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阳 《学理论》2013,(17):78-79
大学生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而社会资本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正确的利用社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这种就业压力。利用社会资本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一是"强弱关系"的正确运用;二是帮助获得就业信息,协助推荐就业。  相似文献   

2.
李洁  石彤 《青年研究》2012,(3):11-20,94
本文以"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之"女大学生群体调查"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了结构方程的方法,探究了男女大学生在成功评价标准上的社会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当评价对象为男性时,男性应答者更多地强调生活富足、身居要职等"物质主义"因子;而当评价对象为女性时,女性更多地强调"社会联系"和"生命意义"因子;研究继而通过引入"社会支持"因子和"社会性别观"因子作为控制变量来说明:这一性别差异并非"本质主义"的,而是在社会处境与性别观念的影响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北京市14所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发现:毕业生在家庭之外所认识的人的地位对于他们的就业质量有着广泛的积极的作用;家庭地位有助于毕业生在热门城市找到工作并解决这些城市的户口;强关系更有利于毕业生找到一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意义且个人满意度更高的工作,而弱关系则更有助于毕业生在热门城市就业;帮助者地位越高越有助于毕业生在所谓的"好单位"找到工作。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强弱关系各有其优势,强关系有利于突破规则而为求职者提供实质帮助,弱关系则有利于延长资源链条。社会资源理论得到普遍的支持,但发现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往往是间接性的和联合性的,社会资本对就业存在"跷跷板"效应。雇主动机理论获得部分支持,员工推荐求职者有可能为了雇主利益而忽视求职者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深受该国政治背景(诸如历史经验、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政治制度等)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参与意愿。因此,在分析公民参与时,除了研究政治体系与政府能力外,尚须了解社会与文化因素,才能对公民参与以及政治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有较完整的解释。本文旨在探讨社会资本对于公民社会形成以及政策执行的影响,说明社会资本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赖纯胜  曾少英  庄敏 《学理论》2013,(23):258-260
社会资本对于一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的社会信任度对社会资本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度不高。为此,高校德育的各项工作都应该进行改革,为提高社会资本的质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使用"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2015)的数据,本研究分析讨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实践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大学生拥有较高的创业意愿。在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当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大学生更可能进行创业实践。职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创业条件,职业学校的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实践都较高。校园经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存在就业压力感的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实践的都比较低。大学生作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创业人群之一,关于其真实创业意愿与创业实践的实证研究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成社会基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网络社会中非但没有被疏离,反而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体。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大学在校生校内网使用行为的抽样调查,从互联网社会资本的规模、互联网人际交往的信任程度、网络发起线下活动的参与意愿、网络生活的满意度等四个维度来考察大学生互联网社会资本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校内网使用强度对互联网社会资本影响显著,现实生活中的好友数量对互联网社会资本的规模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龚顺 《青年研究》2020,(1):1-11
利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结合社会认同理论考察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群际接触经历(出国经历)和国家认同感与其对美日俄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群体对美日俄态度的影响具有一致性,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大学生,其对美日俄也越友好;但群际接触经历和国家认同感对大学生群体对美日俄态度的影响并不一致。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宏观层面的中美日俄国家关系左右大学生群体对外国的态度,对理解我国大学生的国际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相关数据,探讨居住空间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空间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从居住区位看,在城区居住的流动儿童比在郊区居住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从居住环境看,住房品质和社区品质越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越好;从人口构成看,与父母同住、生活在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住空间对"乡—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城—城"流动儿童;对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不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建议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的居住空间,强化家庭保护的作用,帮助流动儿童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0.
如何重塑公众对政府信任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非常关键的公共课题。社会资本理论家对于不同形态的社会资本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没有形成共识。为弥补既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在CGSS2005调查数据基础上,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不同形态的社会资本对中国城市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政府信任存在区域差异。在区域差异前提下,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显著提升了城市居民对政府信任,无论是实质性社会资本——"普遍"信任和互助行为,还是形式社会资本——开放型的社会网络,均对政府信任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区域的社会资本对于提升政府信任不具有与个体层次社会资本同样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创建社会资本过程中,依托开放型社会网络和社区为平台,树立互惠互利的道德规范,培育互助文化和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普遍信任,从而创建政治资本,提升政府信任。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考察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度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高校毕业生职业获得难度存在显著的影响。在搜寻成本模型中,社会资本同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对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搜寻成本存在正向影响,即社会资本欠缺者,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以降低搜寻成本;在求职结果模型中,社会资本同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对高校毕业生的最终求职结果存在负向影响,即社会资本欠缺者,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以提高求职成功的概率,从而降低求职难度。  相似文献   

12.
The debate o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 has recently been complemented by an investigation into factors that erode it. Various scholars concluded that diversity, and racial heterogeneity in particular, is damaging for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formal and informal interactions. However, most of this research does not adequately account for the negative effect of a community's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neighbourhood interactions and attitudes. This article is to date the first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racial context on various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 British neighbourhoods. Findings show that low neighbourhood status is the key element undermining all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while the eroding effect of racial diversity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职业获得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意向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求职途径中社会资本充裕的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直接关系求职;就求职结果而言.人力资本相对于社会资本对求职结果具有显著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职业获得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两者对不同职业获得作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interest has grown in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in international and Australian public policy. We explore how social capital is understood as a concept and used in practice for guiding policy development and program delivery in South Australian public health program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compared policy 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understandings of social capital and how theories about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inequality were translated into practice in three case study projects. It found that there are shifting discourses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related concepts, including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and social inclusion/exclusion. Policy makers reported less use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in favour of social inclusion/exclusion reflecting changing political and policy environments where terms come into favour and then go out of fashion. In this transition period the two terms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conceptual points of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5.
程诚 《青年研究》2012,(4):22-34,94,95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主建构的社会网络来加强自身的隐性和显性知识等人力资本储备,进而影响到他们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实证发现,个体与级别高、资历深、有威望的人员交往对于知识获得,尤其是对隐性知识获得意义深远。通过建立多层次线性模型进一步证实,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的知识获得机制,促进职业地位获得。文章初步认为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是除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外,另一条人力资本投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政府创新:社会资本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资本理论是研究政府与公民、民主与信任等之间关系的一种新范式。布迪厄从微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资源集合;科尔曼从中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社会结构;帕特南从宏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价值规范。从本质上讲,政府创新是一个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内在的结构性关联。社会资本是政府创新的基本变量,其中的信任因素是政府创新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支持信念因素是政府创新的基本条件,参与网络因素是政府创新的重要基础。在社会资本视角下进行政府创新的途径在于加强社会制度建设,实现传统社会资本的现代转型;支持公民参与网络建设,培育公共精神和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第三部门力量,以转变政府职能和增强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社会转型,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医疗服务私有化与价格上涨、社会快速流动与分化,可能严重影响民众心理福利。但鲜有研究考察社会转型的心理福利后果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检验了医疗支出负担、社会地位及其比较、社会支持同城乡居民心理福利的关系,并在中国性别结构失衡问题日渐暴露的背景下,关注了婚姻作为重要的社会支持机制在其中的角色。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对心理福利存在普遍影响,市场化转型更可能损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福利。在中国转型社会,社会支持对心理福利存在保护功能,且可以缓冲医疗支出负担加大和相对被剥夺地位对农村居民心理福利的负面影响;婚姻的功能角色呈现多元化,既加大了医疗支出负担的负面影响,也强化了其他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对理解和改善社会转型的心理福利后果,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Analys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immigration have stressed the negative impact that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ies ha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trust. Ethnic heterogeneity, according to these studie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levels of social trust. However, social trust has not been studied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in order to explain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t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societies with high levels of social capital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s because those members with high levels of social trust will tend to have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tion. This hypothesis is empirically tested in a cross-country multi-level empirical analysis for sixteen European countries, drawing on the 2002–3 European Social Survey. This analysis shows that, regardless of the impact of other individual-level variables and contextual variables such as levels of unemployment or percentage of foreign population, those with high social capital do exhibit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tion than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9.
家庭资本是个人拥有的一种嵌入在家庭关系中的先赋性资源,它在青年非农就业中的作用可区分为推动和促进两种机制。本文使用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青年的家庭资本对其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统计结果发现,家庭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青年非农就业行为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家庭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青年非农就业水平的提升无明显影响,而家庭经济资本对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文章最后进一步讨论了这些发现的启示性内涵。  相似文献   

20.
Most research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outcomes focuses on either internal social capital or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on the success of self‐organizing community initiatives. A study of community water project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Nepal, shows that communities that enjoy less internal conflict and more external partnerships are more likely to be successful in securing agency funds for their projects. Also, communities face trade‐offs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These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are not perfect substitutes, and communities that maintain a strategic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maximize gains from a trade‐off. Moreover, such an optimal choice is dependent on the level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capital that these communities ho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