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老缅泰湄公河安全合作机制是一新生事物,已经引起了四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纷纷加大了对湄公河区域的战略投入.在四国安全合作机制中各方关注的利益重点各不相同.未来湄公河“金三角”流域一带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四国安全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湄公河案件发生之后,中老缅泰四国举行了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会议,先后通过了《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纪要》和《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两份重要的国际文件,正式提出建立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然而,这两份国际法律文件无论在各国的权利义务的分配,还是机构设置方面都没有详尽的规定。中国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中老缅泰四国合力建设安全执法机制体现了各国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的美好期望,湄公河惨案的侦破展示了国际侦查协作的优势。在共同协议和安全联合执法的框架下,加大了湄公河流域国际侦查协作建设力度,推进了情报交流、联合巡逻、治安管理、重案共侦、资源支持等五大机制的建设,并将流域各国的合作推向更深层面。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中美俄日四国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合作是四边关系的主流。在经济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地区安全领域,四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而且,随着经济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四国在这些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具有战略性。然而,在军事安全和意识形态这两个领域,美日和中俄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某种程度的对抗性,战略互信难以建立,冷战格局的影子时隐时现。四国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在相当长时间内只能维持“冷和平”状态。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利用和控制太空作为本国政治和军事战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外层空间(以下简称外空)技术的投入,积极参与外空竞争,使得外空安全变得日趋复杂。当前,外空安全主要面临有限的轨道资源、外空环境污染和武器化三方面的挑战。鉴于当前外空安全机制面临机制不健全、强制力不足、不能适应外空活动新发展等,中国应从积极推动建设"和谐外空"、推动进一步完善外空国际法的国际进程、坚决反对外空武器化、以合作推动外空安全机制的构建着手,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建设一个和平、发展、合作与法制的外空。  相似文献   

6.
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中老缅泰四国以此案的侦破为契机,组建湄公河航道联合巡逻执法队伍,至今已开展九次联合巡逻执法,执法效果显著。但联合执法仍然面临着司法制度的差异、巡逻执法机制的缺陷、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地理环境等主客观困境。全面维护湄公河航道的安全,需要加紧制定和完善联合执法队伍在执法权限、司法协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扩展联合执法的广度及加深联合执法的深度,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区域治安日益成为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域警务合作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应着重建立和完善系统建设机制、信息情报共享、研判机制、区域警务有效管理机制、"非正式组织"防控队伍建设机制等一系列长效保障机制,确保区域警务合作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能力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印太”的建构与亚洲地缘政治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评论》2018,(1):16-35
2017年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的重启,意味着"印太"概念自二轨层次的讨论逐步纳入官方话语,并在日益塑造新的亚洲地区架构。"印太"概念的发展演变以及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机制的重启,是亚洲地缘政治变化的结果,而四国内部关系的提升和对话机制的建设则为这一进程注入了内在动力,塑造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相关国家对"印太"概念的把握以及安全对话机制的诉求仍显示出一定的内在张力。中国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印太"概念的建构及其战略和安全意涵,另一方面,更要采取积极应对之策,参与并塑造"印太"格局本身。  相似文献   

9.
能源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是能源的供应与需求问题,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经济结构、社会稳定乃至个人发展。能源安全主要涉及供应安全、运输安全、价格安全、结构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等六个方面。基于对能源安全的综合理解,显然不能对中俄能源合作只做能源进出口的狭隘理解。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俄两国能源安全合作,就必须摆脱角色差异、定位模糊、阶段变更的困境,同时解决好价格机制、技术合作、资源互补和地区建设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魏玲 《外交评论》2006,56(1):44-50
多边主义是一种要求很高的制度形式。达成实质性的多边合作不仅涉及到权力结构、战略互动模式和制度形式等因素,更需要共同利益和集体身份。东北亚地区面临严重的传统安全和日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建立合作安全型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迫在眉睫。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基础建设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当前,暴恐活动具有暴恐分子的串联性、随机性二元发展趋势、新媒体对犯罪信息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方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两国加强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方面的合作机制,强化上合组织的引导核心作用,积极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区域警务合作建设,完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起一个多元多层、务实高效的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内地与港澳的经贸联结加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区际经济犯罪不断衍生并凸显,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区际侦查合作。虽然大陆与台湾地区、内地和港澳地区之间的区际侦查合作逐步推进,也探索出诸多卓有成效的合作方式,但尚未形成系统和规范的制度化运作机制,致使合作受阻。有必要研究构建我国区际经济犯罪侦查合作的制度体系,将既有的经验及做法进行有机整合,完善创新,以推进区际侦查合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东北亚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化及诸多的现实威胁,使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成为必然;而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朝鲜半岛的缓和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使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成为可能。在东北亚已经逐渐形成了“两个轨道”下的安全合作。中国应积极参与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苏东剧变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调整对内对外政策,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外部环境看,四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从社会发展看,四国经过深化改革,已度过最困难时期,正在向民富国强迈进。从基本路线看,四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国际恐怖主义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演进,成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威胁。恐怖组织的层出不穷、"独狼"式恐怖主义的威胁等挑战以及民族分裂型与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的发展蔓延,使得反恐层面上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而建立健全国际安全合作机制首先要制定统一的反恐概念标准,还要进一步打牢国际反恐合作的法律基础,并且要以国际反恐联合侦查为切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最后要倡导联合国主导下的军事合作反恐。通过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起到遏制全球恐怖主义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中国均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差异较大,亚美尼亚地处重要的地缘环境,也是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武装暴力事件的多发地区,长期受到大国的政治因素影响。中国与亚美尼亚共和国合作程度较浅,警务合作机制建设相对落后,两国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促进两国政治、经济、能源、文化等方面合作,应建立长期有效的警务合作,有利于国家的安全稳定。两国之间应增加国家间的信任,恪守原则,互助互信,积极开展国际警务合作,加强警务建设,共建国家安全环境,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机制,务实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界定了国家文化安全及其管理对象的内涵和外延,并从管理学的角度以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控制机制、督导机制、合作机制、反馈机制和抗干扰机制为核心,建立起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国家文化安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湾区建设不仅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内涵,更能进一步加强内地和港澳的各类合作,不断为我国提供创新和发展.在警务执法合作方面,从传统跨境犯罪到现如今网络跨境犯罪,使得以往的警务执法合作机制在执行过程中难免遇到新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进一步完善合作制度以有效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9.
朝鲜核试验的进行,朝核问题再次凸显,地缘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东北亚亟待建构一个以六方会谈为基础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六方会谈作为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实践的一种过程,既为将来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作了铺垫,又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契机,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妥善解决朝核问题和建构新东北亚安全秩序,以六方或多方会谈为基础的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将会是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东盟开放合作是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抉择.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与对东盟开放合作的战略构想强调顺应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以提升泛珠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为战略目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等机制为平台,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经贸合作为重点,以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切入点,以开放开发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以粤港澳珠三角为龙头,充分依靠泛珠三角区域整体优势和依托全国的力量,大力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对东盟开放合作,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国际化发展.实现其战略构想,应进一步明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国际化发展思路、设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加快与东盟机制的衔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加强政策探索、创建和完善开放合作平台、先易后难务实地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的开放合作、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及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完善科学决策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