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我国城管执法争议,矛盾不断,轻者言语冲突,重者伤人性命,更有甚者群体性事件也屡见报端.城管执法本是为了减少政府的重复执法行为,将处罚权归由一个单位行使,提高政府效率与公信力,保障公民城市良好生活环境,本质是行政便民.然而由于城管执法的对象主要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流动摊贩居多),加上城管本身存在的执法理念错位,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行为简单粗暴、对流动摊贩一味地驱赶、罚没等问题,造成了执法权与摊贩的生存权的激烈冲突.为了调和二者的矛盾,有必要针对城管的执法现状与摊贩的生存现状及二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到二者的平衡点,规范与保障社会底层的生存权,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2.
双面城管     
程新友 《检察风云》2011,(24):65-67
每一次,城管进入舆论风暴的中心,都给中国社会带来一阵剧痛。小贩与城管之间的冲突是近些年来最为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从2006年的崔英杰案到2011年的夏俊峰案,几乎每一起与摊贩有关的事件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着人们社会情绪的悲喜沉浮。  相似文献   

3.
唐翠蓉 《法制与社会》2010,(10):163-164
城管执法即城管综合性执法,包括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公安交通、工商摊贩管理等多部门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的一种行政执法制度。小摊贩是城管执法的主要对象,而小摊贩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执法过程中城管和小摊贩之间的矛盾也最为突出。本文意在探讨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如何调和城管和小摊贩的矛盾,在既不影响市容市貌又不威胁小摊贩生存权的前提下让他们的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生存,即意在寻求合理的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引导小摊贩合理合法的摆摊经营。  相似文献   

4.
摊贩管理的暴力困境是行政处罚权体制改革的副产品,其主要症结在于监督城管的机制缺陷、制度与民俗相冲突两个方面。对比化解困境的三类核心思路:立法调整,需要协调多方利益、时间成本高、无力解决执行难;执法改革,缺乏监督机制与公信力、成效欠佳;公众参与,着眼于强化制约城管权力、引导社会舆论转向,是突破摊贩管理暴力困境的理性选择。然而,公众参与存在被虚置的风险,因此,需要确立契约关系、全程监督等四项保障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雪莹 《法制与社会》2013,(30):139-140
近年来,有关城管和摊贩之间的负面新闻可谓铺天盖地,关于“城管打人”或者“暴力执法”的搜索记录数以万计。城管暴力执法不仅造成了公权.力与私权利对立的紧张局面,也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就将从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角度对城管对摊贩的执法问题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6.
《北方法学》2018,(5):80-93
城管执法场域中事端丛生、纷争不断的根源,乃在于城管主体、摊贩和周边居民三方之间及各自内部的利益分歧。由于这种复杂的利益纠葛难以或无法通过单纯的执法手段予以消除,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开放而合理的协商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以居民为支点的协商机制既包括居民参与城管执法,又包括自治形式的居民内部协商;以摊贩为支点的协商机制既包括自治形式的摊贩内部管理和外部维权,又包括其与城管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以城管为支点的协商机制则既包括对摊贩合法性、疏导点及相关问题的人性化管理,又包括共治形式下的开放居民参与。而在此之前,以城管为"连结点"或"中间人"并使三方主体同时在场的"三方共同协商",则应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25日夏俊峰被执行死刑,但社会的舆论却因夏俊峰被执行死刑而达到了一个高峰,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及城管本身的体制上的缺陷,导致城管执法出现种种问题使城管执法与执法对象矛盾日益尖锐,在公众的眼中,夏俊峰案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背后所承载的是人们对城管与执法对象暴力冲突不断的质问和反思,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城市应该如何管理的问题。而城管问题应被如何对待则关系到城市管理以后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叶青 《检察风云》2012,(21):54-55
自从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以来,无证小商贩的任意摆卖受到了限制,商贩与城管间的矛盾也随之产生,日积月累,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近年来,城管人员与小商贩之间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甚至引发流血事件!都说冲动是魔鬼,这话一点儿不假。本案就是因一名小商贩不服城管人员对其扣车处罚而拔刀相向,导致对方死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各地城市管理部门成立大约不到十年时间,可是城管与街头游走的小贩之间,矛盾却愈演愈烈。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各地方主要领导甚至亲自用周末时间上街摆摊以鼓励人们自主创业,但自从城管诞生,就开始对这些街头摊贩“围追堵截”,导致十年来中国个体户和中小企业数量逐年锐减。  相似文献   

10.
城管执法与民生保障的冲突及解决指城市管理执法主体与相对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生活水平保障产生的矛盾及解决对策。在目前城管与民众的矛盾日益白热化的状况下,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城管与不同群体存在一定的生存利益冲突。此冲突存在观念,立法,执法,法院等因素。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执法人员应树立科学执法理念,相对人树立正确维权意识。同时立法机关加强立法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出台相应法律。另外城管部门提高执法质量,做到科学执法。最后法院应降低立案门槛。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心态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它具体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他人的关系上、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和谐社会心态的塑造需要借助道德调控的力量.道德调控既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有效手段,也是塑造和谐心态的重要保障.确立道德调控的目标体系、运用多种道德调控手段、构建良性的道德保障体系、加强道德调控的法律规约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的重要策略.尤其在社会公德方面,把"道德的应当"转化为"道德的必需",以强化民众对道德规范的践行,增强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培育和塑造美好和谐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国民心理对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中国法制运作模式具有了自己的特色:道德在法律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调解、私了等非法律手段在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机构和民间力量在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司法部门、政府机关、民间力量三足鼎立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我们既要看到由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所决定的非法律手段在解决纠纷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又要看到树立法律的权威、使法律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主导力量的必要性。只有当我们的法律真正成为普通民众可亲、可近的东西的时候,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在心理上真正认可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的时候,法律的权威性才会真正树立起来,法律才会逐渐取代各种非法律手段而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3.
王晓东  沈维刚 《河北法学》2007,25(11):136-138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文化系统,它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社会形态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既有深广多面的精神资源,又有丰厚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还是民族融合的纽带.在社会主义社会,它将具有长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社会稳定作用、心理慰藉作用、文化展示作用和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遗失物拾得人的侵权行为有据为己有、拒不返还、无权处分和毁损灭失等四种类型。为预防和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应当在债权关系和物权变动方面对我国现行遗失物制度进行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李恒全 《金陵法律评论》2006,4(4):66-70,110
生产力对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决定性作用,是为实现变革提供基本条件,而不是直接动力.土地制度变革是一种制度创新,是人的创造性活动,只有通过具有意识能动作用的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井田制到授田制的变革,是家族公社公有制到个体家庭所有制变革的漫长私有化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Only recently has there been very much interest in prison guards, their behavior, or their attitudes. Although prisons and their prisoners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many investigations, the keepers have been overlooked. This article reports guards’attitudes towar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suggests what these attitudes may mean.  相似文献   

17.
尹奎杰 《北方法学》2016,(3):113-121
法治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需要社会公众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对于法治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并把这种理性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选择和具体行动。在这一过程中,理性的社会群际关系是培育法治认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人们对法治整体化范畴的认知和社会性自我归类意识的培育是当代中国社会法治认同培育的关键所在,培育人们的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思维与法治观念和理性的法治行动,是当代中国社会法治认同培育的实践展开方式。  相似文献   

18.
We analyze the individual‐level and school‐level determinants of delinquency through the lens of a macro‐sociological theory of crime—institutional anomie theory (IAT). The concept of a “marketized mentality” is introduced as a predictor of students’ delinquency, along with an egoistic/competitive school culture—a feature of the school community. Five hypotheses pertaining to the readiness to use violence and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 were assessed using multilevel modeling with data from a survey in Germany for 4,150 students clustered in 69 schools. The results largely meet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The measure of marketized mentality exhibits robust relationships with both forms of delinquenc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an egoistic/competitive school culture helps explain variation in levels of these forms of delinquency across schools. Also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s, the anti‐social effects of marketized mentality are accentuated for both the readiness to use violence and committing instrumentally motivated property offenses as a competitive/egoistic school climate increases. The results of our analyses reveal that bringing in concepts of IAT can appreciably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features of communal school organization that are conducive to youthful offending.  相似文献   

19.
推进区域法治发展,乃是法治中国建设应予施行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与策略选择。认识和把握文化传统对于区域法治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无疑是我们打开区域法治发展现象奥秘的一把钥匙。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历史惯性力量,深深地嵌入广大民众的意识、心理、习惯、行为方式及其日常生活过程之中,与社会共同体内在关联,无法分割。文化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区别,无论是文化大传统,还是文化小传统,都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对于区域法治发展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迅速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当下中国及其各个区域社会,需要我们重建文化传统在区域法治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在这里,重要的是要把文化传统之重建有机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日常生活过程的内在要素。  相似文献   

20.
Over the last twenty years, the prison system, border controls, crime prevention programmes, anti‐terror measures and private security companies have expanded within Europ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It will be argued that we are witnessing a paradigmatic shift in the manner in which state‐sanctioned force is employ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hat is criminal, to be dealt with by the justice system, and what creates a ‘perception of security’—formerly to be dealt with by social policy—is being eroded at both macro‐ (‘war on terror’) and micro‐ (‘public order’) levels. The rule of law is giving way to a security mentality, where force is employed on the basis of risk assessments. Social problems are re‐interpreted as security threats, and met with measures recreating the original threats. This gives the policy field a distinctive rationality of its 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