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制度类公共产品。是政府等公共机构制定、实施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制定,从政策需求到政策形式的表达,经历了一个从需求知识、专业知识、技术知识到政策知识的转换过程。而公共政策的制定。则是公共政策网络中政策需求者、政策倡议者、政策设计者、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政策评估者的利益均衡与合作收益。只有实现公共政策当事人各方的利益均衡与合作收益。这一公共政策才会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社会,吸纳网络民意体现了政府的开放包容,更突显了政策合法性的本质要求。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应用网络民意体现了政策合法性、利益公共性和参与民主性,网络民意保证了政策议程设置来源的广泛性、促进了政策方案形成与选择的科学性、提升了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网络民意应用存在议程设置上结构性矛盾突出、方案规划中吸纳机制因循守旧、政策合法化后反馈信息不完善的现实困境,需要在政策议程设置上加强回应、规范平台建设;在政策方案规划上提升责任、完善吸纳机制;在政策合法化上提升合意度、加强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责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以国家权力作后盾 ,具有极强的公共权威和普遍的社会影响力 ,加之政策执行阶段的主体基本只由政府官员担当 ,这部分人同时又拥有相当多的政策制定权 ,由此决定了政府官员在公共政策全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决定了他们的素质、能力和操守如何与政策的效果利害相关。为此 ,必须重视建立公共政策执行者责任制 ,使政策理解出偏、贯彻不力、执行失误 ,甚至违背政策、对抗政策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身上。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以国家权力作后盾,具有极强的公共权威和普遍的社会影响力,加之政策执行阶段的主体基本只由政府官员担当,这部分人同时又拥有相当多的政策制定权,由此决定了政府官员在公共政策全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他们的素质、能力和操守如何与政策的效果利害相关.为此,必须重视建立公共政策执行者责任制,使政策理解出偏、贯彻不力、执行失误,甚至违背政策、对抗政策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身上.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有着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特定政策意图的人类活动。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社会价值分配的重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社会公平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统一性。它是通过政策主体的行动、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政策过程的推进来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论公共政策主体的合法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主体主要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的政治权力主体,即体制内主体。规范的政策主体应具备三种属性,即合法权威、合格权威和个人权威,它们共同构成政策主体的合法性。政策主体的合法性对政策系统和政治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包括政策议程、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几个环节。民意和专家的参与、以及媒体的作用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对于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孙志刚事件作为一个典型的引起公共政策修改制定的案例,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从价值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吸纳民意乃是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吸纳民意所带来的价值冲突、民意的冲突性和模糊性、民意可能的非理性成分以及"邻避现象"的存在等,导致吸纳民意的公共政策并不一定就是"良策"。因而,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应充分认识到,吸纳民意乃是制定良好公共政策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同时要认可与支持民意的多种表达和输入,尤其要尊重网络民意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合法地位;在面对民意时,政策制定者应采取及时回应、谨慎采纳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法治政府的灵魂和精髓可概括为权力规约与权利保障。作为一项连续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至少应包含对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反馈等环节的讨论。其中,政策制定过程的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自由裁量与程序约束以及政策反馈过程的回应、纠偏和问责等多项议题的论析与机制重构,无不应渗透着权力规约与权利保障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众多利益主体的博弈,而公共利益取向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应有之义,要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就是要通过公共行政改革,建立市场化、透明化、民主化的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立和完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等途径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对社会影响深刻而广泛,目标群体的利益格局一般都要受到影响。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是社会各阶层成员,社会阶层之间在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与反馈等诸多环节作用迥异,基于这种差异形成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会导致政策失灵。为防止或消除"政策失灵",政府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调整政策过程相关利益主体的结构,以保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凸显,并已成为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一条新途径。与此同时,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所以,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正确利用网络舆论,以便更好地实现公民参与,促进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3.
公民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主要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发挥着直接的重要作用。当前需要转变执政观念,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关制度,加强公民素质建设,提高公民参与能力,提高公民参与组织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机构是否合理,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素质,工作制度是否健全,决策是否正确等是通过政策执行结果来检验。政策执行是对决策目标进行实践验证,进一步完善决策。政策执行的效果是评估政策效益的客观依据,通过评估,改进政策制定和执行体制,提高政策效益。而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直接实施的主体,如何有效的执行公共政策,是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因素和解决阻碍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对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效率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作为政府政治输出的公共政策 ,其合法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统治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它是政府合法性的外在表现。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包括政策制定主体即政府的合法性权威 ,政策运行程序的正当性 ,政策价值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地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是指特定的主体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过程。这一概念具有三大特征 :首先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特定的 ,在我国主要是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其次 ,公共政策的客体是社会公共资源 ,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实际资源和潜在资源。最后 ,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 ,它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三个阶段构成。政策评估是根据某些特定标准去判断某一项公共政策是否具有价值或有什么价值。[1] 有关政策评估的对象 ,学术界存在很多歧义 ,其焦点在于政策评估究竟是以政策结果还是以政策方案作…  相似文献   

17.
政策执行是把政府公共政策付诸实践,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追求、权力寻租、政策缺陷、监控不力等因素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保证政策顺利实施就需要建立健全政策执行中的权力制约体系、政策制定体系以及监控体系,从而减少政策执行中的"下有对策"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仅从公共政策角度,揭示政府与公民、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提出公共政策应当具有合宪性。通过培育完善而成熟的市场经济,造就具有良好品质的公民。设计政府与公民真诚对话、信息公开、正当程序、公益诉讼等制度,从而制定出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合理合法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政策,这将成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美国智库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提出应重视发挥各类社会利益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使公共政策体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和需求,使政策目标平衡各类社会主体的合理利益,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是公意的达成与约定。政府作为公共法权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及其实施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改革开放利益格局深刻变革的情形下,政府腐败现象频发。政府非纯粹代表公共利益,而是存在严重的逐利化趋向,通过“政策制定权”这一新的腐败方式追逐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