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木东 《党政论坛》2010,(20):31-31
“展望五国”是日本“金砖四国”经济研究院负责人门仓贵史200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及阿根廷这五个国家。这五个国家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合成了英语单词“VISTA”,由于这一单词含有“展望”之意,我国有媒体称之为“展望五国”。  相似文献   

2.
金砖国家14日发表《三亚宣言》,这五个看上去有很多分歧的新兴大国,表现出寻求共识的惊人能力。宣言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方面态度清晰,五国很像是“抱成了一团”。在反对空袭利比亚的问题上,五国轻松达成一致,协调外交立场看上去比欧盟还容易。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产生"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重要诱因之一。"金砖五国"在向发达国家迈进过程中,由于政党建设不足、公共部门寻租、法治建设滞后、价值观念失范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腐败问题的严峻挑战,同时也都一直在因地制宜地探索创新反腐败制度和措施。在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应当立足党情国情,充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廉政治理经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模式,以完善政党廉洁治理体系为核心,推动形成国家廉洁治理体系、社会廉洁治理体系,探索参与全球廉洁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五国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 VISTA,这个乍听之下还以为是一个计算机新操作系统的名词,从2006年年底有了新的含义。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国际资金不断寻找;下一个“明日之星”在哪里?2006年,日本金砖四国经济研究所学者门仓贵史,在新兴市场队伍中又挑选出了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五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金砖国家14日发表《三亚宣言》,这五个看上去有很多分歧的新兴大国,表现出寻求共识的惊人能力。宣言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方面态度清晰,五国很像  相似文献   

6.
<正>金砖国家是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五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总体上占全球领土面积的26%,占世界总人口的42%。历经10年发展,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比例由12%提升到23%,可以说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火车头"。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架构以及各成员国的不懈努力,五国之间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开辟了南南合作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正值金砖国家合作十周年。十年来,金砖国家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架构。2016年10月,以"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为主题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南部城市果阿举行。五国领导人共同发表《果阿宣言》,并批准《果阿行动计划》,推动金砖国家合作不断走实走深。作为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柱,经济合作以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为蓝图和纲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再次彰显加强团结协作、合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行动,也再次向世界证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价值。一是金砖合作给世界开辟了一条非西方的发展道路。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心任务。作为一个没有西方发达国家参与、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全球性多边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功推动了五国的发展和整体性崛起。十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上升到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7,(10)
<正>举世瞩目的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不仅是金砖五国携手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勾画共同发展新愿景,见证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扬帆起航的新站点,更是展示开放中国的新名片,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舞台。而活跃在金砖文化大舞台上的民进会员,不仅以他们精湛的艺术功底和精心筹备的艺术作品诠释着中华传统文化和闽南文化的  相似文献   

10.
<正>十年磨一剑。从2006年首次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到2009年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再到2015年《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的出台……十年来,从概念变成实际运作的全球机制,金砖合作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在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五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2%上升到23%;建立了多领域合作对话机制;在重要国际金融机构中发言权不断增加,已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重要参与者和制定者;成员国之间人文交流和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increasing politicisation of the World Bank through its work on corruption. Historically, the Bank's Articles of Agreement, which forbid it from involving itself in the politics of its recipient countries, have excluded work on corruption. In the 1990s,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mands grew for the Bank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corruption, despite earlier reticence. Much research done over the past decade, often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or done in-house, has worked to turn corruption into an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 rather than a political one, in order to conduct anti-corruption work while evading accusations that it is violating this non-political mandate. Now this pretence is gradually slipping away and the Bank is becoming overtly political, despite its Articles and a lack of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that this is the direction in which it should be heading.  相似文献   

12.
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组织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来对世界各国腐败状况进行测量和对比,为评估一国或地区的腐败情况提供了量化的依据。这些指标体系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并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衡量腐败的指标主要有透明国际的腐败认知指数和贿赂指数、世界银行的腐败控制指数、世界经济论坛的非法支付和贿赂指数等。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些指标体系,但没有对其做比较深入的研究。正确认识这些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annual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 published by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 has had a pivotal role in focusing attention on corruption. Despite recent critiques of the CPI, it remains highly influential on research into the causes of corruption and is also extensively used to galvanise support for measures to fight corruption.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CPI in more depth in order to highlight how the index has been used for political ends which may not always turn out to be supportive of anti-corruption efforts. The argument is developed in four sections: in the first, we focus o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s definition of corruption, highlighting some conceptual difficulties with the approach adopted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promotion of 'good governance' as the principal means of combating corruption.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outline some methodolog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design of the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Although the CPI has been much criticised, we demonstrate in the third section that the index continues to exercise great influence both in academic research and in the politics of anti-corruption efforts, particularly as exercised by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itself. In the final section we argue that the CPI contributes to the risk of creating a 'corruption trap' in countries where corruption is deeply embedded, as development aid is increasingly made conditional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s which are impossible to achieve without that aid.  相似文献   

14.
在制度反腐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反腐倡廉制度绩效偏低的情况,直接体现为高校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因此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制度绩效的视角来看,反腐倡廉制度绩效偏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反腐倡廉制度对高校权力制约的不足与外部环境的不良诱惑共同作用降低了制度执行力,进而导致制度功能丧失或低效。因此,要提升反腐倡廉制度绩效需要以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以权力制约为核心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以廉洁文化为主题营造反腐倡廉制度运行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法国廉政体系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的“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社会监督”等理论为基础,以议会、行政法院、预防贪污腐败中心、媒体等为主要支柱,发展了比较有特色的四项廉政制度——财产申报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公共会计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法国廉政体系建设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注重预防的反腐败理念,有效发挥廉政体系中各支柱部门的作用,以及加强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经验,对我国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廉政教育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实效性的提高事关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成效的全局。以责任为核心的现代行政伦理即行政责任伦理为我们加强新时期的公务员廉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公务员腐败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责任感的丧失。因此,要以责任感的培养为核心内容,以责任认知教育、责任担当精神的塑造和责任行为能力的提升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目的,切实加强对新时期公务员的廉政教育。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反腐败运动经历了四种不同的模式:权力反腐模式、规制反腐模式、综合反腐模式、预防与惩治反腐模式,不同模式之间有交叉、重合,但主旨及重心大相迥异,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不仅是历史情境的需要,也折射出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向。权力反腐模式的核心是以权力压制权力,其反映的是浓郁的人治色彩。规制反腐模式是依赖法律法规和制度来反腐败,其反映的是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但这一转变并不彻底。综合反腐模式是针对权力寻租普遍、腐败逐渐隐蔽、巨大等特点而采取的一种国家、社会、个人相结合的反腐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广大民众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大幅提升。预防与惩治模式严格来说不是一种独立的模式,强调惩治的同时更注重预防,立足于反腐败的同时更强调廉政建设,这一模式要求对权力深度限制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微博反腐正成为自媒体时代中国反腐进程中方兴未艾的现象。微博反腐具有显著的正能量,它借助于焦点事件这种非制度化途径,起到倒逼政府介入腐败案件查处的功效,从而加速体制内反腐的理性化和制度化进程。微博反腐的倒逼机理在于,它把以前只是由反腐机构与当事人掌握的不对称"内部信息",通过微博这种自媒体发酵为路人皆知的"外部信息",从而实现了反腐机构、当事人与社会公众间的信息相对对称。在腐败信息相对对称的情况下,体制内反腐的工作重心将逐步从对焦点案件的被动查处,转变为对制度化反腐方略的主动探求。未来的廉政制度化建设应着力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国家廉政制度设计中制度短缺与制度剩余的并存悖论;二是既有廉政制度实际执行力不足导致的"制度软约束"现象;三是选择性反腐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逢节送礼的不正之风受到极大遏制。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职工节日福利也被取消,这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认为不该借反腐之名拿掉职工福利,也有人认为"反腐不反职工福利"是特权思想在作怪,是打着民意的旗号为腐败行为辩护。应当确立福利的合理范畴,区分福利腐败与正常福利的界限,使薪酬和福利设计摆脱暧昧、灰色的性质,改变福利随意发放和定位不清的现状。福利腐败的治理必须运用法治思维依法进行,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必须注意区别对象、合情合理。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管理好福利,是治标;最终实现福利的法治化、正规化、制度化,则是治本。  相似文献   

20.
未来纪委建设的方向——基于党内监督机构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监督机构受腐败形势和反腐败模式影响,权威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运作不断规范。未来将推行新的双重领导体制以提高纪委的独立性,纪委的权威性将得到适度控制,腐败的复杂化将迫使纪委不得不提速自身的能力建设,纪委将更加注重吸纳网络民意,并与社会生态的改变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