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酒后驾驶已成为世界通病,但中国的酒后驾驶问题更为严重.酒后驾驶大量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对危害的认识不足、侥幸心理严重和立法缺陷.酒后驾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的一大公害,应把严惩酒后驾驶的行动常态化,完善立法,强化源头管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涉酒交通事故接连不断。酒精正在成为越来越凶残的"马路杀手",尤其是2009年上半年的几起恶性涉酒交通事故更是激起了人们对酒后驾车者的愤怒。公安部部署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严厉的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近日,公安部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巩固当前所取得的战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把杜绝涉酒交通事故工作做到制度化、常态化,加强立法调研,改进量刑方式,强化法律监管,将涉酒交通事故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3.
酒后驾驶已成为当下社会的顽疾。日本《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驶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将酒后驾驶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两类。除对酒后驾驶者本人严加惩处之外,还设有"车辆提供罪"、"酒类提供罪"以及"同乘罪"等新罪种,从各方面减少酒后驾车现象。为防止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赋予警察拦停及要求出示证件、呼气检测及采取其他必要应急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员数量的快速增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多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治理酒驾不仅需要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5.
潘宇 《人事天地》2011,(6):60-60
饭局喝酒是常事。不喝伤感情,但喝多了伤身体。过度饮酒可能会引发胃病、肝病和胰腺炎,还可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和痛风的突然发作,过度饮酒会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储藏,导致营养不良,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大脑衰老表现,还会引起生殖功能障碍,酒后受孕或孕妇喝酒可能引起新生儿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防和控制危险驾驶行为给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应单独设立"危险驾驶罪",同时,对"酒后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重新梳理,借鉴国外关于"危险驾驶"的有关立法,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细化有关标准,从而在根源上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上海的"钓鱼执法"案件引发了众多思考与探讨,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发现,完美执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信息不对称。执法者和"黑车"司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黑车"司机对违法行为拥有完全信息,执法者则属于信息劣势方。执法机关为了降低发现违法行为的信息费用,通过"钓鱼执法"这种引诱方式执法,同时通过"有奖举报"制度向第三方信息优势者购买信息。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降低执法行为的信息费用将是破解"钓鱼执法"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醉"与"非醉"作为醉酒驾驶罪与非罪的标准,明确具体,毫无歧义,这是危险驾驶罪的最成功之处。全社会对醉驾入刑充满热情,不仅仅是因为其给猛于虎的车祸套上了枷锁,更深层的原因是,占总人口绝大部分的草根阶级寄希望于这个一施行就轰轰烈烈的法律,能够钻破特权阶层的精钢盔甲,让不尽如人意的社会司法透出公平正义的一线曙光,由此也引发出我们对立法、司法及刑罚制度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9.
"医闹"就是指患方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借患者出现意外事件,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不正当的经济赔偿的行为。医闹的特征主要有:本质上是一种不正常的医患纠纷;是一种违法行为,这是"医闹"区别于正常医患纠纷的根本特征;是一种多人非法聚集表达诉求的群体行为。"医闹"现场处置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细心观察,区别对待"、"准备充分,行动果断"。现场处置时,处警人员一般分为调处组(着装)、劝导组(着装)、警戒组(便衣)、行动组(着装特警队员),各组要分工配合,力争既做到维护社会秩序,又不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梁丽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案到底该如何定性?如果媒体对该案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那么梁丽的行为既不构成盗窃罪也不构成侵占罪,只是民事违法行为。但该案却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法律的进一步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11.
危险驾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现行法律对危险驾驶的立法规定不足,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无法正确评价该行为,有必要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准确地界定,在刑法中单独增设危险驾驶罪,将酒后驾驶、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作为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的过渡性罪名。  相似文献   

12.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醉酒驾车肇事案件在定性和量刑上面临困境。应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统一法律适用,尽量杜绝"同案不同判",以期合理评价并遏制此类案件。  相似文献   

13.
我省许多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要切实加强交通规划和建设,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交通拥堵;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力量,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逐步建立全民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的探讨——基于对一个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罪是行政犯罪,必须以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除了承担行政责任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在适用《刑法》第133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时,必须注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逃逸”与《刑法》意义的“逃逸”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同时不能违反“同一行为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根据目前我国交通参与者对于道路交通信号的普遍认知情况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探索实现“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对于改善我国交通安全现状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路权是对现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中所规定的通行权、先行权、占用权等交通权利的概括及其总称。路权原则常被用作分析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的合法性 ,是交通违章处罚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作中的重要理论工具。然而 ,路权原则在交通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往往被滥用 ,这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不法侵害行为的结束”不等同于“不法侵害的结束”,是适时防卫还是事后防卫,应以不法侵害是否结束为判断标准,而不应以不法侵害行为是否结束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世界银行4600-CHA中国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交通管理教育和执法》研究的概要。在对石家庄城市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的交通违章、交通事故、交通认知大量调查基础上,分析与研究了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交通行为的构成特征和形成原因,并针对石家庄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从交通管理教育和执法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建设角度出发,分阶段地对石家庄市交通管理教育和交通执法建设提出了规划研究方案与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试论交通肇事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但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以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则要加重处罚。在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比较多,行为人主观上又多为故意,因此对行为人的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同时在处罚时也应将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遗弃罪法益的变化使交通肇事逃逸致死问题的定性变得复杂化。在交通肇事移动逃逸致死时 ,除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之外 ,还涉及到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与 (移置 )遗弃罪的界分。对此 ,应通过违反作为义务程度的强弱判断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内容 ,从而准确区分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