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是指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与推动力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发展理论为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工业化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市场推动不够、科技支撑力不足、相关法规不够完善。为此,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要走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政策扶持、市场推动、技术支撑、法律支持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对保护贵州苗族村寨秀美神奇的自然环境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为苗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契机。本文拟就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对苗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价值进行研究,以期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本土支撑资源。  相似文献   

3.
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能力和效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陕西省安康市生态战略地位特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既是普通参与者,也肩负着一些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建设实践,制度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安康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安康要更好地履行对国家发展和全省发展所承担的生态战略责任和水质资源战略支撑责任,走好民生为本循环发展之路,巩固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使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安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问题,是20世纪全球面临的中心难题之一,这标志着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对工业文明的变革和超越。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价值观、发展生态政治和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并使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应对内外挑战、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选择,是通往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和核心所在,要顺应文明发展潮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走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当前,人类正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文明,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以科学的发展现为指导,善待自然,建立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的科学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它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也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潜移默化,这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而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今天培养生态公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放在一起,形成了我国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格局。那么,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能否形成具有健全的生态道德人格,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而且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对以往"自然"与"文明"对立模式的超越,它需要构筑一个全新的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的关联形态,一个包含技术、经济、制度和价值四维的存在体系。生态文明不是建立在消极的环境保护与自然修复基础上,而是需要通过人自觉地发展生态来改善人类生存状况的强大的生态支持和生态服务。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绿色建设运动,利用资本参与生态建设与限制资本的消极作用同样重要。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它秉承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传统,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绿色视野指导下开展建设,其实现是一个饱含浓郁中国生态文化传统、富有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绿色视域、多维的成长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要靠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新的观念,运用新的思路,创造新的环境,切实推动和保障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从"两个文明"发展到"四个文明",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发展。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既相互联系,又互不包容。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既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是政治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社会资源,对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反思的必然结果,它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不仅为人类的自我认识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而且所彰显的科学人文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从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历史过程,实践上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序幕渐渐拉开的历史过程,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体系创新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历史过程,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结合的历史过程。在国家建设高度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面对21世纪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质变升华关键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起点上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与政治文明中有许多进步因素 ,如以民为本 ,综合为治 ;立法为公 ,缘法而治等。也有许多东西需要批判 ,如专制主义、封建家长制 ,“法律工具主义”以及“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的传统统治观念等。如何以古为鉴 ,打造今天的现代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生态问题实质上是政治问题,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促使生态学与政治学联姻,大力推进绿色政治文明建设。绿色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有绿色政治文化价值、绿色政治行为文明以及绿色政治制度文明,它们从多维角度促进着人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表现为物质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物质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人民民主权利的增加和人民民主程度的提高,它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它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社会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生态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维度。  相似文献   

18.
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在关于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轨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包含的形态,社会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分歧。深化对社会主义文明的研究将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的主体是政治文明中具有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其积极、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治文明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的是要唤起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热情.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态文明是改善经济发展结构、更新经济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改善民生、提高公众幸福指数的必要条件,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美丽中国建设的要义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