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与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以各自不同的作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而努力实现道德与法律的协调则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江姜 《法制与经济》2008,(8):119-120
道德与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以各自不同的作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而努力实现道德与法律的协调则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以各自不同的作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而努力实现道德与法律的协调则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以各自不同的作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而努力实现道德与法律的协调则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吴宏逵  林衍 《政法学刊》2011,28(5):5-10
广东省郁南县法院构建诉讼信用体系、尝试通过法律与道德的融合来规范诉讼秩序,净化社会环境。法律与道德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秩序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基于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时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侧重。法律与道德的共生与互动过程对诉讼秩序产生影响,也因此催生了诉讼信用。诉讼信用的生成机制对法律规范的完善、诚信司法的形成、信用文化的生成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社会秩序时,都要同时借助道德与法律这两种社会调控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而已。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差异与互补,才能有效实现道德与法律的互补整合。  相似文献   

7.
在有着利益追求的社会中,都存在着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一切有着个人独立意志的社会中都存在着基于思想观念和意欲要求差异上的行为冲突。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可能就会忽视秩序的维持,那么就更谈不上道德和良知了。本文从当前中国社会频繁爆发的道德危机来谈谈法律强制对控制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阮冬梅 《法制与社会》2013,(36):294-295
复仇问题在东西方文化都有着天然的相似,但是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各自历史地理条件下,顺着各自的路径进行着演绎,其中稳定而精华的就是本位观和价值取向。以复仇问题为端可以折射出东西法文化的差异,品析东西方法律各自独有的性格。东方社会重视群体利益,法律传承伦理道德文化传统,是以道德为本位观和以情法为出发点。西方社会追求个体权利秉承自然权利传统,崇尚法律以法律为出发点。但是似乎东西方法律又有着根本性的相同,这一点在复仇问题上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的的乡村社会,作为国家正式法律的“国家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乡土社会的村规民约、传统习俗,即“民间法”,仍然是乡土社会中维持秩序的权威力量。本文指出应正确认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建立二者之间均衡互动的调节系统,发挥二者各自的作用,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道德和法律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两大重要规则系统,在各自作用发挥的过程中产生着千丝万缕的交织,本文在对道德法律化进行概念阐述的基础上,论证了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社会法正式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正确区分社会法和其他部门法对于明确部门法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法与行政法虽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但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在立法目的、调整对象方面有着各自的特色.社会法与行政法在主体上有一定的重合,学界所称的社会行政法还将二者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全面、深入的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日益发展和完善。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作用。本文侧重从这方面提出一点浅见。一、问题的提出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道德和法律有着特殊的、密切的联系。统治阶级的道德和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都是维护自己阶级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武器,同时,它们二者之间又是互相依存、配合、渗透、补充的。在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总是一方面利用道德舆论来为他们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建立和维持一定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的社会调控手段——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既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性,在功能上又具有互补性,两者彼此协调、相辅相成。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更赋予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共同的社会基础与经济基础,共同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和协调性理应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主义中国,它们却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特别是中国经济文化与世界接轨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裂痕”日益显露,这一切都给转型中的国家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动荡与不安。因此,如何将法律与道德在人们心理上协调一致,无论对治国方略中的法治还是德治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道德     
法律与道德,这组法哲学研究中永恒的关系命题,自法律从道德母体逐步剥离之始起,便注定要经历一段相互碰撞、融合的漫长的发展时期。法律是社会制度领域的表率,而道德则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虽然两者同属于社会领域内的上层建筑,而法律更是源于阶级社会产生的道德衍生,但是不同的范畴归属,却使它们在社会生活的运行中存在着许多难以完全调和的矛盾与冲突。然而,让人不可忽视的是,在当今的社会存在形态下,法律与道德这对关系有些“暧昧不明”的社会秩序维系者,势必会因为社会传统、经济模式、时代价值等一系列他物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长期处于一种相互依持、相互弥补的共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道德和法都是节制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社会规范,但两者各自的性质、功能不同,影响社会的范围、时间和方式也不同。本文主要论述了法的特征和功能,道德的特征和功能,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等问题,并分析了道德与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法治必须体现道德理想和信念。即具有道德性格。所谓法治的道德性格,就是指法治所蕴涵的道德理想和法律对践行一般道德理想的功效。在遵循法治的前提下,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才会带来良善的社会秩序。道德为法律提供心理基础和评价标准,实在法的合法性可以上溯到经由自然法和经院哲学所体认的抽象的道德正义。法律的道德性自身也存在两个层次,那就是法律的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本文试从法律的合宪机制、法官的道德约束和公民守法机制的形成三个方面论述完善法治的道德性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社会控制模式选择的法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与之相应的法律机制加以规范和保障,而且也要求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机制对社会加以控制。“法治”与“德治”并重应是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的最佳选择。选择这一“模式”,既符合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现实需要。法律侧重于外在控制,道德侧重于内在控制,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做到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统一,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维护,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向前发展。关于“法治”与“德治”之相互关系,是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从法社会学理论层而对“法治”与“德治”及其并重这一社会控制模式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及在实际操作中的设想作了多方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一、检察官与律师良性互动的理论阐释 检察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一是指两者职业互动,即从优秀律师中选拔检察官和检察官辞职从事律师职业;二是诉讼行为互动,即在诉讼活动中检察官与律师秉承法治精神,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各自的诉讼职能,规范地实施各自的诉讼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与廉洁,进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9.
论清代民间选择纠纷调解的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社会官方的立场看,调处息讼无疑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伦理教化的推行,而对于清代广大乡土社会的老百姓来说,之所以对诉讼畏而远之并倾向于接受调解的方式是有着他们自己的原因。"古代中国人是以自己的利害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对诉讼本身的道德或价值评价为出发点去贱讼的。"本文将从以下  相似文献   

20.
习俗、道德与法律乃是人类社会的三大主要社会规范,本文拟从人类社会规范嬗变演进和社会规范体系主要构成两个角度浅略地论述作为社会规范主体的习俗、道德与法律,阐明三者在型构和维系社会秩序方面的意义,以期对习俗、道德、法律的历史渊源、作用、功能以及相互关系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