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中,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的理论。特别是在他生前的最后二、三年里,为改善国家机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改革国家机关,加强政权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在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重温列宁关于改革国家机关的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如何从国家政治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权力,防止和克眼新的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继承者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无产阶级事业成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大林 《理论探讨》2003,33(4):13-16
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和国家机关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列宁的领导体制改革思想、晚期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权力监督和制约思想、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关于国家机关改革和机构编制的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便致力于建设一个能密切联系群众并能代表群众意志的新型的国家机关。为此,列宁曾多次提出改革国家机关,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他的这一思想在1922年到1923年的最后8篇著作中表现得更加完整和明确,并把改革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事业及其当代意义——纪念列宁诞辰1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毕生的事业至少有两个部分对今天的中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列宁晚年关心的中心问题之一 ,即通过改组工农检察院 ,加强工农群众对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 ,反对官僚主义 ,保证政权不改变颜色 ;二是以《帝国主义论》为代表的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前者可以给正在深化改革开放并将长期实行市场经济的中国提供重要的借鉴 ;后者对于我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大有裨益。列宁的思想和事业最大的特点是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极端重视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迄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晚期思想的研究应是多角度的。本文选取行政管理思想作探寻。列宁晚期著作中关于不发达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述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行政管理思想,其中关于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确立新型国家机关职能的思想、重视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素质的思想、重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及其管理知识的普及的思想和重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思想尤为突出。这些思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东方落后国家建设好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反思苏联模式的过程中,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权建设中权力制约的思想特别引人注意.列宁旨在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遗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制约领导阶层巨大无比的威信和权力,制约机制有二:一是被称为"列宁的民主作风"的非正式制约,二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正式制约.列宁在世时,多依靠非正式制约.他关于身后权力制约的制度安排尽管令人折服,但也开了因人设制、因人立法的先例,为这套机制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非常重视国家机关的建设问题。他在论述苏维埃国家机关工作时曾经谈到,苏维埃政权并不是神丹妙药,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医治好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所有毛病,比如愚昧无知、资本主义的遗毒等等。而要尽快消除这些病根,实现新型国家机关工作的革命化,就必须不断加强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建设。针对这个重大问题,列宁曾特別强调指出:“如果不进行有系统的和顽强的斗争来改善国家机关,那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的基础还没有建成以前灭亡。”(《列宁全集》第32卷第311页)正因为改善国家机关是如此重要,所以对它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就成了列宁晚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列宁晚年意识到自己病情严重性后 ,决定口述自己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他对当时党和国家的机关谈论最多的是工农检查院。从《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等文看 ,列宁面临的问题是 ,在政治上很可靠的来自工人和农民的工作人员 ,应当如何参与行政事务而不被那些政客当作摆设和附庸。在《宁肯少些 ,但要好些》中 ,列宁说 :“让我们直说吧 ,工农检查院人民委员部现在没有丝毫威信”。要改变这一状况 ,唯一能做的 ,就是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提高党和国家机关中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素养。就党和国家机关建设而言 ,是个机关文化的建设问题 ;…  相似文献   

9.
尚虎平  于文轩 《公共管理学报》2011,8(4):103-110,127,128
在卡梅隆政府一系列激进的政府改革中,尤以公共机构改革最引人瞩目。在对英国政府出台的相关公共机构改革政策、方案进行文本编码、对改革逻辑的频数和应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保留机构"的逻辑是要保证其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能;"改造为NDPB"的逻辑是实现职能清理;"不再作为公共企业"的思路是消除公共财政负担,等等。软件拟合的改革嵌套逻辑显示了行政学意涵:牛顿力学原理为基础的线性逻辑是改革的方向盘;职能革命是公共机构获得绩效的元工具;以公共管理带动政治责任实现的后管理主义;将公共部门看成社会的一个生产部门来拉动经济复苏。这启示我们在"十二五"期间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改革仍要强调科学管理;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应当以"职能革命"为主线;通过改善公共管理质量破解民众不满;将政府组织、公共机构当作市场主体而非"救市者"来改进其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列宁晚年,为了防止官僚主义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制约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和制度创新,形成了依靠执政党党内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三位一体"的权力制约思想。列宁的权力制约思想和制度设计,对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规范党和国家的权力运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7)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及国家"七五"普法规划中都对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出明确要求。作为"七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这一普法责任制的落实对于完成"七五"普法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贯彻实施,本文从如何正确理解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及其内涵着手分析,并进而讨论该普法责任制落实的机制以及路径。在论述过程中,本文分析了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法律依据,厘清了该普法责任制的主体范围并主张建立国家机关普法责任主体清单制度。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为着社会主义自身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模式的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但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要有历史经验的借鉴.因此,对"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这一历史问题的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最初探寻社会主义的实践史已充分证明了,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这一尝试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已经触及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寻中的许多基本、实质性的问题.例如: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命运问题;组织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究竟是仅靠革命的热情,仅靠国家行政  相似文献   

13.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换车改道,拉开了苏维埃俄国改革的历史序幕,是列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及其建设道路的伟大尝试。改革实践观、改革过程论、社会变革的辩证法、改革过程的辩证法,构成了列宁改革思想的主体框架。列宁的改革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变革理论的丰富和深化,也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源头活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列宁改革思想,有助于我们"啃下"改革的"硬骨头"、渡过改革的"深水区",将改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从政治层面与技术层面两个方面 ,论述了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及其管理体制的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内容有 :社会公仆是价值规范 ;“廉价”政府是重要标志 ;高效率是基本要求 ;反对官僚主义是一项艰巨任务 ;党政关系是一件大事 ;改革是主要方法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是又一次伟大革命"是一个重要命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南巡谈话,邓小平同志反复重申这一命题 A: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阐述了一个重要命题:改革是又一次伟大革命.学习和理解这一命题,对于我们加深认识改革的性质、目的、意义,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习十四大报告需要着重领会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是否围绕这一命题来讨论一下. B:我认为改革是又一次革命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概念是由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而斯大林的这一提法受到了列宁时代思想的影响和启发。毛泽东就是在列宁和斯大林的基础上沿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概念的。因此,要清晰判断毛泽东使用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概念的内涵,需要将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时代思想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可见,毛泽东使用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概念更多的是指以帝国主义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为主题的时代。现在我们仍旧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的历史时代",而小的时代是指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专门的反腐败国家机关的监察委员会,这一新的国家机关的设立必然涉及宪法修改问题.此次修改以采用修正案的方式为宜,并且新增的修正案应当是可以作为独立适用的条款,既能保证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一致性,又能保证宪法的稳定性以增强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呈现五个特点:一,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不急于求新、求成,把改革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处理;通过百家争鸣、择优确立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强调改革与稳定、发展的有机结合.二,在改革的目标上,既防止向高度集权式的产品经济旧体制复归,也防止向全盘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倾斜.改革将沿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道路前进,继续试行和完善政企分离、搞活企业的各种措施,重建"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三,在改革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列宁1923年元月和3月在《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这些为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而写的论著中,提出了要认真改变旧机关的残余,真正革新这些机关的办法,同时4月俄共(布)召开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接受了列宁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任务》的专门决议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列宁在这些论著中,提出的主要改革措施是:一、充分认识国家机关及其改善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困难,远未解决同时又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苏维埃政权就不可能巩固,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20.
"乡财县管"制度是中央继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措施,旨在通过规范乡镇财政收支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以湖南两试点乡镇为例,从乡镇财政支出的视角对这项改革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跟踪性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乡财县管"制度的实施规范了乡镇财政支出活动,但也提高了财务运行成本;保证了工资正常发放,但也加剧了乡镇机构运转困难与公共服务缺位;规范了乡镇预算内支出,但仍难以控制预算外支出.为此,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建立规范的县乡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转变乡镇财政职能和推进县乡财政信息化等措施,来完善"乡财县管"制度,提高乡镇财政的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