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一个形象的表述,并不是说要把权力禁闭起来,  相似文献   

2.
任平 《公民与法治》2010,(20):25-25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单纯的权力可以使人怕你服你恭维你,但却不能使人爱你。”此话说得深刻。权力何以不能使人爱?恐怕一两句话难以说清。这里我们不妨先拿权力和亲情、友情的关系说说。  相似文献   

3.
郭蕾 《政法学刊》2008,25(6):5-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权力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不能泛化,且政府权力不应介入市场功能的有效边界内。在对政府及工作人员权力“软约束”无效的条件下,必须引入宪政框架对政府权力予以约束。这既是宪政国家内在的本质规定.又是我国政府权力运行的现实要求。针对我国政府权力制约面临的现实障碍与宪政困境,必须从政府权力法制化、重构三权关系运行等方面入手,建立有针对性的政府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行政权力的失控及其法律制约机制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的失控及其法律制约机制的强化郭建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法律授予行政机关非常大的权力。这种不断扩大的行政权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出现权力的失控而导致滥用。如何有效地控制行政权力,已成为当代行政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行政权力的失控及其...  相似文献   

5.
郭向远 《中国监察》2013,(24):17-17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举措。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形成不能腐、不敢腐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权力过分集中,而监督制约又很乏力,导致权力腐败案件时有发生。研究建立结构合理、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要和迫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是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权力制约主要是同级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制约的前提是这三种权力适当独立。如对人事、财政、司法等公共权力,要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使其决策、执行、监督适当分开,那一个部门、岗位、环节,都不能一家或一人决定重大问题。对于每…  相似文献   

7.
韦伯关于权力的定义有重要意义,但是,它不能也不会终结权力问题的讨论。韦伯的定义对于人们认识法律权力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就法律权力而言,无论是霍菲尔德还是哈特都提出了重要的认识,而他们的认识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晓森 《中国法律》2007,(4):37-38,103-105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崇尚制衡,然而.公司内部机构之间、内部机构成员之间权力的相互制衡的副产品就是可能在公司存续期内出现公司僵局.即由于股东间、董事间、股东与董事间产生彼此不可调和的矛盾、激烈的对抗或不愿妥协的纠纷,使公司处于僵持状况,导致股东会、董事会等权力和决策机关陷入权力对峙,而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策、决议,从而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僵局状态.  相似文献   

9.
马岭 《河北法学》2012,(1):20-21,22,23,24,25,26
国家权力也有尊严,但不能高于人的尊严,更不能建立在侵犯人的尊严基础之上。侵犯人的尊严有私人间的个体侵犯、当权者的侵犯、"上位者"的侵犯、多数人的侵犯等等。国家权力直接侵犯或参与侵犯人格尊严往往危害更大,而最严重的侵犯人格尊严多发生在国家权力与民间联手之时。宪法保障人格尊严意味着国家权力不仅不能侵犯人的尊严,还有保障人的尊严之义务。  相似文献   

10.
国家权力也有尊严,但不能高于人的尊严,更不能建立在侵犯人的尊严基础之上.侵犯人的尊严有私人间的个体侵犯、当权者的侵犯、“上位者”的侵犯、多数人的侵犯等等.国家权力直接侵犯或参与侵犯人格尊严往往危害更大,而最严重的侵犯人格尊严多发生在国家权力与民间联手之时.宪法保障人格尊严意味着国家权力不仅不能侵犯人的尊严,还有保障人的尊严之义务.  相似文献   

11.
渎职犯罪是国家管理公权力在公职人员身上的异化,主要表现为权力的权利化和权力的非责任化。渎职犯罪的产生,既有犯罪主体主观因素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如权力的失制、经济的失衡、文化的失导、行为的失范等的影响。因此,防范渎职犯罪要从主体和社会两方面入手,健全机制,完善法制,构筑思想防线,营造“不敢犯”、“不能犯”、“不想犯”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2.
张远方 《政府法制》2014,(24):38-39
贪官与情人是个老话题,但民间的热议从未间断。众多的案例表明:权力使贪官找情人变得容易,绝对的权力,使贪官找情人更加容易,甚至肆无忌惮。未来不能仅仅依赖于情妇翻脸、日记丢失、家中失窃、不雅视频曝光等这些偶然事件去披露、查处腐败案件,而是要靠法治和健全的日常制度。  相似文献   

13.
罪犯权利保障:监狱法治化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犯权利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法治文明的标尺,也是监狱行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监狱法治化之必然。保障罪犯权利,始终是贯穿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确立权利至上理念,国家权力不得超越于公民权利之上,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国家权力的任意侵犯;防止权力扩张倾向,监狱及其监狱人民警察不能擅自扩大自己的处分权力,必须把握自由裁量的适度性;强化权利救济观念,权利救济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救济的具体模式呈现多元化,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腐败作为一种世界文明的社会公害,其实质是以权谋私。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不能归咎于权力与市场之间存在联系,更不能简单地加罪于权力进入市场。因为政府权力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市场失灵的缺陷离不开国家权力的干预。权力的商品化才是腐败的内在根源,所以必须确切定位市场经济中的权力,按权力限度原则和法制规范原则设定权力的边界,在转变政府职能和防止权力腐败的基础上建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谭正江 《政法学刊》2010,27(4):99-103
群体性事件不能简单视之为非理性行为,它是权力对象仿照国家权力运行体制而进行的自发性集束,是制度设计的中介组织不能反映甚至阻断权力对象个体的利益诉求时,权力对象个体促使权力行使的模式。权力对象自发集束化的根源在于权力和权力对象个体权利的矛盾,是权力对象个体促使权力运行,自身权利实现的博弈选择。然而权力对象个体利益诉求以集束形式出现时,权力主体被迫参与博弈,却又陷入了博弈对象选择的困境:合法的组织没有代表性,有代表性的组织没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权之用法     
自古而今,为官就要用权。且不说官有大小之分,权有轻重之别。君可见,就是同样的权力,在不同人的手里也会有不同的用法。分类略考,由权之用法可窥见官之百态。 有的人将手中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使权用权如履薄冰,如走钢丝,惟恪尽职守、廉洁勤政而不能;有的人将手中权力当作人民的信任,视百姓为衣食父母,权系百姓情,心与百姓通,同甘共苦,真诚奉献;有的人视权力为利剑,为国斩妖降魔,为民惩恶扬善,开辟人间正道。但也有的人将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实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工具,不遗余力,攫取钱…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与法治》2013,(15):1-1
政府公信力受损的一大症结在于:政府手中掌握着太大的权力,在舆论和公众面前树立起了一种“全知全能”的形象。既然政府无所不管无所不能,既然政府掌握着无限的权力,那么,自然就会被公众和舆论课以无限的责任,寄托着无限的期待。当所有期待都指向政府,而政府又不能满足这种期待时,公信力受损将不可避免,党群、干群关系的激化将不可避免,到那时,权力也就成了烫手的山芋。  相似文献   

18.
马静华 《法学研究》2013,(3):158-171
在我国,通过权利保障维护供述自愿性的理论构想并未透过现行刑事诉讼法全面体现。在供述自愿性的权利保障模式之外,还存在通过外部权力制衡审讯权力,从而间接维护供述自由的权力保障模式。以侦讯的“基本有效性”为外部限度,供述自愿性的权力保障模式应具备如下特征:审讯时间方面,审讯只能在白天进行,且不能持续太长时间,两次审讯之间应有保障受审人饮食和睡眠的必要时间;审讯空间和审讯主体方面,以“平行式”空间布局为基础,配之以独立、尽责的场所管理者;审讯工具方面,应配置自动化的或由审讯场所管理者独立操作的审讯记录、监控设施。新刑诉法和警务机制改革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权力保障模式的基本内容,但单一的权力保障模式不足以解决强迫性审讯的所有问题,保障供述自愿性的理想模式应当是权利保障机制与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3,(23):13-15
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确保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在各种形式的监督中,人大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最高层次的监督。因此,法治政府的建设与运行,不能缺少人大监督。一是政府要正确理解人大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20.
论监督的力度魏兴荣王珍行监督主要是指对权力的制约。这种制约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奏效,它涉及的是监督的力度问题。监督的力度不够,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能形成最起码的衡平关系,监督就难免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就容易越轨,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