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韩敏  卢松岩 《理论导刊》2023,(7):124-128
进入后亚文化时代,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青年亚文化理论范式逐渐丧失解释力。立足中国本土实践可以发现,当下中国“粉丝”身上表现出典型的伦理特性,即融合与离散的主体性伦理、陌生与亲密的亲缘性伦理以及游走于“丧”与“燃”两种情感之间的国族性伦理,但也存在着主体性、文化性以及交往上的伦理困境。对此,可借鉴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濡化”概念,从父辈与子辈的代际濡化、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文化濡化以及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濡化出发,引导中国青年亚文化群体走向正轨。  相似文献   

2.
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英)泰勒在1871年曾将文化简单归纳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这个定义被后来的学者普遍采用,若将这个定义推而广之,青年文化即是青年群体所具有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在社会文化中是否存在着青年区别于成人的文化呢?现代社会人们日益认识到它的存在。在特殊的历史阶段青年群体以运动、骚动的形式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在非特殊的历史时期青年以夸张的情感,独特的语言、音乐、绘画、服饰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正是由于青年文化对成人文化的影响作用,才使现代社会既兴奋又恐惧。  相似文献   

3.
代际冲突与青年话语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结构中的代际冲突与青年话语的变迁密切相关。由于代沟的不可消弭,不同代之间可以表现为三种关系形式控制、疏离与对话,它们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青年话语形式听话的“乖孩子”类型、不安分的反叛者类型以及独立的先行者类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几个代际冲突热点事件的分析,指出当前中国代际冲突的实质在于青年话语的变迁以及主流社会对于这种变迁的不敏感。因此促进代际和谐的关键之一是从制度和文化上赋予青年应有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权力,加强双方之间的对话,将彼此之间的较量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青年文化的兴起是八十年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线索之一。它是伴随着一代人的生命历程而逐渐彰显的。正如公认的那样,代际意识、代文化是从所谓“第三代人”——五十年代的红领巾、六十年代的红卫兵、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开始觉醒的。在此之前,青年文化只是成人主流文化的天然组成部分和体制文化的复制品。当第一代人、第二代人说“我们”时,毫无疑问,指的是党和国家;第三代人说“我们”,指的是自己所归属的这一代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打工人”“内卷”“躺平”等一系列具有“反劳动”倾向的词汇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反劳动”的话语势头最先在青年群体中弥散,而后“反劳动”现象逐渐形成气候。青年“反劳动”现象遵循着“颠倒的关系——个人的逃避——群体的模仿”的发生学路径。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以解构式的网络流行语为话语体系,以经济、政治、文化现实为叙事方式,塑造青年“反劳动”现象的表现样态。面对青年“反劳动”现象,有必要以马克思劳动正义论为分析方法,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青年“反劳动”现象,重拾青年的劳动意义,实现“理解青年”和“再造青年”的价值建构。  相似文献   

6.
香港青年亚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消费亚文化。在香港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亚文化受市场经济发展和市民心态的刺激,以及外来青年文化的冲击,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成为我们考察香港青年发展的“窗口”。本文根据香港学者和社会工作者的一些研究报告,对这种亚文化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一、香港青年亚群体和亚文化的产生香港青年亚群体和亚文化的出现,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是香港现代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冲击的产物。有的香港学者认为:“在60年代以前的香港社会形态及传统道德中,‘年青人’或‘青少年’这些概念根本不存在,社会成员只有三种——‘儿童’、‘成年人/大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青年人过哪些节日以及怎么过这个节日的研究分析发现,在时代的变迁下,当代青年的节日文化体现了后喻、互喻、前喻文化并存的基本特征青年对传统节日知识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长辈,而西方节日的知识来源则主要是大众传媒与同龄群体,代际间传统与现代节日的知识出现双向传递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基于"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的相关数据,探讨家庭背景对青年群体住房资助获得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城镇户籍及本市户籍的青年群体在住房资助获得上更具有优势;购房时不同年龄群体在获得父代资助上差异明显;相比于中老年群体,青年群体获得更多父代资助;在青年群体中,家庭背景对住房资助获得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些发现揭示了家庭背景对财富代际传递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变化趋势,对进一步探讨青年群体的住房分层与财富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本文从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社会冲突感三个方面对青年群体的社会态度的现状与变化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代际比较以及个体层面、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代青年群体对社会的态度比较认可,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是目前的基本共识。不同代际青年的社会态度逐渐出现差异,而"90后"青年的社会冲突感更加强烈。青年群体个体层面中的经济地位认同、过去生活评价、未来生活预期和内外成功归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社会态度,而宏观层面的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所代表的地区富裕程度也在不同程度上形塑着他们的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人们看到青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发现,社会中的阶级分野开始模糊起来,代的分野则日益清晰起来,人们的着眼点正在从阶级(阶级结构)的概念转向社会条件的概念,已把青年看作是一个单独的、有自己特性的历史的群体。当代中国青年作为一个明确的范畴和活生生的实体,有着强烈的个性及生存风格,它表现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我国青年特点的文化模式——中国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青年所特有的审美文化圈现象,如当今青年人非常喜欢听流行音乐,他们往往是流行歌手的崇拜者;再如青年在服饰上也有特定的审美追求,诸如时尚夸张的设计(如蝙蝠袖羊毛衫)、鲜明的色彩对比。可见,不管是从理念形态的文化上看,还是从已经物化的审美文化上来看,都存在着一个青年审美文化圈,也就是说,在整个审美文化系统中,有一个青年审美文化子系统。当然,青年审美文化系统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文化单位。“文化财富是超年龄层次的,所以青年文化不可  相似文献   

12.
流量文化具有内容生产的图像叙事、关系构建的趣缘连接以及景观呈现的情感转向等特征。随着流量文化的兴起,青年群体面临着认知、关系以及行动三个层面的主体性偏失,表现为以流量围观为特征的浅表化参与、以“圈地自萌”为特点的部落化交往和以快适伦理为主导的情感式消费。重建青年的主体性,应从培养复杂性思维、培育公共精神、增强反思意识三个方面着力,促进青年群体的深度认知、公共交往与合理行动。  相似文献   

13.
青年期是个体由儿童阶段趋向于成人的过渡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社会化课题才能被成人社会接纳为正式成员。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要可归结为三类:其一是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因素,其二是以学校为代表的社会正式组织的因素,其三是青年群体中共同认可的行为样式和价值体系的因素。如果说前两者所表现的内容更多地代表着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主体文化,那么后者则代表着青年社会的“隶属文化”,这便是本文的论述对象——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自然语言是反映这个世界的,人类可以通过模糊性认知了解这个世界。自然语言的种类繁多,然而人们却能克服语言之间的障碍进行有效的交际,这说明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正是因为这种共性才使得翻译成为可能。但是由于自然语言在语音、语法、语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并不是绝对的等值或等效翻译,而是一个近似的、模糊的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5.
代际观念差异的存在与地域文化差异的存在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好恶而转移。在同一社会时空中生活的不同代人,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差异。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积累经验的过来人向后生们诉说自己的生活观时,年轻人已经不耐烦地要去闯世界了;反之,当满怀激情的青年人兴冲冲地表达自我意识时,他们的长辈听众已经皱起了眉头。代际之间的文化与价值的差异现象,引起人们重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当怎样认识这个略显独特又有普遍性的问题。是简单宣布它的“吉象”或“凶象”,还是依照二值逻辑去判别它的“对”与“错”?我想,当前最需做的,与其是定性,还不如从多角度出发,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诸原因,并分析它的文化价值。本文试图从认识论角度对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宣辰 《理论导刊》2022,(9):123-129
青年集体记忆建构是凝聚青年群体力量,树立青年群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价值观的培育过程。面对网络场域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风险和媒介的“短视频转向”变迁,有必要从视觉、情感、价值三重向度实现对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视觉向度以短视频视觉修辞为路径,借助短视频的视听叙事书写、议程设置引导、符号意义建构,强调短视频对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实践作用;情感向度强调短视频的情感空间建构、情感动员建构、情感仪式建构、情感共同体建构,以实现青年集体记忆情感“连接——凝聚——认同——记忆”的发展演变;价值向度是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框架和内核,能够通过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培育和践行,推动青年“强国一代”的记忆刻写。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的新的时期,“代环境”发生着内在的变迁.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年轻一代的社会化模式从以往的那种“线性社会模式”转变为“网状社会模式”.为此,应当全面、及时、深入地揭示催生代际鸿沟和代际文化反哺的市场因素、教育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朋辈因素和社会因素(如居住格局的变化),以求发现和解释社会变迁进程中代际关系的新走向和整体图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青年偶集群体及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偶集群体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地涌现出来了。青年偶集群行为问题愈来愈严重地困扰着整个社会,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青年偶集群体的定义青年群体是社会群体中的一种。以群体的规范程度为标准,它可以分为三种:青年正式群体、青年非正式群体和青年偶集群体。这三种群体既有区别,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所谓青年偶集群休是指由于某一“重大”事件或者社会问题,激发了青年的“兴趣”,在他们心中产生了特殊反应,因而自动地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松散的、暂时的青年群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与其父母的“代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人们把代与代之间在价值观及行为取向等方面的差异、隔阂以至冲突称为“代沟”。代际差异、代际隔阂、代际冲突等均与代沟具有同义性。 如果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代沟”或代际差异的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就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历程而言,当上代人的价值观已基本确定,个性已趋于稳定的时候,下代人才出生;尽管下代人出生后开始与上代人面对着“共生环境”,但两代人要形成毫无差异的共同心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从文化的连续性意义上而言,由于下代人主要生活于前代人创造的生存环境条件下,并无时不在接受上代人的“社会化”教育;因而,只有与上代人“同一”的观念与行为才被认可、接受与奖励。于是代与代之间的差异也许只是“局部的”或“些微的”。这种现象在更富有传统色彩及宗法观念的中国恐怕更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是青年的世纪,20世纪的青年文化是叛逆的文化。自本世纪初以来,青年文化悄悄地从西方主流文化的阴影中走到历史的前台,一直以对立的姿态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在这种与主流文化的交错中,青年文化从胚胎走向成熟,并潜移默化地反哺西方社会,给当代西方文化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当然,成熟和反哺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反复。透视这个过程中西方青年文化的轨迹,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