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经济学界和教育学界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已近半个世纪,但目前对性别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尚无定论。通过对农村地区性别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定性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女性整体受教育年限少于男性;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女性和男性从事非农工作概率的可能性,受教育程度对帮助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起了关键作用;受教育程度对男女是否从事非农工作的影响不一致,男性显然获利更多;由于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男性收入的绝对值较低,所以男性教育收益率扩大;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导致女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从而降低了女性教育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教育成就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甚至政治资本都密切相关;它既是自致性向上流动的主要阶梯与通道,也直接影响初婚年龄等婚姻行为。教育时间的延长必然挤占或缩短个体生命事件的其他时间。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与女性初婚年龄之间的理论关联可以发现,教育经由相互纠缠的直接和间接双重路径形成校园禁闭、改变婚姻品味、降低婚姻收益而作用于初婚年龄。教育程度越高,初婚年龄也越高。这一理论发现可为理解中国人口婚育行为的转变提供一个补充视角。  相似文献   

3.
一、农民非农转化中不断凸现的矛盾问题 1.农民非农转化的视角问题.我国的农民非农转化,始于农村的改革,乡镇企业的发展,"民工潮"的出现.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固守对农民身份的认识,从法律上人为规定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固守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城乡差别,城市特权,以致于当农民非农转化以汹涌澎湃之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在认识上却大大落后于现实,从而不能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之,研究之,引导之.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家庭功能随之变化。从家庭功能变迁视角出发,通过对家庭效用分析透视个体婚姻选择的行为逻辑研究,进而分析影响女性初婚年龄的因素。本文基于CGSS2015数据,使用联立方程组方式,探讨了影响女性初婚年龄的家庭因素、时代因素以及个体特征因素,认为女性推迟结婚是基于个人收入、社会保障以及未来生育情况的考虑,与男性相比,女性期望孩子数越多进入婚姻也越早,收入越高、性观念越开放的女性越倾向于推迟进入婚姻时间。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发展除受到自身影响外,还受到环境中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家庭环境纷杂度是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因素还包含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被证明受家庭环境纷杂度的影响。对300名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户籍所在地和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差异。儿童问题行为,在性别、独生与否、年级和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的差异显著。2.家庭环境纷杂度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各维度都存在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均与儿童问题行为相关。3.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环境纷杂度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感恩对个体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对267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感恩水平良好;(2)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感恩水平影响不大,文化程度、打工时间和月收入对她们的感恩水平有重要影响;(3)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感恩水平显著高于新生代男性农民工。研究揭示的差异对构建和完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感恩教育系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热词解释     
《社会主义论坛》2009,(1):50-50
13个省市区取消农业户口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了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以672名小学儿童的母亲为被试,考察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女性受教育程度与母亲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和农村儿童的母亲对子女的支持行为、不支持行为、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开始让孩子单独睡的时间以及亲自带孩子的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女性受教育程度、儿童的性别仅对某些母亲行为有影响.最后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母亲行为的相对作用.  相似文献   

9.
明代以前,画史对女性绘画的记录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来自于儒家伦理对女性行为及其道德的要求,性别身份桎梏着女性绘画的发展.当中国古代女性绘画发展至晚明,伴随着传统秩序的松动、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美德标准的流变等因素影响,女性绘画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代.晚明女性画家的特殊地位可以从人数冠绝前代、学画途径多种多样等现象中观其概貌.晚明女性绘画因之呈现出多样化的绘画题材、多元化的画学师承、文人化的绘画评论等异于历代女性绘画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一般紧张理论(GST)是最常被测试的犯罪学理论之一。根据GST,紧张倾向于产生负面情绪,产生纠正措施的压力,如犯罪和违法行为。虽然GST得到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但一个未得到充分解决的问题是,在评估该理论的普遍性时,抽样人口缺乏多样性。本研究以我国四所监狱335名在押女性为研究对象,探讨压力与消极情绪对女性犯罪水平的影响。压力变量、身体虐待和歧视对女性服刑人员犯罪水平有正向影响,而消极情绪与女性服刑人员犯罪水平无显著相关。两个控制变量,即目前的犯罪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是预测女性犯罪的指标,其中较年轻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犯罪更严重。讨论了对未来研究和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今天,女性受教育已不再仅仅是一种为争取和捍卫女性正当权益的努力了,而是关系到整个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课题,因为女性在青少年时期所受教育的程度和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全面发展的状况,从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密切相关。 一、女性青少年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任何一个社会,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总是与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相联系。综观中国女性教育的历史,大致  相似文献   

12.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对第二性征的态度是其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对城市青少年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对性别的自我接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孩对自身性别的接纳程度高于女孩,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受父母(主要为同性父母)的影响更大;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对自身性别的接纳程度提高,同时家庭因素的影响力减弱,同辈群体和媒体的影响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对第二性征的态度是其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对城市青少年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对性别的自我接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孩对自身性别的接纳程度高于女孩,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受父母(主要为同性父母)的影响更大;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对自身性别的接纳程度提高,同时家庭因素的影响力减弱,同辈群体和媒体的影响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对女性教育的社会回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独特生理功能和社会角色的性别群体,社会为她们提供的受教育机会的多少,她受教育水平的高低都会对社会经典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就我国女性教育的现状及女性教育的社会回报问题作些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及其法律改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户籍制度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这导致其存在着损害法治、危害公民权利、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等弊端。对此,应出台旨在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不平等状况的户籍法,明确"迁移自由"作为基本权利,并规定户口申报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户籍登记管理机关的职权和责任,完善户口登记制度,实行"户籍与口籍并存,以口籍管理为主"的模式。同时修改相关法规,完善户口法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地区积分制改革探索了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实现城乡居民同"国民"待遇的改革路径。但是户口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挂钩、中央财政按行政区划转移支付的模式仍旧是珠三角积分制改革无法冲破的藩篱。弱化户口所附带的福利水平,强化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珠三角地区积分制改革的行政服务能力与水平,可能是珠三角地区积分制改革的可持续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情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当前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女性参保比例增加;参保率随年龄增加呈倒V状分布,30周岁以下青年农民工参保率显著增加;随着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参保率提升幅度逐渐变大。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单位性质、是否拥有其他医疗保险等因素对参保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犯罪嫌疑人人口构成的主要特点有:1、在性别上,男性占绝对的多数,但女性的参与程度相对较高,而且女性犯罪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男性与女性在犯罪广度上呈反向发展趋势。2、在年龄上,犯罪年龄集中在26—59岁之间,其中35—59岁的中年人犯罪突出;青少年犯罪较少,低龄化、年轻化的趋势存在,但总体上难成气候;老年人犯罪极少,并呈现强劲下降趋势。3、在教育程度上,初中以下低学历者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明显趋弱;高中学历者表现突出;高学历者有一定的参与程度,但低于预期;在发展趋势上,低学历者持续增多,中、高学历者相应减少。4、在户口性质上,犯罪本土化现象明显,但走势逐步趋弱;流动人口犯罪突出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境外人口犯罪初露端倪,但未成气候。5、在职业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职员犯罪最为突出,而且持续增长;农民、个体业者和无业人员三种群体在经济犯罪中共同居于第二集团,并且地位旗鼓相当;工人和国家公务员很少参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代家庭》杂志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刊载的1255则征婚广告进行内容分析,并与1990年的统计结果对比发现:性格与品德已成为青年择偶时最为关注的因素;健康、对感情的重视程度、户口、住房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关注的程度上升;年龄因素仍很重要,排名第二,但已有淡化之势;身高、婚史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事业心等因素的关注度呈现下降趋势,尤其事业心作为隐性潜能并未被征婚者所重视;兴趣爱好因素至少在通过征婚广告择偶的人群中被忽略;性别是影响择偶标准的一个敏感因素;在许多择偶标准上,男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实现男女两性权益的平等化、公平化,是构建平等和谐的性别关系的基础。研究发现,男女两性在受教育权益、劳动和就业权益、社会保障权益、生育权益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女性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加强女性权益保护,必须着力保护女性受教育权和劳动就业权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男女两性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