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与怀特海在机体思维、辩证思维、关系思维和实践—过程思维方式下,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依循感性活动论与历史逻辑形成了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机械宇宙论的生命观,并在现实世界、宇宙整体中探究具体主体的生命本质确证、过程展开、意义体现、价值实现等问题,呈现出共通性。马克思立足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人学,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前提,在其能动的感性实践活动中确证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借助"两种生产"区分种生命与类生命,通过劳动和物质生产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展现了个体主体的人与他者、自然、社会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在社会历史之维呈现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过程;怀特海则基于有机宇宙论,通过对"现实实有"这一生命最本源生成方式的发生学和形态学描述,寻求宇宙秩序,阐释宇宙的进化与发展,揭示宇宙创化之下个体生命的生存之道,即在创造性进展中超越当下,在不断冒险中实现自我,同时因双向的因果效验建立生命个体与宇宙共同体的有机联系,进而走向具有和谐秩序的宇宙文明。因此,二者的生命观无不有助于摆脱现代性急难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怀特海把哲学的目光投向现实世界,立足有机论、整体论和过程论,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及其二元论的实体思维与抽象主体性,诉诸感性活动主体——"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重建了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基于实践观点、关系思维和历史逻辑强调主体对世界改造与认识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自律与他律、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寻求主体性与客体性原则的统一,最终将主体的主体性之生成与实践、认识以及价值评价内在地协同起来。怀特海则在有机宇宙论立场之下,基于泛经验论、泛主体论,认为任何可感的现实存在都是内在关系下"现实实有"这一终极经验主体的"结合体",而拥有主体形式的现实实有的主体性显现借助摄入与合生,以客体性为前提,互为主客体——客体是曾经的主体、主体必将客体化,进而演进到"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原则。因此,马克思与怀特海既在存在论上超越了抽象主体,又在认识论上澄清主体认知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更在价值论上彰显着生态文明意蕴。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0)
"本体宇宙论"绝不是本体论和宇宙论两个概念的嵌合,而是牟宗三与康德哲学的比照中对儒家形上学所做的一种创造性诠释。"本体宇宙论"属于"无执的存有论",其中之"本体"有着"既存有既活动"的特点,它是宇宙的终极依据,落到实处是"自由自律之无限心",宇宙万物在"物自身"的层面上不过是这道德的本心创造的产物。"本体宇宙论"凸显了人作为一道德的主体在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一个"彻底的唯心论",对于"道德的形而上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这就是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阈看,元宇宙不是意识世界,而是意识世界的物质化呈现方式,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其构成要素、时空存在方式和实践形态都具有物质第一性的特征。之所以产生元宇宙意识性误解,主要在于元宇宙的虚拟性、意识的可迁移性以及认识过程的复杂性。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会脱离元宇宙的本质,将社会化生产生活导向“虚无”,产生文化虚无主义。因此,必须重视意识世界延伸和精神世界的复现问题,将人类共同价值的意义世界融入元宇宙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6.
刘星  傅敏 《学理论》2012,(15):17-18
死亡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内在规定性,它无时无刻不在羁绊着人类前进的步伐,将人类笼罩在永恒的死亡阴影中,作为肉体终结的罪魁祸首与"个人的一切努力归于失败的可能性"的死亡,人类从生存即创造的角度对其进行可彻底的否定。死亡是否究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一切最使人恐惧,最令人绝望的罪恶源泉?是否是于个人,于社会,于自然都毫无价值可言的导向虚无的悲剧事件?如果我们抛开死亡是导致生命创造性与价值性彻底丧失的成见,用理性的眼光对待死亡,其实死亡是有价值的。思考与探讨死亡的价值对处于现实中的人推动、实现其人生价值,提升人生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能以内在尺度作为自身活动的标准,即进行目的性活动,而在广义技术的视域下,人的目的性活动的实现方式就是技术。根据人类目的性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对客观世界的哲学划分,可以将马克思的技术思想分为自然技术思想、社会技术思想和思维技术思想三方面进行探讨。在马克思技术思想的视域下,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三者是一个整体,只有把三者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7)
以人与自然这一绿色关系为切入点,便会发现人类社会存在非此即彼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政治共同体便成了人类共同体与自然共同体的分离。有机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的发展共同体基础上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坚持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有机整体主义,旨在建构一个生态的世界秩序:即一个由万物相互联系的由共同体组成的共同体,一个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的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荣共生,形成为了共同福祉的整个宇宙意义上的共同体模式。  相似文献   

9.
刘吉 《瞭望》1986,(21)
现代管理是生产力,这是一个重要的大生产观。为了说明这一观念,我们从生产力和管理的两个方面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考查。 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更具体地说,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是二因素(劳动力+劳动工具),还是三因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或是多因素,关于这个问题,已在学术界争论已久。其实,问题不在于抽象的论证,而在于怎样把它放在历史的现实中去考查和认识。马克思说得好:“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  相似文献   

10.
论文提出了"全域成都的地缘文化"概念。从自然、社会历史成因和现实存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阐释:"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赋予成都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特质;以"飞鸟"为符号寓意象征,描述了"全域成都地缘文化"的现实文化资源版图的大致分布样态。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2)
自然是卢梭宗教思想中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准则,自然情感以及源此而来的良心是卢梭宗教观的核心。"自然状态"、"自然人"、"自然人性"、"自然情感"都表现了他对原始自然的钟爱和对真正心灵自由的追求,他希望能够通过构建自然宗教,并借助上帝来为这个世界构建合理的秩序。可以说卢梭是以社会契约为万物立法而以自然宗教为道德建立秩序,进而对外在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心灵情感进行合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12.
张晓萌 《理论视野》2012,(11):24-26
批判作为哲学重要的思维方式,直接关注人类的现实生存和发展,体现了解构和建构的双重努力。它一方面认识到人类的现实存在在历史长河中具有的时代特征,理解其局限性和不完善性,另一方面人们立足时代的高度对既有思想进行扬弃,建构更合理的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8)
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也是真善美统一的基础。从古到今人类为了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变成自己的理想的现实,所以从自然世界中去探寻"真"、去探寻"善"成了一个人自身完备的过程。同时人类对世界真理性的认识和实现对世界的目的性也正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的,达到了"真"与"善"相统一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元宇宙是由数字技术与资本结合诞生的数字经济新形态。人们通过互联网建立起现实世界中人与虚拟世界的联系,拓展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具有全覆盖、深渗透、广延伸等特征。元宇宙中人类社会生活被还原为数字编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都由数字资本主导,由此带来了权力不平等。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元宇宙成为数字剥削的新工具,消费主义渗透其中,为资本向政治领域扩张提供契机。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为指导,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对元宇宙的资本逻辑进行合理规制,使元宇宙朝着服务于人类而不是“绑架”人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先秦道家思想由于立足于从宇宙自然中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而具有明显的普适性。尽管先秦道家思想的一条主线或出发点是人类社会向大自然学习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规律,但其落脚点最终是为了人类的理想生活,因此具有内蕴的人文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先秦道家在生命观、人性观、人际观等方面的追索。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人类文明改造自然的深度与广度的急速扩张,始于毫末的生态问题也逐步转化为势不可挡的生态危机。为此,我们需要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文明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重新反思为理论的第一基点,构建出兼顾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与自然生态维护路向的新的生态哲学。新的生态哲学,即"生态生存论",是在否定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自然的取向与"自然中心主义"服从自然的取向后辩证发展而成。生存论生态哲学坚持"从现实出发"的历史研究方法、"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的生态价值核心和"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共赢实践取向,力图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学术构建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5)
"慢生活"不是意味着迟缓、拖延,更不是停滞不前和无所约束的放纵。"慢生活"是对生活张弛有度的控制,是一种合理健康的生活态度。作为人类感官的延伸,科学技术在让人类更加自由的同时,正在向奴役者或"隐性上帝"的角色转变,主人与奴隶的故事正在由隐喻走向现实。"慢生活"是对现代性后果的反思,是人的主体性回归即人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9,(1):110-115
生态环境是民族国家永续发展的必需土壤,是全球人类共同依托的家园。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需要树立整体性思维,从生态环境互生与共生的角度追求自然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双重统一,并在实际的行动中坚守普遍平等且极富激励力量的"权责对等"与"代际公平"的基本原则,积极倡导发挥联合国的世界政府功能、建立普遍认同的生态环境法治机制与推动代际公正的可持续生存方式,促进人类以自身努力修筑让宇宙、地球、生物圈恢复自身存在方式,并按照自身本性存在而敞开共互共存的道路,共创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理念之一,它是建立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基础上的。为了全人类的美好未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当下的国际社会提供了全新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在逆全球化之风甚嚣尘上之际,"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体现了中华文化以人类共同利益为重的天下观和义利观,表现了中华民族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宇宙理念。这是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独特体现,它具有全人类性的普世价值,体现了人类的本质,是超越了各种狭隘政治理念的全球主张。  相似文献   

20.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维护生态秩序的交互性为己任,内涵着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的合一;其不再纠缠于德性善恶问题,重视实践基础上培植人的德行完善为目标,强调个体价值与自由的实现应放在宇宙生态整体平衡性中进行,以及人在求真求善活动之上以合于自然形式不断满足灵魂的愉悦。这种旨在建构一种本质的、内在的、整体构成性的生态秩序,重视对培植由"德性"而"德行"的德性伦理路径探索,是把人类的福祉与德性生态观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