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管理与信息公开之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理要达到“善治”的标准就必须使政府的活动置于“阳光”之下,即政府应将行政信息公开,这是政府的一项义务。行政信息之所以要公开,因为它是实现公民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公开行政信息更是正当程序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WTO规则的重要体现;从宪政的角度讲,行政信息公开是人民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上的公众参与理论也论证了行政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个体并非缺乏志愿服务动机,但信息不足阻碍了其参与意愿。研究借助社会组织评估场景,采用调查实验的方法,探究有关社会组织评估的政府信息公开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实验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在实验组中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组织评估信息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和预期频率,该过程通过影响公众感知的组织声誉水平来发挥中介效应;且对于过去参与频率较低的公众而言,信息公开的影响效应更大。研究认为,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有利于缓解公众志愿服务参与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合法性,还具有动员“沉睡”的志愿者的巨大潜力。研究结论直面当前志愿服务实践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拓宽了信息公开议题在公共管理学术研究中的解释场景。  相似文献   

3.
行政过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一道,肇端于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民主制重心由“议会民主”转向“行政民主”以及由“民主下的行政”转向“行政中的民主”这一理念和实践的嬗变过程,并继续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中获得更多的民主正当性基础.基于行政过程论和公众参与论视角,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信息公开具有行政性、决策性和审议性等要素特征,与一般行政过程信息公开相比,其具有法律依据多元、公开动力与方式不同、公开深度与策略不同等特殊性,且在促进公众参与行政决策、保障公众参与决策的深度与实效性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信息公开包括决策启动、决策方案的拟定及征求意见、论证评估、审议讨论决定等阶段的信息公开.其不予公开的范围,可从法律明文规定和比例原则两个视角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4.
试论土著民的环境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著民的环境权的提出与论证,对现代社会的权利网络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土著民在近代民族国家分析框架中处于“少数人”与“受歧视”的位置。环境正义论与生态智慧论的提出,使我们超越民族国家框架,对土著民环境权的正当性进行评论,然后超越“现代性”重构土著民环境权;对土著民之权利,实施国际法的救济模式;在国内法的制度安排中,以“本土参与”为社会参与机制的核心,确保土著民之环境的“自治权”。  相似文献   

5.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如果制定法律的全过程是尽可能透明和公开,公众参与其中并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公众不仅会对法律抱有真正的敬畏,更为重要的是公众与法律由此产生良性的互动,从而有助于良好的法治生态的培育与生长。纵观近年来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全民参与讨论,公众的智慧得到最大可能的吸纳,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杨燕明 《江淮法治》2011,(23):48-48
2岁女童遭遇车祸,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全民热议,每个人都在思索惨案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不少人提议立法惩罚“见死不救”,广东省官方也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意见。立法是不是解决“冷漠”问题的良方?面对“见死不救”法律能做些什么?本期“一家之言”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听证! 听证!     
听证,作为一个名词已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熟知;听证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正逐渐植入我国政府的行政机体。从行政处罚听证到立法听证,再到价格听证,这一行政制度的推行虽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对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来说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近年来的各种听证会更是全方位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各种评判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对于听证,人们抱有太多复杂的感情,有期待,有失望,更有热望。而新近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预示着我国政府开始迈入了信息公开的时代,让老百姓知情、知政,从而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是一个民主、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让我们来理性透视“听证”这一“决策于民”的法律制度,推开厚重的“听证大门”——  相似文献   

8.
“三公”经费作为政府信息的一部分,随着其公开的程度不断提高,为政府信息的全公开制度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三公”经费公开为出发点,着眼于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范围、方式以及专职部门设置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对“三公”经费以及政府信息的公开从法律层面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与一般的信息公开不同的是,涉“商业秘密”信息公开关涉到公民的知情权与商业秘密拥有者利益之间的平衡。此类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关涉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整体的发展,然而目前涉“商业秘密”信息公开在具体制度细节上存在一定不足,在体制上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以涉“商业秘密”信息公开的实证分析为视角,对此类信息公开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境进行贴合实际的分析与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神话在造就中国文化品格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演进中的中国文化品格也促进着神话的演进发展。现存的神话资料之所以呈现出色彩斑烂的现象,除受到区域文化的熏陶外,主要是由于神话演进中受到了其它文化层面的影响,导致了神格、神性、神绩的不断演化。《国语·周语上》云:“昔尧临民以五,今其胄见。”《管子》云:“昔  相似文献   

11.
大科学家谈家桢教授向安徽一家公司下了最后通牒:在报上公开道歉还其清白,并赔偿名誉等损失200万元;大发明家王永民状告跨国公司联想集团,要求他们未经许可使用“五笔字型”付出的代价为800万元;第三军医大学的两位教授被人起诉,被要求赔偿的金额竟然达到1000万元;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所的科学家还把“官司”打到了美国,硬是获得了30万美元的赔偿……  相似文献   

12.
法制信息     
法规规章草案能否公开听证?北京市将探索采取直接委托、公开招标等方式,将法规规章草案交由中立的专业人士或组织起草,以避免制度建设中的部门化倾向。北京市法制办主任周继东说:“要通过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专家参与等措施,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民生为先导,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通过相关决策内容和决策日标的调整,推动政府职能有效转变。行政机关应当运用法治、规则和程序,以"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的程序理念为内核,建立具体的正当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这些规则包括:(1)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除对依法保密的事项外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整个过程将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依照法定范围和法定形式公开,公众有权查阅。(2)公众参与。实行听证制度,扩大其适用范围;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违反证券信息公开原则民事责任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信息公开原则及违反信息公开原则的行为 我国证券法确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其中公开原则是核心,是首要原则。所谓信息公开原则也叫信息公开制度,是指证券发行者将能被投资者作为具有投资判断依据价值的信息完整、真实、及时、易得、易解地向证券市场公开的制度,是国家管理证券市场的重要手段。 违反证券信息公开原则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虚假陈述行为。虚假陈述行为是指在法定公开文件中对“重要内容”有“虚假记载”“遗漏”“误导性陈述”的行为。所谓“重要内容”是指有可能对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产生影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透露,从2012年3月开始,他们以公民个人身份向42家部委机关申请公开“人均办公经费”信息.但仅有9家公开了自己的信息,其余33家部委都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其中央行的理由是:人均办公经费是“国家秘密”。拒绝公开。  相似文献   

16.
崔永东 《中外法学》1999,(2):97-104
<正> 一、从云梦秦简看秦人的预防犯罪思想 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秦简中,有《语书》和《为吏之道》两篇,其中对如何预防犯罪问题颇有探讨。要预防犯罪,须首先认清犯罪的原因。《语书》云: 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 所谓“乡俗”,指一地的社会习俗,引文句意谓:一地有一地的社会习俗,不同的社会习俗使人的行为模式也不相同,不良的社会习俗会把人的行为导向损害民众与国家利益的方面。这是把犯罪原因归结为社会“恶俗”。但《语书》中又特别强调了人的“淫失(佚)”、“间(奸)私”和“私好”之心即各种膨胀的私欲与犯罪的关系,而《为吏之道》则直接把犯罪原因归结为人的“贵货贝”之类的乱欲,这就点明了犯罪的人性原因。  相似文献   

17.
罗姗 《法制与社会》2012,(6):295-296
环境信息公开是环境信息公开义务主体所负有的一项法律义务,与之对应的是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信息公开是实现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公众只有在获知环境信息后,才能参与环境保护.同时,积极获取环境信息,敦促义务主体加强环境信息公开,这本身也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当前我国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虽然提到了环境信息公开,但是环境信息公开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公众知情权的满足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张归 《法制与经济》2008,(22):114-115
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一些地方屡屡出现政府信息不公开的现象,“信息不存在”、“属于内部信息”、“影响社会稳定”,成了不少政府部门推托信息公开的最常用理由,由此给《条例》的实施带来了许多问题和阻碍。本文试图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实施中所遭遇的困境为切入点,分析带来此种困境的一系列原因,进而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个困境的对策,最后在肯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一) 《礼记·郊特牲》论社祭云:“所以报本反始也。”又论郊祭云:“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所谓“报本反始”,孔颖达解释说:“以财言之,谓物为本,以终言之,谓初为始。谢其恩谓之报,归其初谓之反,大义同也。”郊与社皆周代祭祀中之大典,而其目的均在“报本反始”,可见“报本反始”是周代指导祭祀礼俗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修宪的民主原则要求公众广泛而有效地参与修宪活动。从各国宪法规定与发展趋势看,公众参与修宪方式的多样化是当代宪法发展的方向,其中公民创制与全民复决是更有深度、更具实质性的参与方式。我们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文化、公开修宪信息、拓宽参与渠道与方式、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以提高我国公众参与修宪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