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目标。在公共服务体制运作的过程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和协调者。公共服务体制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集合,整个制度系统至少包括公共服务的执行主体、规划体制、融资体制、供给体制、和绩效评估等基本环节。我国公共服务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涉及到公共服务主体构建、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体制性症结。当前,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与完善的核心内容包括构建公共服务的制度环境、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的市场体制以及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基本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创新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 ,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为重要的内容 ,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一、推进公共服务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  根据公共需求 ,提供公共服务 ,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这种新趋势 ,推进公共服务创新 ,为公众提供更公正、更快捷、更有质…  相似文献   

3.
行政效能是指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着重强调服务的效果、影响以及对公民需求的满足.以公共服务外包为视角研究构建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提升政府效能具有必要性,第三方绩效评估能够有效弥补评估主体单一导致的评估结果片面、评估过程被动、评估方式错位等不足.因此,要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评估结果利用水平来构建综合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在政府绩效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已有社会资源进行评估,并就结果进行二次评估,以期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教育公共服务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广为社会公众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还不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通过考察国外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有效做法及有益经验,分析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关于“公共财政性教育投入、教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进一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对教育公共服务实施绩效评估,以及加强对教育公共服务的监管等主要问题,以有效探讨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目标、效率与公平、监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是一种嵌入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创新服务模式,相较于传统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民众满意"和"质量至上"是其明确目标,具有精准识别对象、精度适配模式、精细管理过程和精益评估绩效等显著特征。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是以人的最终诉求为行动指向,通过创新社会体制机制、稳固治理基础,运用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的治理工具,兼顾精准性、全程性、统筹性、考核性的治理要求,实现政府、市场、社会、民众协同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共治的供给治理格局。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的宜适性是对精细化治理是否适合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初步判断,由精细化治理效能、治理供给力、治理驱动力和治理引导力耦合形成,这四要素构成了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宜适性判断结构框架。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系统拥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层次,其中,横向水平内容包括对象精准、内容精细、目标精确等三个层次,纵向垂直过程包括前提(治理主体)、基础(服务需求测度)、条件(靶点识别)、核心(模式和路径)、保证(精细化管理)等五个层次,横纵两条脉络构成了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的系统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6.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很大程度是缘于公共组织的制衡设计原则和公共服务的交叉特征所导致的“反公地悲剧”。基于已有研究的成果,从水平层面和垂直链条两个方面可以构建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反公地悲剧模型,而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部门多头管理、回应公共需求变化的能力弱以及以部门利益阻挠公共利益的实现。要治理这种反公地,必须从理念转变、制度建设以及财政政策转型等方面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在公共服务,尤其是政府公共服务领域里(即“窗口行业”),服务水平低、质量差,出现了所谓的“行业不正之风”,引起社会各界上下的普遍不满。公共服务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存在着严重的“衙门作风”。于是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公共合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服务承诺制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是维持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正常进行的基础条件。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是强化政府效能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是提高政府公共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政府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适应,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等。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改革步伐,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的理性及其运作框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服务实践活动的必然性和理性主要籍于“公共物品”原因、道义与慈善价值、政府与公民契约关系、社会凝聚的追求、以及以需求促进供给的经济目的。作为以政府为主的有关组织的一项职能 ,公共服务运作框架至少包括服务的结构、服务规划、服务的融资、服务政策方案评估、服务的提供和服务质量的监督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按照“评估发展现状——明确发展目标——建立指标体系——制定发展路径”的研究框架,对珠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珠海“十二五”发展目标,设计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主要监测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路径: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公共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对于促进珠海可持续发展、实现“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公共服务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有效发挥公共服务伦理评价的效能,需要建立健全的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为支撑,需要依靠严谨的组织工作来确保公共服务伦理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政府改革正由职能转变向功能转型的纵深方向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将成为下一阶段政府改革的重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构包括了财政体制的转变、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的建设、对公共服务的社会监督、营造政府与社会的协作机制、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率先提出的改革命题,能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政府。但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因素,基层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提供主体单一、事权财权不等、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层政府应加强立法,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同时实现财政体制、绩效考评机制、监督机制和公民参与表达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制度 ,实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公共化、公正化和社会化。在此基础上 ,确立政府公共服务的战略重点 ,确保可持续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制定公务员法必须确定公务员的范围 ,在我国应当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业务类、政党类和企事业单位类 ,这是构建公务员法基本架构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国公务员立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复杂性,整合性公共服务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提供的新模式。整合性公共服务以伙伴关系为基本工具,形成了八大创新性内容、以跨界性协同为基本提供结构和具有以公民为中心的协作性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借鉴整合性公共服务模式,可以提出推进我国整合性公共服务改革的"三化"对策:以信息化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城市化推动公共服务网络化和以社会化推动公共服务整体化。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后现代性解读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不断超越中走向成熟的。在对时下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反思批判中,以美国学者丹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渐成体系。后现代理论、组织对话理论等既是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源泉,也是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学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不断超越中走向成熟的.在对时下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反思批判中,美国学者丹哈特的"新公共服务"渐成体系并且论证了其对新公共管理超越的地方.新公共服务将理论视角聚焦到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而不再是"掌舵"的公共行政人员.公民具有相当的公共理性,这既是新公共服务潜涵的理论需求,也是公共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而公共理性基于最基本的公共生活事实和公共文化背景.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的发展变迁中,蕴含着公共哲学话语转换的涵义,亦即公共哲学将从传统形而上高度向公共生活的经验层面转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关于健全我国服务型公安行政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服务型公安行政体制,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服务型公安行政体制的内涵释义,提出了健全服务型公安行政体制的主要途径:1.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是健全服务型公安行政体制的前提;2.坚持三个理念是健全服务型公安行政体制的基础;3.落实制度保障是健全服务型公安行政体制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