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罪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二者有着明确的界限。对虚假出资罪不应当仅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而应当从行为侵犯的具体客体着眼进行实质的理解。虚假出资罪主要侵害了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其危害性是现实的,而虚报注册资本罪只是侵害了未来相对债权人的利益,其危害性只是可能的。虚报注册资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没有其他受损失的股东;虚假出资罪的客观方面则必须存在其他受损失的股东,必须具备"欺骗其他出资人"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2.
《刑法修正案(八)》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修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本罪属于具体危险犯,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界限主要在于有没有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本罪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特别规定,发生法条竞合时,应从一重处。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对危害后果持积极追求态度。无证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不能以非法经营罪论处。  相似文献   

3.
徇私枉法罪主体“司法工作人员”的界定应采职责说。“徇私”、“徇情”动机是主观方面构成要件,不包含徇单位、集体之私。利用职务便利是隐含的构成要件。在该罪的三种枉法行为方式中,“明知”是指有确定性的认识,但不一定要有实质性的认识;“有罪的人”的认定应采涉嫌犯罪说,“有罪的人”之外,皆为“无罪的人”;故意轻追诉可以纳入枉法行为范畴,但故意重追诉因不能为徇私枉法行为方式的最大可能含义所覆盖.故按照现行刑法规定.不能构成徇私枉法罪。  相似文献   

4.
尽管各国刑法大多在妨害货币犯罪中对变造货币行为予以规定 ,但是立法模式却各不相同。对其客观要件 ,中外刑法理论均认为是没有货币发行权的人 ,对于真实的货币进行加工 ,使其价值改变的行为 ,但我国尚有“数额较大”之标准。对其主观要件 ,中外刑法均认为只能由故意构成 ,但对本罪是否为目的犯则有不同的看法。此外 ,中外刑法理论对本罪的既遂与未遂标准等 ,亦有不同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刑法典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新增罪名的丢失枪支不报罪,其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在理论上都存在有很大争议.本文就如何理解"丢失"的概念,丢失枪支是否包括枪支被盗、被抢的情况,能否对丢失支不报罪中的"丢失"一词作扩大解释,枪支被盗、被抢而不及时报告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能否构成犯罪,如何理解本罪中的"不及时报告",如何理解本罪的罪过形式等问题,从法理上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侵害的直接客体是国家金融票证的出具制度;客观上表现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行为。承兑违法商业汇票的行为不构成本罪,只可能构成对违法票据承兑罪。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主要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7.
对嫖宿幼女罪的否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嫖宿幼女罪是我国97刑法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一个罪名,关于此罪的设定有很多疑问,从是否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否符合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保护的法益是否明确,行为人主观状态和犯罪客观要件的构成标准诸方面来分析,笔者认为此罪不应单独成罪,而应与强奸罪中的奸淫幼女行为归于一罪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8.
鲍永红  环震 《学理论》2012,(30):145-147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伴随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过程中因为司法效果不佳而产生的。本罪的设立可以说既是刑事司法的无奈之举,也不失为必要之举。近年来,理论界对该罪的争议颇大。对本罪的立法价值、行为性质的认定、举证责任倒置、以及本罪的立法缺陷和完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就此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徐若瑶 《学理论》2013,(10):128-129
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与高利转贷罪三个罪名均是刑法用以规制滥用贷款行为的,在适用时便产生了许多争议。单位是否可以成为贷款诈骗的主体?"事后故意"行为如何定性?如何认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性质?如何定性骗取担保形式骗取贷款行为?就以上问题,在文中将一一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海 《学理论》2013,(16):121-122
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罪数论主要包括罪数论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罪数判断标准和罪数类型体系三个方面的内容。罪数论在刑法理论中并不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罪数判断并没有自身独立的标准;罪数类型体系实乃人为强行建构的。故而,罪数论应当解体。  相似文献   

11.
模拟画像能把被模拟者的形象清晰描绘出来,而且更易唤起人们的回忆。在案件调查、摸排、堵截等侦破工作中,模拟画像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完善、火车票实名制的全面实行以及多种刑侦手段的进步,刑事模拟画像技术在新形势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一种刑案侦查中查获嫌疑人的有效方法和技术手段,模拟画像技术定能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倒卖车票活动是铁路治安难点之一。本文结合铁路部门特别是铁路公安机关遏止倒票活动斗争实践,从利益驱动、票贩生存环境、打击倒票活动困难三个方面阐析了倒票活动屡禁不绝的原因;从票贩群体构成、内部关系、倒票地点、销票手段、反侦查能力及车票来源揭示了倒票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认为根治倒票活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财产在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信息,它既不是“有体物”,也不是“无体物”,而是一种“财产性利益”,是现实世界中人类劳动和财富的异化。我国刑法侵犯财产罪应严格区分“财物罪”与“利益罪”。研究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对于我国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春运是我国人民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最为集中的一段时间,而在多种交通方式中,铁路运输成为人们更多的选择。为了缓解"一票难求"的情况,我国铁路部门一直在改进售票机制和加大打击票贩子倒票行为的力度。目前倒卖车票的违法方式大体有两类:一是利用各种方式抢购车票并加价倒卖,二是非法制售假票。面对倒票活动在手段和技术上的升级,铁路警方也应在侦破手段和侦办思路方面做出改进,加强网络监察手段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铁路全面推行火车票实名制和电话订票、网络购票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后,倒票人员开始利用“95105105订票电话”和“12306购票网站”等以更加隐蔽的手段从事倒票活动。北京铁路公安局在打击倒票“猎鹰-2013”战役中,充分发挥信息研判作用,加强电话订票、网络购票后台数据的全面分析,实施“一案一档三表一反馈”制度,精确指导“猎鹰”小分队破获了一批利用电话和网络倒票的案件。  相似文献   

16.
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进行了重大修改,罪名也变为污染环境罪.一般认为,修改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过失犯罪,但对于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理论上颇有争议,存有过失说、双重罪过形式说及故意说等观点.但过失说及双重罪过形式说均不能正确反映本罪修改的实质意义,不利于正确认定污染环境罪,不利于有效打击污染环境的行为,因而不足取.无论从文理的角度,还是从论理的角度,污染环境罪都应当是故意犯罪.将污染环境罪解释为故意犯罪,有利于惩治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7.
单就围车叫卖、随车叫卖行为本身而言,它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行为人在实施围车叫卖、随车叫卖行为时,还可能伴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于在旅客车站、列车上以暴力、威胁手段对旅客强买强卖商品、强迫旅客提供服务或者强迫旅客接受服务的犯罪行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称谓各不相同,立法内容也较为复杂。在我国,不同时期的相关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现行《刑法》第26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为我们正确判定在旅客列车、车站强买强卖行为的性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实践中具体认定时应重点考察行为的手段和交易行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盗窃罪、诈骗罪和抢夺罪是三个常见的、多发的侵财类犯罪,占据刑事犯罪的多数。三罪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当一罪中混合着三种罪的作案手段时难以辨别。司法工作者应在查清事实和情节的基础上,以法条为标准,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借助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案件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们国家铁路在运能矛盾和运输管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倒卖火车票等扰乱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侵害旅客合法权利的现象严重存在。另外 ,铁路是特殊的流动的社会构成 ,人、财、物高度聚集 ,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也混迹其中作案 ,危害社会。由于铁路区域内的人员流动性特别大 ,如果没有严密的社会管理手段 ,会给各种在铁路上作案的违法犯罪分子很多便利 ,令广大旅客和铁路部门防不胜防 ,铁路的秩序和社会的安全缺乏保障。火车票实名制是指公民在购买火车票和乘坐火车时必须登记、查验个人的真实身份的一项社会制度。火车票实名制是防治倒卖火车票 ,预防、控制和打击铁路站车上的旅客财物被盗、抢劫、杀人、爆炸、贩毒等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铁路和全社会都应该认识到建立火车票实名制制度的重要性 ,积极稳妥地推进有关立法、科技投入、改革铁路客运机制等方面工作 ,使之早日变为现实的铁路和社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旅客列车犯罪现场对旅客列车环境具有依赖性。旅客列车犯罪现场具有反映犯罪痕迹物证及犯罪行为规律特点的功能 ,但犯罪现场的开放性和封闭性 ,使其必然要受到旅客列车环境的限制和影响。旅客列车环境对旅客列车犯罪现场的生存、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既是认知犯罪现场的依据 ,也是认知犯罪现场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