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城市失业人员引发了诸多的社会治安问题,对社会秩序有极大的危害。失业人员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文化表现主要是文化贬值、价值取向世俗化、法制意识淡薄等。失业人员引发社会问题的文化矫正,主要是用先进文化鼓舞失业人员,提高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立足社区改善失业人员的生活环境,加强控制等。  相似文献   

2.
当前,下岗失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而失业下岗人员中存在的急躁心理、投机心理、失落心理、无奈颓废心理、逆反心理等心理状态,极易引发社会治安问题,为此,有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对失业下岗的心理承受能力;2.加快健全失业下岗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3.积极为失业人员创造“再就业”的条件和机会;4.设立谋生再就业培训中心和电脑备档室,增强失业下岗人员的谋生技能和信息管理;5.加强管理,掌握治安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重新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愈来愈突出,已成为当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两劳”人员重新犯罪是新时期社会治安难以治理的“顽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深化对“两劳”人员重新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及治理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流浪乞讨人员从数量到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流浪乞讨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正常、摇摆、反常等三种类型。流浪乞讨人员引发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影响城市形象,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给城市管理带来难度。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对策是既要相信政策,澄清错误意识;又要正视问题,制定《办法》配套措施以确保政策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重新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愈来愈突出,已成为当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称“两劳”)。“两劳”人员重新犯罪是新时期社会治安难以治理的“顽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深  相似文献   

6.
纵观我国近二十年的社会治安,从总体上来说控制目标定位的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存在着过高的倾向。其原因:一是五、六十年代超稳定的社会洁安秩序提高了人们对新时期社会治安的期望值;二是“文化太革命”十年动乱的浩劫,强化了人们求稳怕乱的心理;三是犯罪和社会治安理论研究的滞后,为高标准目标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最近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社会治安控制目标只能定位于治安秩序基本稳定,刑事犯罪案件不出现大幅度上升,人民群众安全感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7.
邱珊 《工会论坛》2009,15(4):22-23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由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加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等原因,使城市中出现了贫困人口。这一群体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期望失落感、相对剥夺感、焦虑心理和怀旧心理等心理倾向。社会应积极帮扶救助贫困人口,对这一群体的心理进行引导与调控,保障经济的繁荣稳定与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当前社会治安防控提出新的风险和挑战,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导力量,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准确把握"互联网+"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型社会治安问题,立足当下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手段,提升社会治安治理效能,确保社会治安秩序和谐稳定,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社会生活安全感和满意度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紧密衔接新时代的要求和趋势,被赋予新的内涵,在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时,应找到更好的完善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失业人员对子女教育的认知受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失业人员对子女的教育极度重视,并已成为失业人员的共识;失业人员对其子女的期望极高,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不得不受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存在过早让子女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的倾向;失业人员对其子女的教育效用比较乐观,大部分(特别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把接受高等教育视作跻身社会强势群体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农民工失业返乡回流,使这些农民工处于生存等困境中,形成一个新的贫困群体。各种困境交织在一起,易使他们滋生犯罪行为。因此,要预防返乡回流中的失业农民犯罪,要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农村贫困。另外,必须采取如下措施:开展农村各类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强化道德、法律、民俗控制,促进农村治安秩序稳定;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失业农民的后顾之忧;强化农村区、片、村三级联防自治调解组织。促使失业农民工返乡回流所产生的农村各类纠纷得到缓解和解决,以免越级上访,引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只有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哲学认识,把这一问题放在较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分析,才能真正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矫正。在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应该而且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预防和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收入差距拉大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映。人们对这一社会现实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研究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阈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从统一思想,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两个重点”,机构、人员、投入“三个到位”,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环境介入、社会实践“四条途径”,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教育与自我教育、加强心理关怀与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配合、目标管理与工作创新“五个结合”等方面构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体系。  相似文献   

14.
犯罪人的心理问题包括普通的心理问题与独特的犯罪心理问题 ;对犯罪人的心理干预是刑事监管与科学改造的时代需要。在心理干预的生理—心理—社会预防模式中 ,心理动力学 (精神分析术 )、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币强化法与社区矫正 )、人本主义心理学 (来访者中心疗法与现实疗法 )与认知—行为技术 (自我控制训练、社会技能训练、认知重建与道德发展指导 )各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地位 ,也都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青年务工群体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进城务工青年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心理现状、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进城务工青年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现实化趋势,同时也面临城市归属感缺乏、心理需求和维权需求受阻等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精神卫生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出台了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标准。虽然我国心理咨询、治疗业还非常落后,但通过我们不断借鉴和有目的发展本土化心理咨询研究,中国心理咨询业一定会有蓬勃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导致其心理压力指数远远高于其他职业人群。职业心理压力是影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原因。面对日益严重的司法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司法警察机构应科学用警、开展心理服务、争取社会各界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司法警察个体应学会运用疏泄疗法、松弛疗法和认知疗法进行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或发展为心理疾病,严重的可导致自杀。事实表明,许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常常与高校心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建议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管理模型,积极加强心理干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9.
单亲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亲是指单独与子女生活的一方父母.在中国,离异和丧偶是成为单亲的主要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这一群体,帮助其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依据定性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方法,探讨了单亲的心理困扰、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心理社会干预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基本成果有4方面:1.单亲的心理发展历程分为婚姻危机、成为单亲、单亲生活、个人成长、走向再婚5个阶段;2.单亲心理成长与发展有3个重要理念:单亲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角色、单亲生活可以是快乐的、成为单亲是自我成长发展的一个契机;3.形成了分阶段及多样性的心理干预模式;4.通过心理社会干预,单亲在自我探索、积极人生态度的建立、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并进一步促成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单亲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工会干部身处协调劳动关系第一线,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工会干部学会自我调适,不断提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