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崇坤 《学理论》2012,(28):117-120
作为司法的主体,法官能否公正司法,决定着司法是否能够得到公正有效实施,进而决定着国家的社会稳定,甚至长治久安。为维护司法公正,我国制定了不同层次的包括错案在内的法官责任追究制度,以制约法官滥用司法权力,防止司法腐败,维护法律的权威。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原因,我国在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争议,针对此类问题,尤其是颇受争议的法官实体错案责任,将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翔 《学理论》2012,(20):86-87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向前,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项制度的改革也呼之欲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推出的"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在支持此项制度的基础上,仍有需要加以改进之处,例如法官豁免制度同样要完善等等,以适应我国建设法治国家道路上不断产生的新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错案"一词在不同群体间的概念反射不同,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错案"的界定逻辑混乱、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要实现错案追究制度的设计初衷,对"错案"的定义或者标准这一前提性概念进行合理界定非常重要。剖析"错案"一词称谓的由来、专家学者对于"错案"标准的界定与认知、现实中存在的错案界定和审查标准是科学界定错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刑事冤错案是刑事诉讼必然要承担的风险,那么如何更好地完善刑事冤错案的预防、发现、救济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修正的国家赔偿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然而我国的刑事赔偿制度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可回避,如:死刑适用所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精神抚慰金规定过于原则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刑事冤错案赔偿制度的完善,文章立足于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刑事错案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一些错案仅凭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就轻易定案,导致非法取供及“重庭前供述、轻庭审翻供”现象时有发生,证据相互印证规则僵化。为减少错案发生,可从口供的获取与审查方面予以规制,强化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构建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内外合力监督取供行为。同时,健全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助力法官全面审查庭审翻供行为,细化证据印证规则,以便更好地实现庭审实质化,达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司法实践中,错案及因此产生的赔偿等问题正逐渐成为困扰检察人员的一个突出问题.科学合理地界定错案,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错案现象,消除对错案追究和错案赔偿的不必要顾虑,提高办案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公正、正义、依法办案和防止司法腐败具有重要作用.从错案的界定入手,对检察环节错案形成的原因作一探讨,以期对正确认识错案现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刑事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我国现行的侦查活动存在种种漏洞,不仅影响着其作用的发挥,而且是生成刑事错案的重要根源。针对侦查阶段错案生成的证据学原因,在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背景下,有必要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语境中对侦查机关的错案防范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卢平 《行政与法制》2000,(12):27-28
司法领域中的错案,是指在适用法律或事实认定和程序适用方面存在错误,但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决。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精神,笔者认为错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从佘祥林到赵作海,"奇迹"惊人相似,成为现代司法不断复制的"耻辱"。错案频发,痛定思痛,除却表面的原因,制度设计、司法权力配置及运作中的弊端,都是导致错案的元凶。而坚守存弊的制度、变通规范的程序、践踏公民的权利及法律的尊严,根源则在于与现代司法格格不入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刑事错案范围的界定必须考虑到对被判刑人的权利保障,因此无罪错判有罪和轻罪错判重罪的案件才属于应当纠正的错案。错案的发生与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密切相关,导致刑讯逼供的原因是我国刑事诉讼中形成的口供中心主义的证明机制。对待口供证据应持理性态度,不应抛弃口供证据,但应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个方面限制口供的运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确立了口供任意性规则、口供排除规则以及口供补强规则,可以规范口供证据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侦查机关作为捍卫我国司法公正的第一道防线,在防范冤假错案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我国司法实践过程中,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办案考核指标、科学鉴定的不当解读、过于强烈的追诉犯罪的职业倾向及缺乏权力制约的程序设计等因素都是导致侦查机关发生错案的诱因。因此,各级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应当强化侦查阶段权力制约,进一步深化侦查机关内部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错案防范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
余海燕 《学理论》2010,(14):115-117
错案追究制度是司法改革中为消除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而推行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错案追究制度在运行中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本文从分析这种错案开始,研究错案追究制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张错案责任追究应与法官司法责任制度相结合,确立法官司法责任的主客观标准和程序标准,从法理学的角度对错案追究制度进行理论反思,提出我国司法改革步伐仍然应当保持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学籍管理工作层次,积极转变学籍管理工作模式,要"立足事务服务、增强过程约束、挖掘内在激励",实现从"以服务为主"向"以服务为辅,以约束和激励为主"的新模式转变,进而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作为"转变。在服务、约束和激励并存机制下,"服务"以基本业务为中心,注重管理职责的履行;"约束"则以预警淘汰为核心,聚焦学业安全的风险控制;"激励"则以激发动力为重心,强化优良学风的建设。新的模式下,学籍数据质量得以保证,学业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得以改善,优良的学风建设氛围得以形成,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省L县人大代表专职化改革中,地方官员因体制的约束而面临合法性困境与政治风险,尤其是在上级严厉的政治问责面前,其遵循的基本逻辑是,弱化改革本身的政治意蕴,将其纳入日常性的行政管理事务,从而将敏感的政治问题转移到行政化的安全轨道。在上下的博弈中,地方凭借话语权的掌握,消解了国家话语的压力,从而化解了"危机"隐含的潜在风险。将政治问题化约为行政问题是基层政治改革所遵循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现代化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化,均伴随着社会风险的产生,当代中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期。风险社会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与"人为制造不确定性"特征,使得风险责任主体虚置、事实模糊、依据缺乏、问责无据,这也加剧了社会风险的蔓延。在风险控制中,必须以风险社会复合型治理模式为指导,确立风险社会中的复合型问责机制,公平合理地分配风险责任,才能形成有效的风险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7,(5):88-92
正向激励与负向问责的二元维度,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偏好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地方分权与官员晋升锦标赛等正向激励制度,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而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负向问责约束松弛,导致地方治理存在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偏低等问题。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改进公共服务供给及质量,提升地方治理的回应性和公平性,关键在于加强责任政府的制度建设,强化自下而上及横向的问责约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知识密集型组织中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委托人-代理人博弈的分析,在员工是风险中性者的假设前提下,建立了一种激励相容约束和参与约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租赁经营制"这种薪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被湖南省邵阳市检察机关侦查、起诉耗时近两年,并被定为“铁案”的邵阳市西区原区委书记刘路贤受贿案,却在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庭审时,被告和所有证人对原先供认的贿赂事实全部翻供。最后成了检察机关办的一起“错案”。被告、证人法庭翻供被告人刘路贤,原系中共邵...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9,(4):101-107
PPP异化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构成隐性债务风险增量,是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之一。围绕PPP隐性债务风险生成的途径、机理及其防控,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结论是:PPP隐性债务风险的生成途径经历了从"技术出表"到"变相融资"的转变,生成机理源自财政制度约束、政治激励与互动博弈,防控PPP隐性债务风险的关键是信息公开、做对激励和强化监管。同时,要打好防范化解PPP隐性债务风险攻坚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从互动和政府融资角度摸清PPP隐性债务风险的生成途径及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程序性违法是刑事错案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刑事审讯作为公安机关侦查办案中获取犯罪嫌疑人言词证据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受到公安机关和办案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口供至上”的刑事办案理念的影响下,为了获取侦查破案的所谓“关键”证据,办案人员在刑事审讯时不惜违反程序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刑事错案成因的考察可知,在刑事审讯过程中,较为典型的程序违法行为有:讯问地点违法、超期羁押、自创程序、假借合法程序名义非法讯问等等。强化办案人员的程序法定理念、确保刑事审讯的程序合法是预防刑事错案的良策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