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协调联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中,迫切需要地方政府与其他参与主体实现协调联动,包括行政系统内部主体的协调联动和行政系统外部主体的协调联动。实现协调的方法或途径有很多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过程包括事前预警、事发救治和事后恢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协调联动的内容、方式和重点不同,应有所测重。  相似文献   

2.
在政府信息公开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媒体作为紧贴公众的信息传播介质,日益成为政府与公众信息沟通和应急管理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应急管理中政府与媒体应当建设怎样的协调机制,通过正确运用媒体策略营造优良的传播环境,推进有效应急管理传播工作,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为目前政府自身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急管理中政府与媒体的协调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应急工作中,政府与各个媒体之间应当保持组织管理系统的整体平衡,以利于整体优势的发挥,确保应急预案的落实和应急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完善与创新政府与媒体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红十字会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负有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等法定职责,涉及开展救援、救灾工作,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救护,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工作。上述工作与应急管理部的职责任务密切相关,尤其是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领域的工作,双方存在巨大的合作交流空间。2019年6月12日,中国红十字会与应急管理部双方签署了《防灾减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4.
德国应急救援队伍构成体现了救援与救护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地方与联邦相结合等特点,其应急救援指挥呈现出联邦与地方相分权、行政与技术相分责、内部与外部相协调、指挥与支援相配合等特色,对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借鉴德国模式,我国可采取救援和救护相结合方式,建立综合性基础救援队伍;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建立必要的专业救援队伍;划分行政权力和技术权力,避免行政部门干扰技术救援;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志愿者的灾害救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单个行政主体无法应对和化解跨域性公共危机,跨域合作治理成为必然选择。我国地方应急合作属于全方位、行政主导式的合作模式,其合作创议从"随意"走向"规范",合作过程呈现非完整性特征。在地方应急合作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功能单一、制度不健全和结构体系缺失等问题。为此,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互动的新型合作模式,重视府际合作关系中的利益补偿,完善跨域应急协调机构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形成彼此信任关系与合作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应急管理》2020,(4):32-32
置身于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人民战争,应急管理人也经受了一场检验应急能力的大考。许多应急管理人结合亲身经历和实践工作,认为这场大考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提供了机遇。在应急管理人看来,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启示,主要有以下思考点:指挥决策+协调调度+指导督查的应急指挥与处置模式将成为未来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灾种—过程—参与主体三维分析框架来看,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经历了单灾种应对型管理体制、单灾种主动型治理体制和多灾种主动型治理体制的演进历程。其基本经验包括平衡灾种管理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建立有限度的多灾种应急管理体制;构建中央赋能与属地指挥相结合的应急指挥体制,兼顾统一指挥的权威性与灵活性;注重综合协调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建立应急管理综合协调体制;注重应急管理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建立覆盖全过程的综合减灾体制;注重社会多元应急主体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社会应急力量协调机构。未来,我国需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指挥部体系、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和社会应急力量协调机构,优化分工协作,总结和推广各地区有益的改革经验,加快健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青岛浒苔事件的处理,彰显政府在海洋环境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我国政府在海洋环境应急管理中,其协调机制存在弊端.因此,构建海洋环境应急管理的政府防调机制刻不容缓.可以将政府协调机制按照时间维度分为事前的预防协调机制、事中的危机化解协调机制、事后的处理协调机制,三个阶段遵循不同的原则.此外,政府协调机制的有效运作,尚需要构建其协调运作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事一议     
《中国应急管理》2020,(1):95-96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与省红十字会建立防灾减灾救灾联动机制近日,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与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决定,共同建立防灾减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根据协议,双方以各自职能为基础,在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方面,建立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相互通报各自掌握的突发事件信息、灾情信息、应急处置与救援等重要信息,畅通信息传输渠道,确保双方信息互通及时、高效;在深化应急合作联动方面,建立统一指挥调度机制和资源协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应急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来源多样、形态各异、体量巨大,难以形成一致的组织,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信息组织框架来补齐应急管理信息化的短板。建立数字应急网罩的整体思路在应急管理部的具体部署下,结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实际工作情况,以"大防范、大监测、大救援、大决策"等四大体系构建为背景,以全域覆盖天地一体,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为基本目标,充分运用北斗时空网格码技术,构建"一码统管""一图知全局""一平台通全域"的数字应急网罩大生态,推进数字应急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难管理中的跨组织合作——基于社会弱点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灾难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但是它们所带来的破坏以及社会群体和个体对此表现出来的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却不是随机的。其原因之一,是社会弱点的存在影响着自然灾难的作用结果。资源等空间和地理分布的不均衡造成和增加了社会弱点,弱点的存在影响了灾难威胁、灾难抵抗力和恢复力,不断发现和消除弱点是灾难管理的重要工作。而跨组织合作能消除或缓解资源分布不均和资源匮乏所带来的社会弱点,进而增强灾难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主要以地震这类常见的自然灾难为例,在分析社会弱点和灾难威胁、灾难抵抗力和恢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集中式灾难管理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指出跨组织合作在社会弱点发现和消除以及在灾难管理中的作用,进而从区域内政府机构之间合作、区域间跨组织合作和与第三方组织合作三个方面剖析在自然灾难管理中的跨组织的合作问题,最后围绕社会弱点、跨组织合作为我国政府的灾难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现实需求,对于建立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以及相应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归纳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典型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灾害的机理机制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研究、应急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与决策行为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模拟仿真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后评估与重建研究,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扼要的回顾和展望;最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重大研究计划以便加强研究力度,并就如何提炼和组织其中的科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我国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急管理体系及其业务流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损失,实现快速有效的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各国、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建设完善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目前也已经成为我国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基于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综述了各国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抽象和梳理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业务,给出了基本业务流程,并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业务为例分析了微观层面的应急管理业务流程,给出了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业务流程分析案例.最后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类突发事件呈现出跨部门、跨区域的特点,由单一部门或地方政府来应对如此复杂的突发事件显然非常困难,因此应当破除传统“行政区行政”的治理理念,采取区域协同合作行为,发挥自身的优势,借助相互的资源,共同抵御灾难。我国应急管理政府间合作主要集中在省级政府,因此建立健全省级政府应急管理协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研究我国的《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应急管理合作协议》与美国的《州际应急管理互助协议》(EMAC)在体制、法制和机制三个方面的差异,发现我国省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行政合作协议存在缺乏独立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缺乏法律保障和法律权威、跨区域应急预案体系与灾后补偿机制亟需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要借鉴 EMAC 的先进经验,结合现实国情完善我国省级政府间应急管理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事务应急管理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以及高校应急管理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背景,总结了学生突发事件的两种类型。同时,以学生工作实践为基础探讨了高校学生工作中基层学院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的构建方案,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中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澳大利亚强制年金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澳大利亚的受托人制度虽然有其优势,但由于需要一些外部条件,也许并不适合许多发展中国家;有收益率做保证加上合理的业绩评估方法有利于基金的长期增长,但无法避免一些人收入大幅度下降;高度分散化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业务外包也许会提高管理成本;而扩大成员在投资领域的发言权更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招投标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内部招投标机构的设置日益合理,招投标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招投标实践科学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校招投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现阶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需要针对招投标工作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诸如机构独立性、评标规范性、监督有效性等问题,结合高校采购工作的特点,从管理模式、程序规范、制度优化以及招标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提升,以进一步发挥招投标工作节约资金、控制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Assistance Compact (EMAC) is a mutual aid agreement and partnership that allows states to assist one another in responding to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often in advance of federal disaster assistance. This article examines EMAC's response to Hurricanes Katrina and Rita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significant need for analysi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t the state level. A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 reports, government documents, and reports from a number of institution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volume and direction of EMAC's performance and its transactions during the response operations. The authors find a lack of EMAC training among responders, potentially reducing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response operations. A network analysis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responding organizations to coordinate their emergency response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康伟 《公共管理学报》2012,(3):101-111,127,12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关键节点识别,探究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节点位置及相互关系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及传播范围的影响等问题。以2011年重大突发事件"7.23"动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Pajek软件生成了"7.23"信息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进行了网络密度、可达性、聚类系数和中心性测度,依据测度结果和位置角色分析对其进行关键节点分层与识别。研究表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扩散以社会网络结构为基础,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网络结构与节点位置决定着成员的"影响力"程度;中心关键节点的资源控制能力与信息输入输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可以通过改变中心度、聚类系数等手段嵌入式引导关键节点,减少谣言和恐慌情绪的传播。本文采用详实数据对舆情传播关键节点的分层识别,拓展了社会网络方法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克服了以往研究中技术与管理实践相分离的弊病。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动员潜力释放链运行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危机状态下,应急资源呈现超常规的供给能力,而超常规供给能力生成过程中的有关要素及其联系所构成的系统,被称为动员潜力释放链。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动员潜力释放链的运行机理,掌握动员潜力释放的运行规律。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应急资源的动员潜力释放链进行了建模,并以地震中的帐篷资源为案例,对帐篷资源的动员潜力释放链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应急状态下超常规需求是超常规供给能力的核心导向,超常规供给能力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其他资源转变为应急资源用途的转化能力以及应急资源的现有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