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10条之二第3款规定,特别禁止下列行为:不论依什么方法,性质上对竞争者的营业场所、商品或工商活动造成混乱的一切行为。(发展中国家商标、商号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示范法)第52条第1项亦有类似规定。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首次将“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模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予以法律保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33号令(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也据此作了相对细化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同国际接轨迈…  相似文献   

2.
论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商号权法律保护制度。在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框架下切实保护商号权 ,不仅要正确认识商号权的概念、性质、法律特征及内容 ,而且还要了解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掌握解决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类型违法犯罪手段的涌现、违法犯罪空间的扩展、主体类型的丰富以及数据形态的崛起,均是信息网络时代对法律规制走向的冲击和影响因素。《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回应体现在第6条"禁止混淆的行为"和第12条新增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条款。《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规定的行为手段与刑法关于涉互联网犯罪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关联与交叉,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应适用刑法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罪初探─—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回扣问题的新规定张兆松,杨勤法一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立法禁止商标反向假冒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他人商品(服务)上的商标、商号(姓名)抹去,偷换上自己的商标、商号(姓名),然后予以出售,构成对他人商标、商号(姓名)的反向假冒,属于严重的侵权行为,甚至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反向假冒行为同正向假冒行为相比,因其侵权动机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公然性,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有过之而无不及,故完全有必要用法律对其加以制裁。因此,多数国家的立法都将其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有些国家的立法甚至将其直接规定为犯罪。我国《商标法》和《刑法》对此尚无规定,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1款只禁止对商品的厂家、产地等作“虚假宣传”,并不禁止不作宣传而径行出售反向假冒商标的商品,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因此,应修改我国的《商标法》和《刑法》,增加对商标反向假冒的禁止性规定。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人民政府中的哪些部门,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就政府机关对不正当竞争的干预问题谈些浅见,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8日,德国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实施。对中德两部《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保护目的、不正当行为的定义、不正当行为的具体规定以及法律责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反思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探析德国这部新法对完善我国《不正当竞争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为行政权力介入不正当竞争行为设定公共利益限制,造成实践中可能侵及到私人权利领域.通过对六个典型国家(地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国家对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按其性质采用了不同的规制方式:对于仅涉及经营者之间侵权纠纷的,多数国家只规定了私法救济途径,行政机关并不介入;对于与竞争秩序关系...  相似文献   

9.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的种种行为都作了规定,其中第十一条是这样规定的:“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笔者认为,这条规定不尽合理,而且似乎显得多余。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个人的一管之见。 一、实践中很难认定经营者销售商品的主观目的是在排挤竞争对手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资本的循环分为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商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在销售阶段的直接目的,就是实现价值,即收回垫支的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如果为了这个目的,那是无可厚非的,这种行为自然也就不能归结为不正当竞争之列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不正当竞争(仅限于这一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反过来推之,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不是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点,那么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就应是正当竞争行为了,也是正常的生产资本循环的阶段之一。所以,要判断一种销售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先  相似文献   

10.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县级工商部门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最基层的组织,许多工商行政管理事务都要依靠县级工商部门去执行和落实。但是,由于执法环境的影响和法律本身与现实经济生活存在着差距,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县级工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它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建立统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随着市场自身的快速发展,这些具体的规定已经无法全面、有效地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一个一般条款。经济法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国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国家应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恰当地发挥国家职能,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2017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改进原本《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之后的创新与发展,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次跨越和迈进。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同时也为司法实践带来了全新的难题与挑战,如何看待一般条款与网络条款、如何处理一般条款与网络条款的适用关系等问题亟待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出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商业名称权和商标权的基本概念、性质入手 ,试图从前人就商标权与商业名称权冲突的解决方法中找出一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就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提出几个基本方法、原则 :调整商业名称权的法律地位、保护在先权原则、禁止欺骗或误导、公平竞争原则及区别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4.
同受大陆法系影响的中国和德国,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立法上,总的来说有许多方面是相同的,但由于各国国情和立法传统的不同,在具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上有一些不同之处。本文从立法体例、法的调整范围、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机构和法律责任几个方面对中国和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比较,力图使人们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在市场经济逐利性的驱使之下,不正当的利用各种手段获取利益并损害其他经济主体利益的情况层出不穷,而我国于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生活,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着市场上的其他主体及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此,必须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正,确立真正的一般条款,使其具备一般条款的基本特征,以扩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竞争法主要分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两大类,它们承担着对消费者进行保护和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规制的双重任务。由于存在某些漏洞,今后还需对我国竞争法再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不足,没有及时对商标进行国际注册,导致被恶意抢注。保持与国际接轨制定专门的商号权法律规范;密切关注国外商标公告,积极获取商标在海外的注册;建立驰名字号的特殊保护机制,提供最有利的法律保护;明确字号在先权,探求解决商标权和字号权冲突的途径;扩大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制范围;重点增加刑事责任,加大刑罚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8.
竞争法是国家规范市场行为 ,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反垄断法应以禁止行政垄断、规范行业垄断、防范一般性垄断为目标。应当明确 ,严重的非法垄断是经济犯罪 ,应设立专门的反垄断机关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滥用导致的两类垄断行为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产权进入贸易领域,知识产权滥用所导致的垄断行为日益严重,在知识产权领域惩治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已经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反垄断法律制度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本文采取比较研究和例证分析研究等方法对知识产权滥用所导致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联合限制竞争两类垄断行为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和法学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法律对作品标题的保护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国外,不同的国家对之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采取用著作权法保护,有的则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加以规定,有的用商标法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