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族群关系的妥善处理几乎是所有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的难题。北爱尔兰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两大教派族群间的矛盾是造成北爱冲突的重要原因,而这与英国政府族群关系政策失当有很大关系。为解决北爱尔兰问题,英国政府通过改善族群间关系,促进了北爱社会内部的逐步和解,从而推动了北爱兰和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政策学的兴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政策过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对于多族群国家的政策制定模式缺乏相应的关注。本文将族群因素纳入政策学的研究范畴,从政策议程的视角出发,探讨多族群国家与政策制定模式之间的机理关系;通过选取"族群结构"和"体制结构"两个变量,构建一个多族群国家政策制定的分类模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清晰地勾勒出四种不同的多族群国家政策制定模式。  相似文献   

3.
世界主要国家族群关系的模式可以概括为集权控制型、平等融合型及族群联邦制,族群联邦制的成败是关注的重点.中国及各国相关经验表明,族群自治是维持社会和谐与国家统一的制度保障.要长期保持族群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只是依靠严厉惩罚或优惠政策是不够的.中央意图再好、政策再理性,执行过程也会走样.要从根本上消除族群矛盾,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不论在联邦制还是单一制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族群矛盾,而妥善解决族群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制度安排.尤其是族群联邦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族群政策必须建立在国家统一、地方自治和个人自由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闽台地域社会与族群文化新探>一书开拓了地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利用了大量的新史料,运用了有效的新方法,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1959-2008年期间,西藏社会发生多起政治性事件,谣言直接导致并加剧社会性冲突。从谣言的梳理入手,研究谣言传播引起社会冲突的现象,探讨谣言、想像与社会政治间的多重关系,主要通过国家建设与地方政治、族群认同与身份构建、民族关系与社会分层等的研究,建立对西藏现代历史面貌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地区政治生态关系两岸统一进程,应予以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各地区政治生态之间的差异及族群特点,有区别、针对性地做好各族群的工作,以促进祖国统一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一门艺术,也是生活经验的升华和结晶。研究写作的著作多如牛毛,介绍写作知识的文字也浩如烟海,但针对监狱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写作的著作却凤毛鳞角。山东省第一监狱的教学工作人员樊兆文、唐冬庆编著的《特殊学员写作指南》一书,着力探寻特殊学员的写作规律,切实指导特殊学员进行写作,不失为一部指导写  相似文献   

8.
古骆越与西瓯究竟是不同的越人族群酋邦方国,还是异名同实的单一族群方国,学界一直存在争论。通过对文献史料的梳理和对当代考古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先秦时期的骆越与西瓯是百越系统下不同地域的两大族群酋邦方国,但在秦朝设置岭南三郡和赵氏南越国的统治时期,骆越与西瓯在政区上已融为一体,表现在物质文化上,两者既反映出不同的地域色彩,也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交流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解决民族问题,不仅是稳定国家秩序、也是实现全球治理的关键。如何化解民族问题,如何调适民族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共治理的重要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李俊清教授所著的《族群和谐与公共治理》一书,基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依据公共治理的原则,重点讨论了民族与国家、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等相关问题,并针对中国的现实问题,提出重要的政策性建议。一、民族问题的本源和本质是什么作者把民族问题置于现代国家逻辑建构的历史背景之  相似文献   

10.
英文系大一新设课程《阅读与写作》需要进行内容、难度及培养方向定位,从分析它与各门课程的关系入手可对此课进行较为科学的定位。首先,在横向上,一年级同期开设的精读、阅读、写作各门课程之间存在着牢固的互惠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阅读与写作》课程的基本框架。同时,在纵向上,《阅读与写作》与高年级的相关课程如高年级写作课、二年级文化课、高年文学课存在着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精品课程"划分为"精品"与"课程"两个关键词,分别探究其意义,并最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考察,赋予时代特点与先进理念,这将有助于人们厘清"精品课程"的真实意蕴,建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表现为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的分立.脱离“问题”的主义构建与脱离“主义”的问题研究,都将弱化教育研究的理论性.应立足问题建构主义,立足主义解决问题,从教育观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建设观照教育问题的“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此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了解当代文化发展的生成机制,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帮助。那么,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怎样?  相似文献   

14.
能近取譬是儒学生命智慧运思的风格。在王阳明的思想中,“种子”的隐喻一直贯穿于其良知教论说过程之中。它既贴切地指示出良知的自发性、自然性,又生动地表示出良知实现的次第性,更准确的显示出致良知功夫的亲近性、简易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教育与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最好的理论依据.在高校教育与科研管理工作中,应统筹兼顾"道路驱动"与"目标驱动"两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构建高校教育与科研发展机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个案形式探讨了集体化时代中村庄与国家关系的生成问题.在国家的村庄化过程中,农民对国家的理解和表达主要是从原有的生存情境出发,并试图将其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以期与国家话语保持一致;而在村庄国家化的追求中,也并非全是国家合法性的在场,也存在一些体现农民自身规则的情景.  相似文献   

17.
"民主"问题是杜威政治哲学思考的核心问题。杜威从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到建立新的经验哲学的思考路径,亦即从逻辑上可以理解为从传统哲学所重点关注的"哲学家的问题"到"人的问题"思考逻辑。这个内在逻辑线索是我们全面和正确理解其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结构的前问题。杜威在解决了哲学所应该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以及"经验"与"民主"关系的基础上,才最终确立了其政治哲学研究核心问题:民主。  相似文献   

18.
对峙与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影响,在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由于二者的教育主张基本对立,因而长期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在当前我国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深入认识与研究两大教育思潮各自的主张,促使二者相互补充、扬长避短、由冲突走向整合便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现代国家中,作为名词的"代表"(角色)怎样产生,在技术上的难题大体解决;但作为动词的"代表"(行动)怎样运作,则存在重大分歧。无论是站在民粹立场,主张强制委托,还是站在精英立场,主张代表独立,都无法克服"代表"观念的内在紧张。事实上,代表与被代表者的拔河贯穿了整个代表关系,承认他们的不一致,努力重构二者之间的平衡,既防范代表的滥权(过热),又避免代表的无为(过冷),或许才是破解悖论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20.
萧红与三毛都是极富才华的女作家,尽管她们生活的时空不同,命运也不相同,但她们都具有自觉的生命意识萧红在抗击"男权文化"方面慷慨悲歌,尽显女性意识的自觉;而三毛在张扬"自由生命"方面独步世界.她们都在自己的时代活出了精彩,自觉的生命意识使她们的人生与众不同,这才是其构筑自己独具韵味的具有生命自传特色的艺术世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