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敢于在改革深水区往前蹚是一种勇气和担当。面对改革开放和从严治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尤其要倡树"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良好风气,建立健全容错包容、有错纠错、容错防错、澄清保护"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旗帜鲜明地保护那些锐意进取、敢作敢为的"狮子型"干部,让干部放手放胆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一是建立容错包容机制,为担当者戴上"护身符"。面对作风建设新常态和改革发展"深水区",在不少党员干部中存在"三怕":一怕改革创新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容错纠错机制成为干部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通过对CNKI期刊数据库2013至2020年间有关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研究的433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干部客错纠错机制研究的演进历程主要体现在发文量持续增长以及研究热点的动态演化.研究论域主要聚焦于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出场背景、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践困境以及优化路径等五个方面.与此同时,完善基础理论框架、加强国内外经验借鉴与优化研究路径方法逐渐成为未来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干部容错免责机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在地方实践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要完成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干部容错进一步完善。社会舆论对容错免责的包容度、免责范围的规范性及免责认定的程序要求都是制约干部容错免责机制效能发挥的因素。完善干部容错免责机制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健全激励干部的配套机制;把握地方"容错需求点",科学制定容错免责政策;容错与纠错结合,落实严格的监督执纪问责;回应社会质疑,做到容错免责透明规范。  相似文献   

4.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政府全面深入推进经济社会改革的先锋队。在这一关键期,保护好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完善"防错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担当的干部以制度保护显得尤为必要。然而这一机制运行不良历来都是国家治理的顽症痼疾,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中,这一机制再次暴露出防错缺失、容错不当、纠错不及时等问题。随着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应用日渐广泛,大数据技术将有助于破解该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难题,为其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有助于"防容纠"机制发挥激励党政干部主动承担时代使命,为人民干实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当前,各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既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又需要他们大胆创新、敢于干事。前者需要问责追责机制来保障,后者需要容错纠错机制来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正确区分和对待干部在改革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的性质,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锐意进取的干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容错纠错机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部分基层干部责任担当不足"不敢为",干事动力不足"慢作为",能力素质不足"不会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容错纠错机制操作性不强,反向约束多问责压力大,责任边界不明确,压力传导失衡,正向激励体系尚不完备。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综合用好激励问责手段,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部分基层干部责任担当不足"不敢为",干事动力不足"慢作为",能力素质不足"不会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容错纠错机制操作性不强,反向约束多,问责压力大,责任边界不明确,压力传导失衡,正向激励体系尚不完备。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综合用好激励问责手段,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前政治话语体系中一个相对新生和热度较高的概念和议题,容错纠错机制是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抓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鲜活实践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利器。构建容错纠错机制,需要树立适度容错、科学纠错的观念意识,坚持正确的导向和原则,明确容错纠错的界限,制定严格规范的容错纠错程序,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实现容错与纠错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指出,《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容错纠错"属于党纪政纪问题还是法律问题,目前缺乏界定。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发展观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决定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改革创新不可避免会犯错。具体行政决策的权力来自人民,决策者必须对人民负责,对于不可避免的错误需合法且尽力地防错和纠错才能被宽容。容错过程尽管涉及党纪政纪,但本质属于对具体行政决策监督及救济的法律问题。容错法律关系需要突破传统行政管理关系理念,以构建国家与公民平等秩序的理念为依据进行构造。容错法律关系是建立容错纠错法律机制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容错机制承载着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激发干部群体积极作为的制度使命。为何容错、何错可容、如何容错是当前容错机制研究的核心议题。为何容错,当前研究提供了复合的现实依据证成和多元的理论支撑;何错可容,当前研究提供了具体的类型参照和多种判别尺度标准;如何容错,当前研究呈现了容错机制的八大操作困境。总体来看,当前研究对容错机制存在偏高的制度期待,忽视了对容错机制实践效度的准确检验,缺少用案例来讲述容错成功或失败的故事,遗漏了对干部群体"真实期待"和"制度体验感"的关注;未来容错机制研究要立足于合适的制度目标基础之上,着力于探索检验容错机制实践效度的整体性方案,大量挖掘容错机制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还有必要深入观察干部群体对容错机制的"真实期待"和"制度体验感"。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对干部进行规范约束的同时予以有效激励,以确保权力的规范运行和效能释放,是一个重要现实议题。当前,对干部队伍的激励已从单向度激励走向多要素激励。多要素激励意味着在持续稳定地增加薪酬、明确职务晋升预期的同时,还应建构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各地随之制定的多政策文本及其实践探索,构成了容错激励的经验支撑。从中可以看出,容错机制发挥激励效能须当满足四个条件:划清容错与问责之间的范围边界、容错政策本身保持一定清晰度、确保政策执行的上下融通、“一把手”的果敢担当。客观存在的复杂情势蕴含着容错的天然需要、构建双向回应的责任政治、倡导构建多要素多样化的激励体系,则蕴含着容错机制释放激励效能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注意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各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干部容错实践经验,掀起了制定容错机制的热潮,出台了大量有关容错机制的文件。但是从实施层面仍然面临着问责制度与容错机制关系没有理顺、干部队伍中试错容错风气不浓、社会舆论压力大、机制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国家层面出台专门性的容错法律法规,协调好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问责制度关系,通过适当的公开方式引导公众参与,限定容错范围、避免容错机制被滥用。  相似文献   

14.
容错机制承载着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减轻干部顾虑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干事热情的制度使命。迫切的现实需要与中央的重视促使构建容错机制得到了地方的积极回应,各种制度文本的出台夯实了容错机制的实践基础。但是多年来地方较少出现容错免责申请,也鲜有成功应用容错机制的报道,实施容错机制带来干部群体改革创新热情高涨的局面也没有出现,这释放出的信号是容错机制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容错机制之所以达不到预期效果,是因为缺乏协调的制度关系、缺乏精准的核心内容、缺乏完备的操作程序、缺乏包容的运行环境、缺乏多元的设计视角。容错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失败的风险,因此更要注重与时俱进的修缮,虽然不存在完美的制度设计,但是不能放弃对完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一支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型"干部队伍。因"多做多错""怕逾矩、恐追责"等心理的影响,导致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懒政怠政""拈轻怕重""畏首畏尾"等问题。这亟需从健全制度规定,明确容错机制运作规范、强化容错机制宣传,提升干部制度信任、完善监督机制,促动容错机制落到实处、适时动态调整,筑实"企业家型"干部保护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来健全容错机制,消除干部在开拓创新中的后顾之忧,激发其进一步张扬"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亮点解析     
正改革发展过程中宽容"探索性失误"何谓"容错机制"?专业的解释为,由某种系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种允许或包容犯错情况的发生。这本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术语,借用到干部管理中来,其实更多的意思是,对那些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官员,在攻坚  相似文献   

17.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我们党以宽广的胸怀包容错误、宽容过失、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但必须严格按照"三个区别开来"的要求,从严把握政策界限,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设置严格的底线标准,严格问责并形成多元化的民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不担当、不作为"主要表现为不想担当作为、不愿担当作为、不敢担当作为、不会担当作为、不真担当作为。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压力和机制缺陷的外在因素。加强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想"担当作为;提高引领经济社会新常态本领,促进党员干部"善"担当作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愿"担当作为;探索区分对待的容错免责机制,促进党员干部"敢"担当作为;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督促党员干部"要"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9.
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风政风有了明显好转,却也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干部失去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会阻碍国家政策的顺利执行,并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贵州省黔西南州在"向惰政宣战,向懒政问责"上出"新招",以"干部召回"亮剑"为官不为",让"为官不为"的干部"回炉再造",从制度层面改善了对干部"为官不为"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是治理"为官不为"的一剂"良方"。保证"干部召回"对"为官不为"的持续发力需要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系统思维,构建配套完善、管理有效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地方政府决策纠错状况进行判断分析,目的在于完善地方政府决策纠错制度,倒逼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效能。地方政府决策纠错总体上呈现出由多到少、由升到降、由面到点、由整体到局部逐步减少趋势和向好态势。其中,决策错误数量具有"多-多-少"的发展特征,决策纠错数量体现为"少-多-少"的运行轨迹,容错纠错数量呈渐次增加的发展态势。同时,地方政府点、线、面互促共纠,巡、察、看多措并举,体制机制制度"三制"合一的主要做法,使决策纠错呈现为"点多、线长、面广"和"多视角、立体化、全覆盖"等特点,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互动、纵横交错"的网格化决策纠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