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颁布,在我国司法鉴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司法鉴定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决定》确定了我国司法鉴定实行按领域的统一管理新体制,标志着按环节的分散管理旧体制应当结束;确立了我国实行鉴审分立、鉴管分立的司法鉴定运行体制,标志着传统的鉴审合一、鉴管合一的旧体制的结束;确立了我国司法鉴定实行设管分立的司法鉴定运行体制,标志着传统的设管合一的旧体制的结束。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使司法鉴事实上管理的纷争终于尘埃落定,对管理的职责、方法等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但对于如何贯彻执行《决定》引起了不同理解,如对《决定》中关于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的审核登记的职责问题应如何正确理解,也是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本文从把认识统一到《决定》中来的愿望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自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规定“人民法院不得设立鉴定机构”起,在人民法院中开展了20多年的司法鉴定工作就从法院的司法技术工作中分离出去,意味着法院相关鉴定人员职能发生了质的转变。审、鉴分立是司法中立性这一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今后所涉及审判活动中有关法医类鉴定等业务,则转向委托依照《决定》成立的司法鉴定机构来进行。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部门和司法技术人员如何更好的适应这一重大的职能转变,如何继续发挥他们的司法辅助功能,更好的为审判执行工作服务,是法院司法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在立法层面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特别在解决审鉴分离,促进司法公正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有关鉴定问题的立法,理应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然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仍将"鉴定"放在侦查一章中作为一种"侦查行为",显然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基点上倒退了一步。建议在刑诉法修正案中有关与刑事鉴定的定位上,就鉴定人及其权利义务、委托人的义务与限制、制作鉴定意见书的程序、鉴定意见的告知、申请重新鉴定等方面的立法上再前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审势执法     
<正>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三国时赵藩为诸葛亮撰写的对联。它赞颂诸葛亮作战“善攻心”,施政能“审势”,一语中的,颇有见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是施政能审势的体现。审势执法,这是一条颇有启发性的道理。法律是体现统治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鉴定》2011,(3):109-109
为加强对执业司法鉴定人的监管,提高执业司法鉴定人的法制观念、业务技术水平,保障司法鉴定工作质量,山西家豪司法鉴定中心决定成立鉴定审核委员会(简称鉴审会)。鉴审会的主要职能是:(1)审核鉴定案件的工作过程,了解收接案及现场勘察、取证等各鉴定环节是否客观、真实记录了鉴定对象的状态.(2)监督鉴定人员的规范操!作,提醒鉴定人应当重视的环节和应当注意的细节,以保证准确提出鉴定意见;(3)严肃鉴定纪律≯检点鉴定人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刑事上诉审程序的作用与刑事上诉权的属性决定了权利救济价值应当成为刑事上诉审的重要价值。权利救济价值与公平、效率价值共同决定着立法者对上诉审程序的设计,也决定着法院审判职能的具体运作,因而在重视权利救济价值的同时应协调好其与公正、效率价值间的关系。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刑事上诉审程序权利救济诸多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与之相比,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在权利救济方面存在着众多缺陷,应当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来进行必要的弥补。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国司法鉴定》创刊,至今已有三个多年头了。杂志从无到有,从诞生的一天起,尽占天时、地利、人和,起点很高,发育很快,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几年来《中国司法鉴定》杂志和司鉴所相伴相随,同步共行,见证、记录了司鉴所的探索与创造、起飞与发展,还将与司鉴所一起成就光荣与梦想。这里面倾注了所领导班子、杂志编委会、编辑、作者的大量智慧和心血,向你们表示祝贺!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9.
人民陪审制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哲玮 《中外法学》2008,(3):433-447
<正>在我国,人民陪审制既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也是一项一度被写入宪法的宪法原则。2005年5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实施,更是以立法的形式奠定了人民陪审制在国家司法制度中的地位。然而,现实中陪审制的适用状况却令人堪忧,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广泛存在,在实质上颠覆了立法者对人民陪审制的设计初衷。即便是《决定》实施之后,这一局面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为什么?人民陪审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其出路又在何方?现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 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将于10月1 日正式生效。《决定》对司法鉴定的概念和范围、鉴 定人从业资格、鉴定机构的设立及责任、管理与处 罚作了明确规定。日前,本刊记者就《决定》的出台 以及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如何执行《决定》的有关问 题,采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 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06,(3):F0002-F0002,I0001
2006年2月16日,由《中国司法》杂志 社主办的“司法鉴定仪器设备现状与发展座 谈会”在京召开。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决定》于 2005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司法行政系统组 织的第一次相关会议。在京的40余家司法鉴 定仪器设备提商,包括驻华的外资企业和 国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部分京外企业也 专程参会。 会议由司法研究室副主任、司法研究所副所长兼 《中国司法》主编王公主持。 司法部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工作办公室专职负 责人霍宪丹应邀在会上作了讲话。霍宪丹从 …  相似文献   

12.
不出所料,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全会闭幕后的第三天就正式面世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对《决定》从酝酿、起草到最后正式成文所作的非常详尽的说明也经由官媒向社会正式公布。因此,真要说是对《决定》作一个比较精准的解读,其实习总书记的“说明”就是最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几乎每天看传媒上的新闻报道,但从未思考过“新闻报道”是什么,因为自己不从事新闻报道的有关工作,无须也没有必要考虑这个概念性问题。可是在拜读了《法律与生活》2001年第2期《审新闻官司的法官大多乱弹琴》(以下简称《审文》)的文章后,不免有点激动,进而冲动地写点意见,替自己周围“审新闻官司的法官”说几句。 其一,从《审文》的标题看,论断未免太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技术人员的现状和检察机关目前办理司法会计检案的实际,提出了按照地缘或隶属关系,整合检察会计技术资源,并形成制度的建议。同时,从提高业务素质、贯彻《决定》精神、解决“自侦自鉴”、“自鉴自核”等弊端、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费用开支以及检察体制、交通、通讯等方面,对整合检察会计技术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中国司法鉴定》创刊,至今已有三个多年头了。杂志从无到有,从诞生的一天起,尽占天时、地利、人和,起点很高,发育很快,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几年来《中国司法鉴定》杂志和司鉴所相伴相随,同步共行,见证、记录了司鉴所的探索与创造、起飞与发展,还将与司鉴所一起成就光荣与梦想。这里面倾注了所领导班子、杂志编委会、编辑、作者的大量智慧和心血,向你们表示祝贺!表示感谢!怎么才能办好这份杂志?我想应注意几点:一是找准定位。既是全国性的司法鉴定领域的学术刊物。那就应该办成在理论性、学术性、应用性、专业性方面有…  相似文献   

16.
《决定》对法医学鉴定领域的影响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芳  张玉根  何兴宝 《中国司法鉴定》2006,(5):64-64,I0001-I0002
针对原鉴定体制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及自审自鉴等问题,出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在该《决定》实施以后,其实并没有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反而使鉴定局面更加混乱,使法官对鉴定这一重要证据的认定更加困难。司法鉴定从一种社会公权利变为一种有条件的私权利,加之目前各种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难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公正。笔者从鉴定机构的合理设置、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4月ZI日发布和实施的《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以不简称《暂行规定》),是人民法院实行立审分开、加强立案工作的一个重要文献和司法解释。立案工作是从审判工作中分离出来的,三大诉讼都没有把立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加以规定,有些条款过于原则,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各地做法不够统一,笔者作为多年从事立案的法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立审分井是我国审判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必然产物《暂行规定》实施的目的是实行立审分开,加强立案工作。为什么要实行立审分开,它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18.
免诉权是《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职权。从“文革”之后恢复法制的第一部刑事诉讼程序法来看,免诉制度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和合理性。“两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运用这项制度打击犯罪,分化瓦解犯罪分子,缩短办案期限等方面都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法律规定的日臻严密,再去探究免诉这项制度,它的不科学性就显露出来了。从封建社会的“控审合一”到资本主义的“控审分离”,从“文革”期间的保卫部“一揽子”办案到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制,这无疑是一个进步,而我国的免诉制度将一部分案件的实体评断权在某种程度上集于检察机关一身,形成“控审合一”,是不符合人类诉讼  相似文献   

19.
对公安机关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之后,公安机关"自侦自鉴"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其鉴定活动的独立性与公正性仍然受到质疑。反思我国的公安司法鉴定体制,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革与完善。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将这些鉴定机构从公安系统完全剥离的可行性并不高,但可以在公安系统内部实行侦鉴分离,同时通过程序控制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乔迪 《政府法制》2009,(18):22-23
从1999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提出“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真正落实到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到2004年国务院下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再到2008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中所制定的加强基层依法行政工作八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具体进而逐渐加强的依法行政发展脉络。如何顺势而为,充分把握好这样的一个进程,将山西省晋中市的依法行政工作推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摆在法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