散化公共治理"的趋势,不如重新界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法人类型下涵盖行政类事业单位,通过法定机构或执行机构的方式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实现政府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的相对分离与相互制约,是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一个值得考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7,(1):68-72
逆向合同外包是政府将已经外包出去的公共服务收回并且重新交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近年来,这一现象在国内的实践中屡有发生。从逆向合同外包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国内外逆向合同外包现象研究,并结合实际调研所得,分析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七站八所"的重置现象,以期为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反思提供一种新视角,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政府的全方位管理及对市场认识的缺乏,事业单位的改革出现了严重滞后于其他领域改革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与政府关系界定不清,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方面。为了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明确其改革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在“市场导向”的前提下,政府为创造和优化这些条件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和谐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互动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谐治理是政府依法行政与公民依法自治的有机统一.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形成新型合作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机制,既是推进政府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因.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和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互动机制是当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与和谐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化”取向,指公共服务提供,更多地依靠社会、更少地依靠政府“。社会化”仍然是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取向,但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化”取向有其特殊的规定性,以政府正确履行其维护社会公平责任为前提。公共服务提供强化政府责任,指强化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主导安排者的责任,体现公平优先的价值导向;强调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指基本公共服务中准公共服务生产,引入社会力量,打破行政垄断,以竞争倒逼事业单位改革,构建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市场,以契约方式提供,体现兼顾效率的价值导向。重新认识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与重建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是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化”取向有效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标和行动指南.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主要呈现了重视厘清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重视扩大事业单位的自主权、重视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重视加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重视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等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发展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切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也还存在着政策制定的系统性较为缺乏、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绩效评估机制不够健全和法治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未来我国应从强化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加强改革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重点推动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清单的建设、健全改革政策的绩效评估机制、重视改革政策的法律保障等方面来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15.
府际管理理论与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合作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群政府间合作困境是困扰城市群一体化的主要问题.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在一体化过程中,政府间合作受到政治绩效竞争、政府"经济人"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府际协调与合作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但是,经济一体化、上级战略和惠民效应等因素又将继续形成动力,客观上要求政府间形成可行的合作机制,破解当前困境以带来城市一体化的共惠共利.运用府际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政治行政体制的特点,提出以构建政务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和信息环境为基础平台的网状政府合作模式,其中特别强调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制约政府的毁约和不合作行为,要求政府间合作项目必须由以"法规、监督、激励"思想为核心的制约制度来保证实施.这种合作机制是解决当前省域内城市群政府间合作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在不实行政治和行政一体化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群公共事务的合作,并且降低不履行契约和不合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5)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营利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西方非营利组织产生于市场、政府失灵,并基于"部门失灵"形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制衡、对抗、合作关系,然而中国非营利组织是部门体制内部派生,其产生与发展依赖于政府。因此,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应沿着强控关系—依赖式合作—竞争式合作的发展路径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回溯、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望 《行政论坛》2009,16(5):25-28
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政府职能是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一条主线.迄今为止的机构改革一直遵循着"带动-量化"的改革模式.未来的政府机构改革应从"带动-量化"发展到"联动-优化",实现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发展第三部门、公务员结构调整、优化政府过程以及中央与地方机构改革的有机联动.  相似文献   

18.
事业单位改革动力现状、原因及动力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动力不足是制约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座谈及文献分析对事业单位改革动力的现状、原因及如何构建事业单位改革动力机制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论是:导致事业单位改革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构建事业单位改革动力机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利益均衡机制.明确改革方向、目标,优化改革环境,理顺政事关系,坚定改革信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长期实行的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如何科学合理地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1997-2014年间中国知网大量文献与主要论著的检索、阅读和分析,梳理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研究的学术演进,总结当前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探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困难和思路,以期对深化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研究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益机构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杨 《行政论坛》2006,(3):14-16
中国的公益机构还不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概念,尚没有形成一类界限分明、管理规范的行为主体,成员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NGO(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组织)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的下属单位等。这类机构目前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公共服务匮乏、水平低;不少领域存在效率低下问题;公益事业的发展模式受意识形态及政治运动影响突出。未来的改革应在注意问题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公益性与管理单位体制相称、财权与事权相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