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30年里取得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使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了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伟大觉醒,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批判吸收我国传统小康思想的基础上,在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提出了小康社会思想并将其不断发展完善,历经小康社会奠基时期、实现初步小康时期、实现总体小康时期、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全面建成小康时期。党对小康社会思想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小康社会思想的演变发展脉络,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有助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领导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领导的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完善的,是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不断成熟的表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今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五周年。五十五年来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我市各民主党派知情献策、建功立业 ;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生活中 ,各民主党派协调关系 ,化解矛盾 ;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中 ,努力发挥参政党的特殊作用 ,使我市多党合作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目前 ,承德市委与民主党派、无…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制度社会主义困境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拓展与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涵,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当前,认真实践和发展这些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的战斗历程,以雄辩的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共和国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而又不断奋力开拓创新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实现认识论与方法论升华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便把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来考虑,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中国共产党早期国家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思想过程,即从一开始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向往逐渐转向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建国方案。但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失败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即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的理想破灭了。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状况重新加以审视,以尽快找到实现重建国家政治理想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认清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维护世界多样性,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增添了重要内容;主张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供了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试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有过几次下放经济管理权的改革尝试,但均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是不成功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始阶段,受历史条件所限,中共领导人不可能认识到经济运行中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还不具备超越苏联模式框架的实践基础,但这种探索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历史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方向,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党政干部只有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经过建国61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这条道路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有利于破解当前发展遇到的难题和迎接时代的挑战,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着力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所产生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特性主要有:鲜明的阶级民族性、紧密的历史连续性、严密的结构整体性、鲜活的现实时代性和灵活的发展创新性。这个体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演进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是在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生成和拓展出来的。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把中国社会主义置于当代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思考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地、自觉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群众史观的生成有其独特的逻辑起点,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得以丰富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史观应该做到三个方面,即坚持群众主体,直面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成功探索,是旷世未有的伟大的制度创举,是中国转轨经济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转轨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对当代世界的巨大贡献,因而必将是中国学人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逐步跌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历史地看,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被西欧社会发展迅速拉开距离,实是明皇朝276年统治所造成的.两败俱伤的中国社会政治治理模式,使得明皇朝成为历朝历代最腐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最严重的封建皇朝.明皇朝的覆没,以及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如流星般地消逝,表明中国社会政治治理模式碎裂.中国走向现代化,必然要转换社会政治治理模式.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三个世纪,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中国终于接受马克思主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社会转型.历史表明:社会主义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自我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