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正当竞争犯罪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正当竞争犯罪是指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违反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公平竞争秩序,情节严重,依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界定不正当竞争犯罪应遵循犯罪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为指导、体现特殊性、明确性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低价倾销是一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它以低于成本销售商品,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产权约束,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彻底制止低价倾销。  相似文献   

3.
商业贿赂罪初探─—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回扣问题的新规定张兆松,杨勤法一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本文拟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广告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及其法律责任做一探讨。一、广告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种表现1.使用最高级、最佳、最有效、唯一等用语进行虚假宣传。此种广告宣传是在没有科学根据、没有进行详尽调查基础上,将自己的产品和眼务质量夸大到极限,这势必给其他经营同类商品的经营者和服务的提供者造成损害,巴会损害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鲜活商品因其本身特殊性导致经营者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会以低于成本价进行销售。本文试图从鲜活商品的特性,经营者、销售者低价销售行为所需满足的条件以及其行为的动机来说明低价销售鲜活商品的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或哪些低价销售鲜活商品的行为可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6.
销售混淆商品的行为应否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这一问题围绕“使用”能否包括“销售”而呈现张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在规则层面看似以“使用”囊括“销售”,但继续沿用该规制逻辑,一方面难以在学理层面弥合二者在所处环节、对竞争秩序破坏力及规制目的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对第十四条在整部法律中的位置带来了解释的困惑。因此,有必要摒弃以“使用”涵摄“销售”的传统规制逻辑,将“销售”的性质界定为独立于“使用”的混淆行为,在注重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兜底条款进行规制的基础上,补强相应制度供给,兼顾竞争秩序与竞争自由两项重要法律价值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10条之二第3款规定,特别禁止下列行为:不论依什么方法,性质上对竞争者的营业场所、商品或工商活动造成混乱的一切行为。(发展中国家商标、商号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示范法)第52条第1项亦有类似规定。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首次将“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模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予以法律保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33号令(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也据此作了相对细化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同国际接轨迈…  相似文献   

8.
《反不正当的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第22条又规定:“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为近年关于回扣的合法与非法、有利还是有害、允许抑或限制的大争论划上了句号。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法律规定是摆在广大刑法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商业贿赂罪的有关问题略际管见。根据《反不…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为行政权力介入不正当竞争行为设定公共利益限制,造成实践中可能侵及到私人权利领域.通过对六个典型国家(地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国家对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按其性质采用了不同的规制方式:对于仅涉及经营者之间侵权纠纷的,多数国家只规定了私法救济途径,行政机关并不介入;对于与竞争秩序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号保护之缺陷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对商号进行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若干行政规章,商号的法律地位比较薄弱。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内容与相关行政规章的规定相重复,没有体现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提供一般性保护的特性。该法第5条规制的应当是混淆行为,而不是侵权行为,故需对该条规定进行解释和修改,以强化其对商号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人民政府中的哪些部门,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就政府机关对不正当竞争的干预问题谈些浅见,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新类型违法犯罪手段的涌现、违法犯罪空间的扩展、主体类型的丰富以及数据形态的崛起,均是信息网络时代对法律规制走向的冲击和影响因素。《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回应体现在第6条"禁止混淆的行为"和第12条新增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条款。《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规定的行为手段与刑法关于涉互联网犯罪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关联与交叉,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应适用刑法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工商局1993年第19号令《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条所下的定义“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规定了奖金的最高额,法律又作出了禁止欺诈性抽奖等规定,所以在此不作赘述。值得探讨的应该是另一类的有奖销售——附赠。附赠又叫附加赠予,指竞争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免费提供另一种商品或利益。附赠包括经营者之间的附赠和经营…  相似文献   

14.
国家工作人员居间谋利行为如何定性许宏建黄祥青居间是指在购销、供求关系中从事介绍或者代理的活动。这一活动通常是有偿的,居间人从买卖一方或者双方所收取的报酬称为佣金。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二款对此作了明文规定:“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  相似文献   

15.
对仿冒知名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冒知名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知名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坑害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对仿冒知名商品的法律规定理解不一致和立法上的不完善,使执法实践中不便操作。本文从仿冒知名商品的含义和特征、对仿冒行为的认定、完善现行立法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品购销活动中的“回扣”行为,对购销业务的影响越来越大,回扣数额从少到多,由给单位变成给个人,由个体、乡镇企业给回扣扩展到国营企业也给回扣,由卖方给买方的“顺向回扣”扩展到买方也给卖方的“逆向回扣”。可以说目前购销活动中所形成的买远不买近、买次不买好、买贵不买贱等不正常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回扣所造成的。针对回扣这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993年我国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笔者认为这是针对市场经济购销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创制的一个新罪名,即“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条款,从而使得在司法实践中难以适用。因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需要借鉴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成功立法和法律实践,规定明确的一般条款,以应对因时而发展的各类列举情况之外的实质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距今已有20年的时间,却从未经过一次修订。这意味着该法中所界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新形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这些新形式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显得提襟见肘。因此,对该法进行修改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现有的“一般条款”为切入点,阐述了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的设想,期望对该法的完善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效规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标志着我国在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确立了法律制度。该法虽施行多年,但行政执法实践表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一定的立法目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责任制度经历了从单一民事责任向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综合一体的发展过程 ,但三种责任形式如何综合运用 ,各国立法形式不同。本文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并用的责任形式予以剖析 ,提出针对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单独适用的责任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