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各国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困扰的背景下,时间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自它诞生以来就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并积极采纳。我国自1998年初引进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以来,其试点过程并不尽如人意,多地养老时间银行试点纷纷关闭。文中以时间银行在养老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实践为基础,从养老服务的需求及供给等方面对养老时间银行服务模式在我国继续推广的可行性重新进行了探析,并得出结论:我国当前发展养老时间银行模式存在迫切性和可行性,具备良好的制度优势和技术经验,可以通过“互联网+养老服务”建立共享信息平台、打破地域界限、提高统筹层次、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措施进一步保障该模式的长期有效实行。  相似文献   

2.
时间银行是将“时间”作为一种可以储蓄也可以流通的货币,社区居民通过为别人提供服务赚取时间货币,未来自己需要时可以换取别人对自己的服务。时间银行在国内外的发展都与互助养老密不可分,在国内也被视作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存在一些困境,比如城市社区居民的共生互助共同体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城市社区协同合作的共同体行动机制不够完善,城市社区共同体利益最大化的善治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时间银行在实践中正逐渐呈现出应对上述困境的社区治理作用,一是促进营造共生互助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责任意识;二是助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社区治理实践平台;三是帮助实现城市社区共同体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互助型社会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化和低成本养 老、推动老年人有序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社会养老体系中处于基础而非辅助部分。互助型社会养老是非盈利性的,资金、服务、运营主体和组织形式都相对多元。其组织建设的发展方向是不断提高各类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合作化程度以及可持续运转能力,从互助 组织有序管理、专业社会组织赋能、市场经营逐步走向规范多样的各类现代互助合作社的经营;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分阶段推动建立市县、省、国家级的互助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互助 养老组织体系、时间银行体系以及其他各类互助合作养老方式,并进一步向中国特色互助合作的社会部门过渡和发展。目前我国互助型社会养老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重点解决好社会观念、法律法规、资金支持、互助组织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时间银行"作为一种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养老服务领域被不断复制推广,引发广泛关注.文中对当前我国各地区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不同层面开展的关于"时间银行"运作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对因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时间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遭受的质疑进行分析;对"互联网+居家养老"理念下"时间银行"的发展愿景展开探讨,认为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在养老领域建立完善统一的信息平台和评价体系,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跃居空巢老人的首选触网媒介后,其技术特性依托空巢老人欠缺移动力的身体状况复现移动私藏悖论,不仅催生日趋严峻的短视频沉迷问题,还进一步威胁我国以互助养老为演进方向的养老服务体系。纾解上述问题须首先开发养老专属系统,其次强化定位算法并提供适老型UGC生产工具,同时开办社区时间银行直播间、推出“线上-线下”同辈互助的激励机制,由此把移动私藏转换为本地视联,即多种本地化了的、在短视频诱导下促成的人际联合行动。作为生活方式的本地视联尊重空巢老人欠缺移动力这一事实,借短视频为本地社区内的互助养老要素赋予可见性,使空巢老人通过本地化的短视频观看/社交培养邻里信任、积累社会资本、形成集体效能感,创生嵌入本地社区的同辈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留守老人养老缺失问题日益突出.有鉴于此,在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形下,可以尝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由留守老人群体及外出与滞留农村的青中年群体构成的留守老人社会互助保障机制,通过基层社团组织与留守老人互助基金的建立,使留守老人老有所养,保障其生活质量,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为样本,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可以概括为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和三类主要模式。两条主线为救助-适度普惠福利服务和居家-社区福利服务,三个阶段指由自发性的帮扶救助到村两委主导再到混合化运营,三类模式包括纯居家互助服务模式、互助服务+就餐模式、互助服务+综合模式。总体而言,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应该是非营利定位的,互助服务是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其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分阶段、分类型地扩展救助型福利服务和适度普惠型福利服务;由福利的国家责任向国家、社会合作(发动社会参与,进行资金和服务互助)转变;由设施建设向服务供给转变;构建农村互助共同体等。  相似文献   

8.
坚持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方针,是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如何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走出认识误区,坚持居家养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创新之路,现提出自愿轮居式居家养老、自愿结合式居家养老、自愿同居式居家养老、自愿互助养老、互助敬老院养老、日间托老所养老六种养老方式.老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护"、"病有所医"、"老有所乐"梦想可以实现,中国"未富先老"的养老问题可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高龄独居、高龄空巢、残障失能、低保特困、重病大病、孤寡失独等"六类"特殊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家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合肥市蜀山区"六类"特殊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调研,聚焦城市社区"六类"特殊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症结,从探索多元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体责任与主导功能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政府、社会、家庭、市场和谐共向性的社区特殊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三次"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农村老人的居住方式与变化趋势。数据显示,农村老人居住的独立性在增强,与配偶单独居住已经超越三代同住成为目前农村老人最主要的居住方式。通过考察不同住房产权、失能以及自评健康差的农村老人的居住安排特点,建议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养老法制、积极发展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扩大农村养老福利的覆盖范围和鼓励发展个人储备以增强农村老人的养老能力。  相似文献   

11.
智慧养老是养老服务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新思路.在对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现代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层次的特点.而传统养老服务存在供需信息沟通机制缺乏、服务模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低等产业共性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养老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互联网+"背景下推行智慧养老模式有利于实现由"被动养老"向"主动享老"的转化,也是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升养老服务产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社会、政府、产业、老人及家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乎"老有所养"的养老保障与服务均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突出问题,而国家与家庭人口结构双重变化趋向又使我国面临"老有所依"的新形势。新时代要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必须坚持养老保障与服务双轮驱动,其中养老服务应成为政策着力点。积极借鉴名义账户制核心思想,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适当降低缴费费率,同时鼓励和支持多层次补充性养老保障发展。促进不同性质与类型的养老服务业分类协同发展与治理,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加强专业化、规模化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倡导与推广"机构养老"模式。必须直面发展障碍,深化养老服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中40%是空巢老人,个别老城区"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70%。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方法和路径介入养老助老服务领域,有利于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有利于推进"适度普惠型"养老社会福利事业,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在社区养老产业中大有作为、大有可为.通过对北京、台湾等地的调查发现,大陆地区志愿服务以志愿者动员、养老志愿活动的方式逐渐嵌入社区养老产业,为养老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了人力资源,是社区老人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补充;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深深的嵌入了养老产业,与社区养老高度融合,在社区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议通过人才培养、组织培育、项目扶持、基层赋权、政府合力支持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嵌入社区养老产业,不断增强老年人口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独生子女家庭、老年家庭、空巢家庭的增多等,共同决定了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必然转变.主要由社区或社会提供服务的"住家养老",将逐步取代主要由子方提供服务的"家庭养老"模式,通过"住家养老"模式实现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正在积极构筑之中.  相似文献   

16.
标准化是维护服务对象权益、提升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建立系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有助于规范和引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本文以服务业组织的标准体系为基本框架,并结合广东省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标准化的实地调研情况,构建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通用标准体系、服务管理标准体系和支撑保障标准体系组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东营市亲祥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着力打造的"嵌入式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是养老模式的创新,"嵌入式"即把养老院镶嵌在居民小区之内,或者在养老院大环境内设立小居家;"医养结合"就是发挥其医护技术和设施优势,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指导、康复理疗等服务;"智慧养老"就是实现互联网+医疗+家政+旅居+超市配送+物业管理的精准居家养老服务;"医养一卡通""想家宝智能陪护机器人"、SOS无线定位手机(智能手环)等智能产品链接老人端,作为智慧平台的延伸和末端,为老人获得各种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让养老变成享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养老方式也正在由"生存型"养老向"文化型"养老转变,这一转变有其现实的基础: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进步的推动,老人价值观念的影响,本文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家政教学中心为例探讨"文化养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互助养老”是社会正式和非正式养老体系有机结合的重要模式,它内含了由老年人亲友熟人支持网络向社会陌生老年群体延伸的层级性互助理念。老年人在“互助养老”的过程中通过友爱互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由“被赡养”到“自助养老”的角色转换,在互助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助。老年社会工作者应重视老年人群体构成和老年个体需求的异质性,关注老年人同期群的身心特征,协助互助小组制定调适互助行为的规范,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保障“互助养老”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大国",在老龄化问题困扰社会的前提下,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高龄老人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而家庭养老和专业机构养老的发展都面临着困境,高龄老人养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非常尖锐。要缓解这类矛盾,宜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高龄老人居家型社区养老模式,让高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