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活血潜阳祛痰方对肥胖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含量、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HOME-IR)及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 5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高脂饮食10周以复制肥胖高血压模型,再将肥胖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另设置京都大鼠对照组和SHR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其余3组分别以活血潜阳祛痰方、缬沙坦、正常饮用水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体质量、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测定血清和心肌Ang Ⅱ含量以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胰岛素和血脂水平。结果 活血潜阳祛痰方可显著降低肥胖高血压大鼠升高的Lee指数、SBP、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和HOME-IR水平(P<0.05),显著降低升高的血清和心肌Ang Ⅱ水平(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大鼠有严重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活血潜阳祛痰方可有效降低Ang Ⅱ含量,改善其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艾灸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微小RNA-24(micro RNA-24,miR-24)/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路的影响,探究艾灸改善IBS-D大鼠内脏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共3组,每组12只。采用母子分离+醋酸刺激+慢性束缚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艾灸组给予艾灸双侧“天枢”“上巨虚”20 min,连续7 d。分别于34、45、53 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稀便率和腹部回撤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的最小容量阈值;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脑、结肠组织中5-HT、SERT、5-羟色胺受体4(serotonin receptor 4,5-HT4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大鼠中脑、结肠组织中SERT、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RT-PCR检测中脑、结肠组织中miR-24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稀便率升高(P<0.05)、AWR最小容量阈值下降(P<0.05);血清、中脑、结肠组织中5-HT、5-HT4R、CGRP、S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ER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iR-2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ERT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稀便率下降(P<0.05),AWR最小容量阈值上升(P<0.05);血清、中脑和结肠组织中5-HT、5-HT4R、CGRP、S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ERT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2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ERT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艾灸干预改善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下调miR-24表达,促进SERT对5-HT的重摄取,降低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旷场行为学评分相近的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郁温胆汤组、调气血组、化痰组、养心脾组、马普替林组,每组8只,以孤养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方法复制大鼠抑郁模型,对大鼠进行旷场行为学测定并评分,对大鼠进行糖水消耗实验并测定体质量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大脑前额叶脑皮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旷场行为评分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蔗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P<0.01),体质量增长缓慢(P<0.05,或P<0.01),脑内NE、5-HT含量降低(P<0.05)。柴郁温胆汤及部分拆方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P<0.05,或P<0.01),增加大鼠脑内NE、5-HT的含量(P<0.05)。〖JP〗结论 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中全方的抗抑郁作用优于各拆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改良版脐灸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肠动力学、胃肠神经递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枸橼莫沙必利,观察组给予改良版脐灸。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情况(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粪便pH值、排便困难程度);检测患者血清肠动力学[直肠最低敏感度(RMS)、最大耐受度(MT)、直肠顺应性(RC)、结肠传输试验(CTT)],胃肠神经递质[胃动素(MTL)、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P 物质(SP)],肠道菌群(大肠埃希菌、产气夹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观察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和粪便pH值较对照组增加(P<0.05),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RMS、MT、RC、CTT、5-HT和VIP水平降低(P<0.05),MTL和SP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大肠埃希菌数量降低(P<0.05),产气夹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40.4%(P<0.05)。结论 改良版脐灸可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调节肠动力学、胃肠神经递质和肠道菌群,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百会、大椎穴对海洛因复吸大鼠脑组织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和钙网织蛋白(calreticulin,CRT)的影响,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依赖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8只。按重复3次“染毒→戒断”的方法复制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于实验第46天取各组大鼠海马、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脑组织,分别运用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和VTA区GRP78和CRT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依赖组大鼠海马和VTA中CRT、GRP78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海马和VTA中CRT、GRP78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仅海马CRT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机制与其上调海马和VTA中CRT、GRP78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足三里”针刺治疗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7和Nav1.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养联合单次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缩足反应时间判断DNP模型是否复制成功。将DNP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针刺组针刺“足三里”20 min,中药组予以益气活血通络方(9 g/kg)灌胃,针药结合组予以针刺“足三里”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方灌胃,另设空白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取大鼠L4—L6背根神经节,Western blot法检测Nav1.7和Nav1.8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Nav1.7、Nav1.8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1.7、Nav1.8的荧光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大鼠机械痛阈显著升高(P<0.05),热缩足反应时间显著延长(P<0.05),背根神经节中Nav1.7、Nav1.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针刺组、中药组比较,针药结合组大鼠机械痛阈显著升高(P<0.05),热缩足反应时间显著延长(P<0.05),背根神经节中Nav1.7、Nav1.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DNP的效果优于单一疗法,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背根神经节中Nav1.7、Nav1.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Nrf2)信号通路观察通腑养髓方对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模型TX小鼠神经细胞铁死亡的干预效应,并探讨通腑养髓方对WD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以DL小鼠为正常对照,将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通腑养髓方组,通腑养髓方组以通腑养髓方中药灌胃治疗30 d,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灌胃后取各组小鼠脑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小鼠脑组织铜、铁微量元素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TfR)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脑组织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Fluoro-Jade B(FJB)染色观察小鼠神经细胞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铁死亡及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rf2,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FTH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内铜、铁含量,TfR表达水平,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腑养髓方组小鼠脑内铁含量,TfR表达水平,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膜皱缩,嵴数量减少或消失,空泡产生;通腑养髓方组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腑养髓方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显著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通腑养髓方组脑内GPX4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脑内Nrf2、FTH1、HO1、NQO1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通腑养髓方组脑内Nrf2、FTH1、HO1、NQO1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通腑养髓方通过上调TX小鼠神经细胞GPX4等铁死亡相关蛋白及Nrf2、FTH1、HO1、NQO1等Nrf2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铜蓄积所致的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细胞铁死亡,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刺血加艾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刺血艾灸组,每组10只,采用尿酸钠混悬液右后踝关节注射法复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在模型复制时、模型复制后24 h及灌胃治疗后3 d测量右后足肿胀度;灌胃3 d后,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尿酸(uric acid,UA)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血清UA含量及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刺血艾灸组足肿胀度,血清UA含量,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且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P<0.05,或P<0.01)。结论 刺血加艾灸疗法能够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胀度及血清UA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与TLR4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针“肺俞”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大鼠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电针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后两组以香烟烟熏结合脂多糖气管滴注法复制COPD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和血浆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的含量,并取正常电针组、模型电针组大鼠的“肺俞”穴进行即刻电针治疗,观察电针前后大鼠迷走神经放电情况。结果 与电针前比较,正常电针组和模型电针组大鼠电针后颈部左侧迷走神经放电频率、面积和幅度均显著增加(P<0.05) 模型电针组大鼠电针前后颈部左侧迷走神经放电频率、面积和幅度差值显著大于正常电针组(P<0.05)。ACh在外周血浆中含量变化为: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电针组显著高于正常电针组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ACh在BALF中含量变化为:正常电针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电针组显著高于正常电针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 电针“肺俞”穴可使COPD大鼠迷走神经放电增强,并促进肺局部ACh递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角度探讨参七虫草胶囊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七虫草组和泼尼松组。采用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的方法复制肺纤维化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上皮细胞钙粘素(E-cadherin,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参七虫草组大鼠肺组织炎性反应及胶原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第7、14、21、28天,模型组E-ca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α-SMA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参七虫草组和泼尼松组E-cad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α-SMA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参七虫草组和泼尼松组E-cad和Vimentin表达水平相近(P>0.05)。第28天,参七虫草组α-SM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泼尼松组(P<0.05)。正常组4个时点肺组织中E-cad、α-SMA和Vimentin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参七虫草组和泼尼松组第14、21和28天肺组织E-cad表达水平逐渐降低,α-SMA和Vimentin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七虫草胶囊通过调节肺组织E-cad、α-SMA和Vimentin表达水平而抑制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吞咽行为训练结合针刺舌根部穴对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4例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行为组、针灸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行为组给予吞咽行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针灸组给予针刺舌根部穴治疗,每穴顺时针捻转3~4下,隔日1次;观察组给予吞咽行为训练和针刺舌根穴治疗。治疗20 d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吞咽障碍分级和摄食-吞咽功能分级评价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基于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吞咽障碍分级和摄食-吞咽功能分级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于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吞咽障碍分级和摄食-吞咽功能分级的疗效均优于行为组和针灸组(P<0.05),而行为组与针灸组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行为训练结合针刺舌根部穴可明显改善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比较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31例和对照组(单纯通督调神针法)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针刺取督脉穴百会、风府、水沟、大椎、至阳、腰阳关为主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夹脊穴针刺,取颈2—7、腰1—5夹脊穴,双侧交替针刺,每日针刺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采用简易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痉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在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方面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疗效相当,但在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均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动态观察耳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 从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复制VD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耳针组、西药组,每组10只。于模型复制后第4天,治疗第30、60天时,采用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于模型复制后第4天、治疗第60天时,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果 模型复制后第4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神经行为学评分及海马CA1区锥体存活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治疗30、60 d后,与模型组比较,耳针组及西药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耳针组、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存活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针可以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耳针可改善变性的海马CA1神经细胞,促进其修复与再生,从而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这可能是临床耳针治疗VD有效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15例。针刺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1次,康复组患者每日接受康复治疗1次,针康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与康复治疗各1次。3组每周治疗6 d,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el-Meyer评估量表(Fuge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runnstrom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组基于MB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3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FMA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治疗2、4周后,3组患者MBI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MBI评分均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针刺组比较,针康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而康复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无明显优势(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患者在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的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促进瘫痪肢体康复等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在针刺心经干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损毁组,每组15只。通过开胸结扎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其中针刺组和损毁组选取手少阴心经“神门-通里”经脉段,给予电针干预,电流强度为1 mA,频率为2 Hz,每日电针30 min,连续干预3 d,伪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电针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心电图、海马DG区细胞形态以及神经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 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损毁组心率和ST段电压均显著升高(P<0.05)。伪手术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大而圆,胞质色浅而均匀,尼氏体丰富;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较为稀疏,细胞体积变小,尼氏体减少;针刺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排列相对较为紧密,细胞体积较大,尼氏体相对增多。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海马DG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 海马DG区可能是针刺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中枢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对睡眠剥夺受试者面部新陈代谢热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健康青年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正常睡眠组(A组)、睡眠剥夺组(B组)、睡眠剥夺与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治疗组(C组)和睡眠剥夺与非经非穴针刺治疗组(D组)。A组保持正常睡眠状态,对B、C、D组同时进行24 h睡眠剥夺,次日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4组受试者面部热值,及观察C、D组针刺治疗后面部热值的变化。结果 红外热成像图显示,A组面部呈温热状态,B、C、D组面部呈高热状态。A组热值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B、C、D 3组热值多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针刺治疗后面部热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C组治疗后面部热值降低值显著大于D组(P<0.05)。结论 睡眠剥夺可导致面部热值升高,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能够降低睡眠剥夺者面部较高热值,且疗效优于非经非穴针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治疗组,观察针刺对脑缺血后缺血同侧海马齿状回(DG)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结果:缺血2周后缺血同侧海马齿状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群峰电位(PS)的I/O曲线幅度均显著降低(P<0.05);和缺血组相比,治疗组EPSP、PS的I/O曲线幅度均显著升高(P<0.01,P<0.05),和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EPSP的长时程增强(LTP)幅度在缺血2周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组无明显差异(P>0.05)。PS的LTP幅度在缺血2周后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EPSP的长时程抑制(LTD)幅度在缺血2周后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S的LTD幅度缺血组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所升高(P<0.05),与缺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缺血引起的海马DG区I/O曲线的EPSP、PS的幅度变化起保护作用;针刺能修复缺血造成海马DG区PS的LTP诱导的损害;针刺对缺血后海马DG区EPSP的LTD的诱导无明显影响,对PS的LTD诱导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