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守秋 《河北法学》2006,24(10):23-37
介绍调整论的主要内容,阐明法律应不应该、能不能够以及如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概括了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补充的四个要点,以及对主流法理学进行反思与挑战的四个基本理论领域.认为法律人是作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和的人;每个人只能通过自身与其他人的关系和自身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求生存、求发展、求利益、求幸福;个人通过其行为建立和变革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既可以规定人对人的行为,也可以规定人对自然物的行为,因而法律既能够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是指环境资源法根据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类型、特点和社会需要,设立相应的权利、义务、规则和制度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应该与时俱进.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包括其他法律部门的相关调整机制和环境资源专门法所特有的调整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2.
环境资源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于其调整对象是否应当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学界仍存在颇多的争议。本文将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划分成广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狭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支持狭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作为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国外的和中国的、传统的和主流的法律关系理论的追根求源和分析,提出了“要区别法定关系与法律关系、现实关系与想象关系、原始关系与侵权关系”的观点,主张法律关系向法定关系靠拢、想象关系与现实关系脱钩、侵权关系与原始关系分开。提出了狭义的法律关系和广义的法律关系的概念。主张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行为(包括行为状态等各种行为)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既包括主体之间的人与人之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这种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一种广义的法律关系,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法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守秋 《现代法学》2002,24(3):45-60
目前国内外有关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已经含有大量规定或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条款 ,而且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已经取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丰硕成果。本文拟从现实生活、环境资源法律条文和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角度出发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环境资源的调整对象 ,希望能引起法学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环境保护法的调整对象,存在着两种观点,即环境保护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还是不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就可以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环境保护法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观点,有三点不妥:第一,违背了法学的基本原理,混淆了法律规范与技术规范的界限;第二,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把人之子系统与生态大系统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法律规范三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一、法律规范不只是一种社会规范目前我国大陆的法学词典、法学教材和其它法学著述中,关于法律规范在整个规范系统中的位置,都有这样一个常识性的表述:规范可以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两大类,技术规范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规  相似文献   

7.
环境法调整对象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环境法学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环境伦理并不能为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提供充足的论据 ,而且在现实法律形态下也存在诸多障碍。学界对环境法调整对象的分歧 ,根本上渊源于对“法”概念的不同认识。建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环境法律体系是更为务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魏萍 《江淮法治》2009,(23):42-43
和谐社会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依赖于法律所调整的政府与公众、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李爱年教授发表于《法学评论》2 0 0 2年第三期的《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文为商榷对象 ,探讨环境保护法能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论证了环境法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回顾和反思目前法学界关于法律关系的理论,就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性质,以及主体、形成、内容、客体等诸方面问题,展开了新的探讨。作者的主要观点是:(1)法律的基本性质是综合性,即除了人们在法律领域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少数比较纯粹的法律关系外,法律关系不仅包含有思想社会关系中适合于法律调整的部分或内容,而且还包含有物质社会关系中、人与自然间形成的生产力关系中适合于法律调整的部分或内容。(2)法律关系是基于法律规范和一定的法律事实或直接基于法律规范而产生;法律关系的意志性一般是指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当事人的一定意志表示并不是法律关系形成的普遍情况;法律行为并不都是具有一定意志或意思表示的行为。(3)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在总体意义上的平等一致,并不妨碍在许多具体法律关系中必须严格地区分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对于同样一件事,法律关系主体除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两种情况外,还存在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的情况;义务也可以是主动的。(4)在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中,人的人身、人格是自己的权利客体;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法律关系主体一方人身或人格的某些方面,也完全可以或应该成为他方的权利客体。  相似文献   

11.
环境标准的规制能力再造——以对健康的保障为中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忠梅  刘超 《时代法学》2008,6(4):11-18
保障人体健康应该作为环境法律的核心价值追求,而环境标准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环境法律保障人体健康的制度路径。但现实社会中,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着内容缺失、灵魂缺失、定位不清、体系紊乱、思路偏差和观念滞后等弊端,决定了环境标准体系在保障人体健康中效果不佳。我们应相应地完善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以有效保障人体健康的核心目的和作为判断其绩效的标准、专门规定保障人体健康的环境标准规范,并相应地在立法技术上予以完善,最终发挥环境标准体系在保障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天相  吴真 《行政与法》2014,(1):115-118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环境法究竟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争议.学者们出于侧重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观的不同,在环境法是否能够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基于熵的理论研究方法,兼采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系统论等科学研究成果认为,环境法调整的是人类影响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自身运动之间的协调关系,简而言之,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围绕着“人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伦理关系”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的一个误区是无不将自然理解为自然物,结果造成了生态伦理的形而上学危机。自然或自然界并不仅仅是自然物,它还是对象性的人,是人本身。据此,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存在直接的伦理关系。此伦理关系表现为:人自身的异化必然导致人对自然恶和自然对人恶;扬弃自我异化,人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统一,自然界便成为人的自然界,人亦成为自然界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changes in distributional benefits influence congressional election outcomes. Although conventional wisdom holds that a direct link exists between distributional benefits and electoral outcomes (Mayhew 1974b),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is link only exist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Stein and Bickers 1994). In this article, I use 1995 military base closures to test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Contrary to recent research on the politics of pork barreling, my findings indicate support for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major base realignments and closures and House electoral outcomes. Specifically, major realignments and closur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irst‐year Democrats' vote margins in the 1996 House election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law’s failure to recognise and protect the human–companion animal relationship in the housing arena. The nature of the human–companion animal relationship has striking similarities to human–human relationships in the socially supportiv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such as attachment, nurturance and reliable alliance.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social life and sense of well-being of the owner. There is also evidence that the human–companion animal relationship can have physical health benefits such as lowering the risk of death b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t is clear that society benefits from the human–companion animal relationship, which many owners perceive as akin to family, in the form of healthier, less isolated people with better social networks. Yet in the key area of housing, the law does nothing to protect or even recognise this relationship. In consequence, every year thousands of tenants in both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are faced with ‘no pet’ covenants in their leases and grapple with difficulties such as reduced housing options, higher rents or the traumatic decision to give up their companion animal for rehoming or euthanasia. This is especially prevalent amongst vulnerable people, like the elderly and mentally ill, who are more likely to need to move into supported accommod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using law in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and Canada, that prohibit ‘no pet’ covenants in residential leases and provides arguments for the effectiv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ch law in the UK.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认知的互动:语言系统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与认知处于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语言符号的形义结合是有理据的,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另一方面,影响着人类的认知语言,对认知具有反作用。语言的认知性表明,语言势必反映了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包括对人类自身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界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认知,即对生态问题的认知,从而使得对语言系统进行生态批评具有了理论上的可行性。而语言对认知的反作用则使得这一批评具有了存在的必要性。由此可见,语言与认知的互动为语言系统生态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Born into the wider body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 climate regime needs to be understood in light of preexisting regimes. By drawing on the current debate about fragment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challenges for international lawyers and policymakers in nav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mate regime and the biodiversity regim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mate regime and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a narrow focus on conflicts misrepresents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climate change and precludes an adequate jurispruden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mate regime and other regimes.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interactions with the biodiversity regime, requires a broadening of the debate that takes account of the institutional aspects of these relationships that may allow enhanced political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Further,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 particular the emerging concept of systemic integr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climate‐trade interplay.  相似文献   

18.
钱继磊 《行政与法》2007,3(2):106-108
“以人为本”成为我国新的治国理念。它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以人为本的人性论基础角度论述以人为本与人性理论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见义勇为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国栋 《河北法学》2006,24(7):2-17
对古犹太法、英美法、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见义勇为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不同法域的见义勇为立法涵盖范围不同、立法重心不同的结论.阐述上述差异的原因,评价道德法律化运动对见义勇为立法的影响,研究中国的见义勇为立法人性标准设定过高与警力不足问题的关联以及见义勇为立法实效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中秋 《中国法学》2014,(2):192-204
本文以法文化的视野和法哲学的方法,重新审视和揭示了传统中国法的精神,进而探讨它的哲学及其意义等相关问题。认为传统中国法的精神是道德人文,亦即在人为称首的思想指导下,以仁义为内核的重生与讲礼的对立统一。在有机宇宙观下,重生与讲礼对立统一的理想是和谐、合理、公平。如果与近代西方法相比较,传统中国法的道德人文精神存在着宗法血缘和专制等级的缺失,但更有超越宗法血缘和追求合理秩序的普适性,因此并不违背人类法律的内在使命和基本价值;而且这个精神扎根于万物有序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之理,是中国人固有的世界观及其正当性所在,亦是中华文明历五千年风雨而绵延不绝的思想根源,甚至还有可能是我们创新中国法文化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