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管理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为总统的外交决策提供广泛的政策建议。亚历山大·乔治的“多方辩护理论”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克服组织层面上的决策障碍,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干扰,保证决策过程的合理性。但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国家安全委员会能否发挥上述作用还要受到总统个人的治理风格的影响。总统本人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认识以及总统对决策程序的介入程度使其在决策过程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现代以色列国在中东政治格局中奉行极为独特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政策,尤其对国家安全有着十分强烈的追求,历来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决策机制的建设。进入后冷战时代,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受到来自内外部一系列因素的挑战,在此情形之下,以色列政府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建立起一整套维护国家安全的运作机制与法律体系。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其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008年以色列议会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是其重要的转折点。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和职能发展,在完善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增强国家安全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反恐怖主义与危机状态的管理和控制、推动国际安全事务的对话与合作等方面对以色列国家安全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但这个机构在以色列应对地区冲突与纠纷、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等方面成效显著。以色列作为当今世界国家安全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其国家安全委员会正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国家安全决策过程中的一系列经验教训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代表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是现代国家安全决策、协调和咨询的最核心机构。从理论上讲,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关系到国家安全战略的每个环节,可以结合外交政策分析的不同视角,同时又具有比较政治研究的重大意义。从实践上来看,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上主要大国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安全领导体系,而东北亚中、日、韩三国从2013年开始也相继进行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的变革,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其常设机构。尽管从人员构成、战略目标、运行模式等方面来看,三国变革后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还有差异,但是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的变化对东北亚局势还是造成了深远影响。中日关系、朝鲜半岛问题、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架构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同时,各国国内安全问题,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新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的主要涉及领域。东北亚地区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改革是全球范围内国家安全转化和重构的一部分,未来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建设要从理论上探讨如何规避其中的官僚政治特别是小集团思维因素,在理念上要与国家安全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上要充分考虑其长期性、复杂性,并为体制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非常必要的,但它处理的是国务而非党务,因此不仅应是党内机构,还应是国家主席领导下的国家机构.党的领导应通过国家机关来实现,否则有以党代政之嫌,且难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也不利于国家安全事务的对外交往.国家安全委员会统揽全局、全面负责内政外交领域的安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些变动应启动修宪机制,宪法解释难以应对,可在宪法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条文之后增加一条修正案.修宪之后还应制定《国家安全委员会法》,具体规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地位、职权、组成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国家安全决策机制是整个国家政权体系的基本构成,是国家权力安排的重要组织表现,也是公民安全诉求的主要凭借。以1947年美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为起点,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不结合本国实际,积极探索"国安委"模式的建构。安倍内阁为突破战后体制束缚,谋求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全面出击,其标志性事件就是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革新。它以国家安全保障局为机构依托,辅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与《特定秘密保护法》,借力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为日本安保体制带来战术和战略层面的双重改善,是安倍集权外向扩张的先兆,将给中日关系、东亚局势产生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国面临的战略问题将会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在处理国际问题时需要有新的思路,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构建综合决策体系、震慑敌对势力等的必然趋势,是对中国国内安全及周边安全环境渐趋复杂的回应,国家安全委员会具备对内、对外的双面功能,不仅关注中国的对外安全战略,也会集中精力应对中国国内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局势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难解难分,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国际安全局势的变化。俄罗斯的安全会议诞生于苏联解体前夕,作为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接掌安全会议后,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不断完善该机构的工作和决策机制。俄罗斯总统作为安全会议主席领导安全会议机构,协同国家各个关键参与部门,在事涉国家安全的内政外交方面,尤其在打击车臣恐怖势力方面,做出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决策,保证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领土完整。俄罗斯安全会议还就经济、军事、人口、能源、生态、信息、科技等许多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构想。在国际关系领域,俄罗斯安全会议除出台对外政策构想、对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的方针政策外,还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关键时刻,及时做出重要决策,有力地保障了俄罗斯的利益与国家安全。俄罗斯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与中国面临着相似的内外安全问题,其设立安全会议的经验及具体运行机制等均对中国新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值得中国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法设置的国家主席是虚位的,如果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受国家主席领导(实权),则需要修宪。党的文件需经过宪法、法律转化为国家的宪法制度、法律制度,这将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建议在宪法中设专条、分两款规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内容。安全委员会既是"国家"的安全委员会,也是"党"的安全委员会,在目前看来较为可行。应由国家主席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总理任副主席,国家副主席也应成为其成员,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不宜介入。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执法协调机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环境执法协调缺乏高规格的法定协调牵头单位、协调机制的运行缺乏信息沟通制度等。完善环境执法协调机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环境执法协调的做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合作协调型"模式的执法协调体制,建立"三元"监督体系、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建立专门的环境执法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10.
公证是一种预防性的非讼证明程序,与审判程序虽然不同但存在联系,公证证据具有证据效力,可以在诉讼中使用.公证证据具有出具主体特定、程序法定、意思自治与国家行为结合以及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等特征.世界各主要法治国家或地区均承认公证证据在诉讼中的证明效力,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公证证据在诉讼中的证据效力.公证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必须符...  相似文献   

11.
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正在或将会遇到诸多制约军事安全的问题,建立科学、统一、高效的安全体制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作者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军事安全体制变革过程和内部作用机制的差异以及在军事安全决策体制、军事安全执行体制和军事安全监督反馈体制方面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美国是当今安全体制比较完善、作战效能最高的国家,美国的安全体制变革与其实力和对外战略的变化有关,更强调均衡性和实效性,体现在国家安全战略周详、咨询机构完善、情报系统发达、军队建设协调发展、作战指挥灵敏高效,监督反馈制度相对健全。中国的安全体制变革则与国内政治发展相关,领导体制的变化直接导致军事体制的变化,均衡性和实战性不强,体现在缺乏完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能够直接参与决策的智库机构数量较少、情报机构缺乏统一领导、陆军规模过大、海空军发展不足、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不健全、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未来中国可在上述方面的改革中借鉴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爱德华·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庞大的监控计划曝光,引发世界多国对美国表示抗议。美国政府声称其监控行为是基于《外国情报监视法》的授权而实施。在美国复杂的监控法律体系中,该法有着独特的生成背景、功能定位以及价值选择,自1978年颁行以来历经多次修正,在国家安全领域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战略要求,并把"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作为总目标,这充分体现国家安全体制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安全体制是指国家安全管理具体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目的是为确保国家拥有安全状态和能力提供制度支撑。国家安全职能划分、国家安全机构管理制度、国家安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权责机制和法律保障等构成中国国家安全体制的基本要素。对中国国家安全体制进行历史追溯,可以明晰不同时期的特点,把握国家安全体制发展的脉络。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国家安全体制研究严重不足、国家安全职能划分模糊、国家安全机构建设乏力、国家安全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中国国家安全体制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不利于化解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因此,科学合理界定中国现阶段国家安全职能、发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功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安全队伍等举措是完善国家安全体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试论建立政府公共关系机构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 ,公共关系蓬勃发展 ,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而且为政府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美誉度与知名度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了使公共关系工作统一协调发展 ,我国大部分企业都纷纷建立了专管公共关系事务的机构。然而 ,我国大部分政府部门仍未建立此种专门机构。政府有不有必要建立公共关系机构呢 ?目前认识还不一致。一些人认为 ,我国政府已经存在不少机构从事一定程度的公共关系活动。如办公厅 (室 )承担着政府公共关系的综合职能 ,一方面协调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 ,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联系上下级政府 ,收集并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15.
自宪法产生以来,民主、人权一直是宪政追求的最终目标,但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宪法被赋予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特殊使命。从中国宪法史和宪法文本的角度看,国家安全在宪法中始终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13年底,党中央审时度势,立足于我国所处的安全环境,设立了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一全新的安全机构,将国家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关注提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策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文章拟从小集团思维理论视角,分析美国发动此次战争的原因。小布什领导下的"战争内阁"主导了此次决策的整个过程。决策具备引发小集团思维的前置因素:小布什领导的"战争内阁"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小布什个人体现出一种命令式的领导方式,情报部门之间缺乏相互信任、沟通和协调,小集团成员具有相似的从政经历,以及受到"9.11"恐怖袭击的冲击。决策的小集团思维表现突出,影响明显。小布什领导下的"战争内阁"对萨达姆政府存在着独裁政权等刻板印象,认为伊拉克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与基地组织结合,将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他们忽略负面的反馈信息,施压于内阁中持异议的成员,有意识地去寻找能够对伊动武的情报信息,把已确定的行动方案作为唯一正确、合理的方案,缺乏对潜在风险的细致评估权衡。小布什政府对伊战争决策明显受到了小集团思维这种非理性心理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中国几年前提出新安全观,在学术界相关的讨论一直不断.从世界层面看,各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观及安全政策不同,美国、俄罗斯、欧盟、东盟、日本、印度都有自己的特点.2003年11月,外交学院国际安全事务研究中心与中国军控和裁军学会联合邀请了社科院、国防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等十几名学者座谈,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作为美国行政立法的审查监督机关,经历了"看门人"—"咨询者"—"看门人"的角色转换。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的工作围绕着行政立法审查的核心职责,分成正式和非正式两个程序展开,对于规范和监督美国行政立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在职责厘定、审查内容和程序完善等方面对我国的行政立法审查监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WTO成员在全球经济贸易中,不可避免产生贸易争端。为解决争端,WTO组织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并确定了程序。争端解决机制中“交叉报复”制度是对国际责任法的新发展,争端解决机构中“反向协商一致规則”是对国际组织决策方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机构改革必然导致机构的新设与缩减、职能的划拨与承接,衍生机关之间的行政协助配合义务。以机构改革下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为观察视角,可以发现本次机构改革中,公安机关与监察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移民管理机关之间存在协助机制不畅、法治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因此,应当明确法定机构的职责、出台行政协助程序的立法、运用非正式规则、在组织层面设立协调机构以及将行政协助纳入绩效考核,最终提升机构改革下机关之间协助配合机制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