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迁徙自由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内涵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文章拟通过对各国宪法迁徙自由权规定之演进及相关社会背景的解析,归纳出迁徙自由权内涵的演变规律,进而从这一规律中得出我国迁徙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群体作为社会弱势阶层的主要构成部分,其迁徙自由权影响到他们一系列基本权利和人权的实现,因此,保护农民工群体的迁徙自由权是弱势群体权益“特殊保护”和基本公民权利“重点保护”的统一。而要完善农民工群体迁徙自由权的立法保护,首先应当树立科学的立法原则;其次应进行多层级、多角度的立法实践,通过宪法原则确认,制定单行法律,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修订、整合等方式,确保法律法规之间的统一性和体系性,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3.
迁徙自由权是国际法广泛关注的问题,从我国相关立法对迁徙自由权的态度上看,有些问题亟待 解决。迁徙自由权作为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随着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宪法中对此项权利予以肯 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迁徙自由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自由 ,从形式上看包括本国内的迁徙自由和国际间的迁徙自由 ,从实质上看是指人们通过空间的移动来实现定居、探亲、访友、继承财产、留学、就业、旅游和其他目的的自由 ,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行动自由。迁徙自由权存在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形态。迁徙自由权不是一种为所欲为的权利 ,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以来被看作是实现迁徒自由权的最大障碍.虽然我国现行的《宪法》之中没有明确写出公民享有迁徙自由权,但是无论从学理角度还是现实角度(我国在1998年10月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承认并详细阐明了迁徒自由权),我国对迁徙自由权是承认的.那么,对于这一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就只能在《宪法》之中规定,而不能用一种人口管理制度对其加以限制.所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论迁徙自由     
迁徙自由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和国际公约中都有对迁徙自由权的规定。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现行宪法并没有规定这一权利 ,并且在现实中 ,这一权利还受到户籍等制度的极大限制。笔者认为 ,实现迁徙自由 ,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经济持续增长和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 ,我国宪法应及早恢复迁徙自由权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这一基本人权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地认可.在当今城镇化迅速发展过程中,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把城乡人口分成利益上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身份上的等级差别.随着法治国家的不断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已势不可挡,借鉴国外保障迁徙自由权和改革户籍制度的经验,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实路径,需要宪法和法律层面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废除二元制户籍制度格局,对农民工子女实行同样的教育政策.这不仅是迁徙自由的应有之义,也是宪政平等理念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公民的居住自由权与迁徙自由权关系密切而又是不同的概念。由于居住自由权在我国当前宪法中缺位,一些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进程中强迫农民集中居住无所顾忌,这种行为忽视了"自由"信念而来源于家长主义式干预的思想。居住自由权入宪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方政府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行为将受到宪法上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农民集中居住的良性推进。  相似文献   

9.
迁徙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但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对迁徙自由采取了限制态度。在宪法上明确公民的迁徙自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差别性规定、建立统一的可以流通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迁徙自由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通过户籍改革,可为迁徙自由的实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在立法及其适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主要表现在:一是现行宪法的三次修正都没有涉及公民权利;二是宪法中关于生命权、财产权、迁徙自由权的规定有缺陷;三是宪法控权条款乏力;四是权力腐败;五是经济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是民众面对政府绩效衰退时的一种呼吁,民众无法自由迁徙则是退出权的缺失。认为退出权的不同和忠诚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两个重要原因,此外还包括参与人数,呼吁的成本,需求质量弹性等。降低群体性事件,应加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忠诚感),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增加退出权),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提高呼吁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与保护,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对此权利及相关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国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规定了迁徙自由,但是由于特殊的原因在以后的宪法中没有对此重新加以考虑。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迁徙自由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它是会对我国目前的城乡稳定带来混乱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权力。适度的自由裁量可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体现法的灵活性。依法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从立法、司法监督、执法等环节进行控制,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论迁徙自由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迁徙自由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 ,我国于 1998年签署了该公约 ,并从宪法立法角度确认迁徙自由很有必要。我国其他法律在对迁徙自由进行具体规定时 ,应当把维护公民迁徙自由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道德、他人权利与自由结合起来 ,使迁徙自由得以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5.
各国宪法对通讯自由的权利性质有不同的规定 ,这反映了各国立宪者制宪思想的不同。通讯自由权利的实现程度和宪政价值直接受到通讯载体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在网络信息时代 ,通讯自由与公民的隐私权、自由表达权、知情权、财产权 ,及国家安全、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等密切联系和融合。该权利的性质已不能简单地界定为人身权利或者表达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陆地区《宪法》和台湾地区"宪法"均未对职业自由权作出明文规定,而是通过劳动立法或宪法解释的方式对职业自由权提供保护。职业自由权包括职业选择的自由和职业执行的自由。保障职业自由必须反对强迫劳动。基于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海峡两岸均通过法律对职业自由权的主体及其该权利的行使进行一定的限制,同时明确了职业自由权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和强迫劳动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社会和各国宪法中,迁徙自由一直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得到保护。1982年宪法没有恢复1975年宪法删除的公民迁徙自由条款,我国公民迁徙自由经历了肯定——否定——松动的过程,迁徙自由条款的发展变化是和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新形势下,保障公民迁徙自由、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成为越来越紧迫的要求。恢复迁徙自由在宪法中的地位,废除户籍登记条例,制定新的户籍法,为保障公民迁徙自由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