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总量居高不下,大量信访人常年流落在外,部分信访人员采取极端手段向行政机关施压,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鉴于云南公安信访工作实际问题,就目前云南省公安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呈现的特点,对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突出,广西柳州市涉法涉诉案件也呈现出量大、化解难、缠访、闹访、重复访等特点。主要原因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打击犯罪的成效与群众的期盼有一定的差距,以及信访主体的认识偏差及公安信访工作的态度等问题。应不断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突出源头治理,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推动公安信访工作探索与创新,以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3.
涉法涉诉信访是诸多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十个方面,既涉及实体法,又涉及程序法,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应把握坚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坚持甄别性质分类处理、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坚持依靠党委政府解决问题、坚持责任追究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涉诉信访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涉诉信访呈现出诉中信访增多,缠访、闹访现象日益突出,越级访、无理访层出不穷,信访人逐渐产生组织性的特点。涉诉信访的法治化改革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处理涉诉信访工作制度和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让群众信法;畅通司法救济渠道,让群众用法;加强法制教育,让群众知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涉法涉诉信访是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下,涉法涉诉信访传承至今.处于社会转型期是中国涉法涉诉信访高发的根本原因之一.缺乏对涉法涉诉信访行为的准确定性,制度建设滞后是当前涉法涉诉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从实现涉法涉诉信访与法治的衔接入手,继续健全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处理机制,从而使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更趋于完善和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一直是我国信访案件的主力军。这既是司法救济制度的尴尬,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高发有其特定的客观因素和深刻的主观诱因。现有条件下,完善司法救济制度,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加强外部监督,杜绝腐败现象;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访功能是适合我国转型期需要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7.
"信访"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体制,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暂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涉法涉诉信访作为整个信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值得关注。然而在实践中,整个信访体制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体制的规范架构与运行秩序混乱,其职能并未充分发挥,社会效果也并不理想。表现在:信访机构设置庞杂,定位混乱,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信访程序规定不统一,其规范化、制度化程度较低。要完善信访体制,应在体制自身层面、权力机关层面、民间机制层面上下工夫,使涉法涉诉信访体制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8.
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赋予人民群众合法进行权益维护的一项制度。受传统观念与现有司法体制不够完善等因素影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置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治理逻辑存在不符现象。强化信访源头治理,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使其与法律诉讼相分离,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和信访工作方式方法,极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信访秩序。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视野下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涉法涉诉信访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权威,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必须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涉法涉诉信访面临的困境,剖析涉法涉诉信访困境在信访制度本身及其之外的原因,找出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出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主法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涉法涉诉信访作为中国社会特有的一个客观现象,有着它深刻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基础。本文探讨了涉法涉诉信访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并力求找出规范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公安信访中涉及到刑事技术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与刑事技术有关的信访案件呈不断增多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刑事技术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刑事技术工作中信访案件的预防机制,以推进和完善刑事技术工作,降低或减少信访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民众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法治环境尤其是典型刑事司法案件等现实层面的感受往往通过刑法情绪释放出来。民众刑法情绪是衡量刑法认同和刑法信仰程度的重要心理暗示。受"杀人偿命"等传统刑法观、现代仇恨犯罪理念、刑罚效果不彰和刑事司法系统运作不力等因素影响,民众刑法情绪会流露出恶性倾向,但亦有培养民众良性刑法情绪的现实土壤。民众良性刑法情绪的养成则助益于刑事政策贯彻、刑事司法运行、刑法社会效力的彰显、理性刑罚观和犯罪论的培养和刑法情怀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对简易程序的理解还停留在狭义的简易程序阶段,即认为简易程序就是简易审判程序.同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设置形式单一,处理案件能力受到限制;从我国现行的简易审判程序来看,制度本身的缺陷及配套设施的不够健全导致了刑事简易程序的利用率不高,违背了简易程序设立的初衷.现在我国正在着手修改刑事诉讼法,利用此契机,完善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构建多元化的刑事简易程序体系,有利于解决日益增多的刑事纠纷,也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和当事人在利益、价值观、偏好和各种实际需要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使司法更加顺应民意,接近正义.  相似文献   

14.
在司法实务中,对于刑民交错案件是否适用刑事优先原则存在不同的观点,这就导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对待刑民交错案件的司法处理上出现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如何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得出一种比较合理的具体规则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作为一项刑事替代性司法模式,刑事和解是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理念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无疑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从利益、权利保障、诉讼权力与诉讼权利、刑罚的宽严相济及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运作等方面对刑事和解所蕴含的平衡理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的实施,在刑法理念更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障人权、宽严相济和尊重国际化趋势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总的来说,刑法实施六十余年来,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全.当前我国社会治安总体稳定,但是仍处于刑事犯罪的高发期,这给我国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冲击,也让刑法的实施面临了不小的挑战.展望刑法未来的实施,我们要继续坚持科学的刑事司法理念、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推进刑事司法改革、促进刑事司法的国际合作.唯有如此,我国刑法的实施才能朝着更为科学、文明、人道、公正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犯罪嫌疑人知悉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悉权是犯罪嫌疑人应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程序公正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然而,对犯罪嫌疑人知悉权的价值以及犯罪嫌疑人究竟可以知悉哪些内容,通过何种程序知悉,知悉权如何得到保障等问题,则鲜有人关注。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完善我国犯罪嫌疑人知悉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刑法刑事政策化之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刑事政策化是指在刑事立法、司法以及刑法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考量刑事政策因素之影响,并将其作为现行刑法的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和目标指引。刑法刑事政策化在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日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刑法刑事政策化思想背后有其重要的犯罪学和刑法学的理论基础。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理论根据主要包括犯罪相对论、刑罚有限论、刑法机能主义及谦抑主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基本刑事政策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演进,随之具体刑事政策亦将由“严打”向“破小案”演进。考量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的公正性,在刑事执法层面,警察机关应树立起“破小案”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20.
刑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障性法律。伦理精神是刑法内容的体现,把握刑法与伦理的合理维度是当前刑法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刑法是否能够伦理化的讨论中必须深入理解刑法与伦理的关系,把握好刑法的伦理维度。我国刑法伦理维度的设定任重而道远,必须寻求刑法与伦理、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的最佳均衡点,更新人们的刑法理念,建构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刑法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